品讀

筆之執使在橫畫,字之立體在豎畫,氣之舒展在撇捺,筋之融結在紐轉,脈絡之不斷在牽絲,骨肉之調停在飽滿,趣之呈露在鉤點,光之通明在分布,行之茂密在流貫,形之錯落在奇正。
——清·笪重光
——當毛筆從空中落到紙上進行書寫時,筆法、筆勢也就相應而生了。那么,書寫的技法經驗與體會也隨之得到相應地傳承與總結,給后人以度人金針。
清代的笪重光是以分解的方式剖析書法技法與書法形勢之關系,可謂刪繁就簡,直指根本所在,從而分條析理地闡釋了其中的審美關鍵。他認為執筆運筆的奧妙主要體現在橫畫上,形體能否立得住則體現在豎畫上,氣息舒展與否主要體現在撇捺上,筋的融結主要體現在紐轉上,脈絡能否連綿不斷則主要體現在牽絲上,以至于骨肉、趣味、光明、行氣、形體等方面都有相對應的基本要求。在笪氏之前很少有如此細致入微的解析者,并且笪氏并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很有針對性并一針見血地提煉其中的精髓。有書寫經驗的人不難發現其中精髓和旨趣。
盡管如此,我們還應明白一點,笪氏這種直擊要害地闡釋方式往往會給讀者一定的誤導,即將漢字解剖成若干部分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刻意強化訓練,終是誤人誤己。因此,我們在讀笪氏書論時,頭腦中還需有一個整體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