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廣敏
摘要:在高中英語中,學生對英語閱讀方法的掌握,關系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及學生的英語成績,教師在教學中對閱讀方法的介紹有利于提高學生成績,幫助學生認識文章內容。文章主要從重視積累英語詞匯、概括略讀文章主旨、把握精讀關鍵字句上對高中英語閱讀進行教學策略上的探討。
關鍵詞: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中的內容多為長文閱讀,通過對課文中文章的學習,能夠傳授學生一些相關的閱讀技巧,并能通過文章內容傳遞給學生一些新的理念與方法,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學生通過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也能夠自己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大意,從而能夠鍛煉解答閱讀問題的能力。
一、重視積累英語詞匯
英語詞匯的積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教師在日常英語學習中,應加強學生對英文單詞、詞組的認識,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這些詞匯的漢意,并學會在寫作中進行運用。這樣,學生在閱讀中才能準確理解文章的內容和含義,從而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解答。如果在一篇英文閱讀中,有大部分的單詞都不認識,那么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將無法進行,所以,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對詞匯的積累,讓學生從平時的學習中獲得積累和認識,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遇到閱讀問題時,將自己的知識儲備調動起來,從而準確解讀出文章的內容。
如,在學習《Annes best friend》時,需要將文中的英文單詞的漢意講述給學生,其中“deepest”的意思是“最深的”,“laugh at”是嘲笑的意思,“Amsterdam”的意思是阿姆斯特丹,這是荷蘭的首都,“the Netherhoods”的意思是荷蘭,“Jewish ”的意思是猶太人的,“hide”是隱藏、躲藏的意思,“Germany Nazis”的意思是德國的納粹,“on purpose”的意思是并非偶然的、故意的、有目的的,“tundering”的意思是雷鳴的、打雷的,“entirely”的意思是完全地、完整地,“ curtain”作為名詞有窗簾、門簾的意思,作為動詞有掩蔽的意思。如此一來,便將文中陌生的單詞、詞組講述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根據這些單詞的意思,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并能使學生記住這些單詞,從而在考試中出現時,能夠解答出題目中的問題。
二、概括略讀文章主旨
英文閱讀中的文章主旨一般在開篇第一段或最后一段中,所以在閱讀時,可以根據這一規律,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概括性閱讀,將文中每段的句子主旨進行概括,從而能夠對文章的大意進行了解,理解文章所寫的內容。
仍以課文《Annes best friend》為例,從文中第一段話“ Do you want a friend whom you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like your deepest feeling and thoughts?”中就可知道,這篇文章的內容與推心置腹的朋友有關,從第二段話中的前兩句話中可以了解到安妮一家為了躲避德國納粹的抓捕,一直在躲藏,所以安娜的朋友只有日記。安妮在給日記基蒂的信中最后一段,寫到她從窗內向外看去,想要體驗大自然的心情。再將這幾段話的內容進行概括,就能夠理解文章所寫的大致內容:安妮與家人在躲避德國納粹的抓捕時東躲西藏,每天都處于躲藏狀態,安妮因此只能將日記作為自己的朋友,在日記中傾訴自己的情感,但安妮很想再次擁有感受自然、體驗自然的機會。由此看來,通過略讀的方式也能夠了解文章的主旨,這種方法可以節省學生的閱讀時間,在快速閱讀、理解文意上具有重要作用。
三、把握精讀關鍵字句
在略讀文章主旨之后,為了充分掌握文章內容,還需要對文章進行精讀,精讀可以讓學生從中了解更為詳細的信息,對于解答閱讀中的問題比較有效。因為,英文閱讀中的問題大多考察的是學生對文中細節的掌握,在解決這一問題時,還可以先對問題進行解讀,帶著問題進入文章之中,從而使學生能夠從文中的相關位置找到相應的答案。對文章進行精讀,還能從文中收獲一些知識,這些知識儲備會在以后的學習中發揮作用。
如,在對《Annes best friend》進行略讀之后,再看課后習題中的問題,其中第一題是根據文章內容選擇對文章理解正確的意思。首先,應將題中的問題進行解讀:“Anne kept a diary because”這句話的意思是:安妮寫日記是因為什么?這就需要我們精讀文章第一段內容,發現安妮寫日記是因為想記錄下發生的事情,所以答案中的“She could tell everything to do it.”即是對問題的解答。其中“She felt lonely because”這一問題的答案也可根據文意進行分析,“She couldnt meet her friends.”即是對文章內容進行了解之后才能解答出的答案。第二題中還有提到“About how long had Anne and her family been in the hiding place when she wrote this part of her dairy?”即:安妮和她的家人在她寫日記時,躲藏了多久了?這也能夠從文中的時間July 1942、June 1944中可以得知,在安妮寫這篇日記時,她們躲藏了一年零十一個月之久。所以,對文章進行精讀,有利于學生從文中找到相關的解題答案,能夠讓學生了解相應的文章信息,從而使學生在以后的閱讀中也更為細心。
總之,重視積累英語詞匯,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知識的積累和認識,能夠在遇到閱讀問題時,將自己的知識儲備調動起來,從而準確解讀出文章的內容;概括略讀文章主旨,可以使學生對文中每段的句子主旨進行概括,從而能夠對文章的大意進行了解;把握精讀關鍵字句,可以使學生掌握文中章細節,將問題帶入文中,從而快速找到相應的答案。以上這些方式,均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葛炳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改進策略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2-02-01
[2]任玲.高校英語閱讀教學現狀調查[J].英語教師,2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