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索
從細微處發現生活的美學、人文與文化,尋找視覺的驚奇與心靈的觸動。
日本人的長假在8月,8月有祭祀先祖的盂蘭盆節,而拉開京都盂蘭盆節序幕的,正是下鴨神社境內舉辦的納涼古書大會——每年從8月11日持續到16日,收攤那天晚上,正好可以坐在鴨川沿岸圍觀熱鬧的五山送火。
兩年前,我第一次光顧下鴨納涼舊書祭,如同墜入迷宮,當場被浩瀚書海震懾。這個由京都古書研究會主辦的二手書集市,和勸業館的春季古書大會、知恩寺的秋季古書大會一起并稱為“京都三大古本祭”,因為書目眾多,價格便宜,向來是日本各地愛書者每年必然前來打卡的盛事。它從昭和末期延續下來,今年已經舉辦到第30年,仍有淘之不盡的寶物,不得不說是古都才有的天時地利。
曾經讀過京都古書研究會的訪談,說它的歷史比下鴨納涼舊書祭更久,原本只是將京都零星的二手書店聚集在一起的民間組織,在成立十年后的一個偶然機會得知,當時尚不如今日這般知名的下鴨神社,每年除了在境內糾之森舉辦名為“鏑流馬”的傳統行事以外,再無其他活動,神社人員為如何吸引游客大傷腦筋。古書研究會因此動了舉辦二手書集市的念頭:既能給走街竄巷的書迷一個好去處,也能讓宗教意識淡薄的現代人親近傳統的神社佛閣,豈非雙贏之事?
誰又真的料到,三十年后的下鴨神社不僅人氣旺盛,甚至儼然已是一個流行文化地標。下鴨神社在年輕人中知名度大增,要歸功于那個名為森見登美彥的京大作家,是他屢屢將此地寫進諸如《四疊半神話大系》、《有頂天家族》和《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之類小說里,這些有趣的作品先后被改編成動畫或電影,隨即下鴨納涼舊書祭成為京都夏季風物詩,更加成為動漫愛好者的巡禮圣地。
我對下鴨納涼舊書祭的執念,也來自森見登美彥。他在《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中有過這樣的動人描寫:“京都,下鴨神社的參道。寬闊的參道穿過老樟樹、老檜樹林立的糾之森。時節適逢中元假期,林中蟬鳴大作。位于那條參道西側的騎射馬場上空,籠罩著異樣的氣息。場中游人雖多,卻不熱鬧,只聞忌憚四周般的耳語聲,恰似妖怪集會。小河穿過御手洗池流出,南北縱長的馬場上架設了好幾座白色帳篷,人群在縫隙中往來穿梭。盡管身處森林,空氣卻悶熱難耐,有人邊走邊以毛巾擦汗。游人眼發異光,從一座帳篷走到另一座帳篷,物色著充塞木箱里的臟東西,不知厭足。飛揚的深藍色旗幟上,寫著‘下鴨納涼舊書祭。”
今年照例來到古書大會,已是立秋后第5天,京都卻像是才剛剛迎來真夏。人們踢踏著人字拖,手里晃動著團扇,脖子上圍著毛巾,一副“夏日大作戰”的陣勢,因此生意最好的反而不是各路二手書店,而是入口處支著毯子賣刨冰的小攤,芒果味、牛奶味、抹茶味……最受歡迎的還是草莓味,在刨冰機剛剛削下的冰片上澆上一層粉色果汁,花300日元買一碗坐在河邊的小橋上吃,最為愜意。有人逛得精疲力盡,就坐在參道中央供游人休息的長椅上喝冰鎮啤酒,頭頂上糾之森高大的樹林灑在細碎陽光里,晴空一片湛藍,在層出不窮的蟬鳴聲和團扇帶起的微風之中,就是古書大會留在回憶中的經典場景。
“糾之森里的氣溫比市內低5度呢”,話雖這么說,從2011年起,古書研究會還是專門開發了唯一的原創商品——團扇,每人可以免費領取一把,以防中暑。
此時扇著團扇穿梭在書店之中的,正如森見登美彥描述的那樣:“有邋遢的大叔,也有模樣古板的大學生,有散發藝術大學氣質的時髦女大學生,也有留著仙人胡的老先生,男男女女以汗濕的手捧著舊書。”但也并非人人都沖著一冊心儀的書而來,亦不乏推著嬰兒車的年輕媽媽和依靠輪椅出行的老年人,每年也都有小情侶鄭重地穿著浴衣前來,純粹是為了散步約會,如同在一場煙火大會上那樣,下鴨納涼舊書祭也是熱鬧的節日慶典之一。
至于那些制定好作戰目標的,例如以一個百元硬幣截獲命中注定的一冊書的書客,心情可就沒那么悠閑了。各家舊書店都以書架圍出自己的根據地,大名鼎鼎的諸如赤尾照文堂、井上書店、臨川書店、三密堂書店、菊雄書店、綠雨堂書店、萩書房、紫陽書院、悠南書房之類,大大小小的書架擺滿了書,從文庫本、絕版漫畫、兒童讀物、婦女雜志、鐵道雜志,到電影、音樂、美術、歷史等專業書籍,甚至還有古老的電影海報、過時的黑膠唱片、幾十年前的明信片和日本各地的電車票景點門票,如同未開的宇宙般混沌一片。京都古書研究會旗下的古書店無一缺席,來自大阪、奈良、兵庫、岡山和滋賀的二手書店也前來湊熱鬧,近40家書店在此堆積起80萬本舊書,要想一網打盡可謂是神話。如果抱著“想找某本書”的心情去古本祭,多半什么都找不到,在這浩蕩海洋里會遇見什么全靠運氣,尋求的是偶遇。
決定你在下鴨納涼舊書祭上運氣的,根據在《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中透露的天機,是一位舊書市集之神,“發生在舊書市集的不可思議之事,其實都是由舊書市集之神掌管的,像是幫助人們與意中書幸福相會,透過舊書撮合男女,或是為舊書店導演戲劇化的大生意……據說舊書市集之神會以各種姿態出現,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模樣。有時他會以國字臉的眼鏡男造型出現,有時是老學究,有時是洗練優雅的和服美人,有時是紅顏美少年,有時是不知為何身穿褪色浴衣、年齡不詳的男子,又有時是黑發的少女……神明可能喬裝成各種模樣降臨在舊書市集,混在喜愛舊書的人群當中,到各店巡回,悄悄將意想不到的貴重古籍放在書架上。”
這個夏天,我在古本祭逛了三圈,終于只花了700日元買到了一本心念已久的保田興重郎的精裝版《日本美術史》,當我抱著書走在參道上時,四周兀然涼爽下來,某處已悄悄掛出11月知恩寺古書大會的預告海報,正準備打道回府,身后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庫老師!”
轉頭一看,是某位久違的國內友人,她在初春聽我提起這場古本祭,夏末便真的專程來了,卻未料到會有這場偶遇。“我真的相信古書之神存在了。”她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