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宇巍
摘要:教學內容: 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一書中,教學目標: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掂"、"估"、"稱"、"找"、"說"等操作活動中形成豐富認識和創新意識。3.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培養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關鍵字:數學;觀察;能力;知識
教學內容
“有多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18頁--2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清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會用稱量工具稱一般物體的質量,同時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是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重點實驗小學,學校教學設備先進齊全。由于學生多次參加學校及進修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知識豐富,思維活躍。
教學設計意圖
新課程倡導學生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也只有在實踐應用時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識。
“有多重”這節課目的在于通過觀察,稱量等活動,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了解千克、克實際質量,引導學生用稱稱一般物體的質量,同時培養學生估測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已習慣。因此,在設計上我進行了以下處理。
1、設計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讓學生坐翹翹板的游戲,體驗物體有輕有重,要想知道物體的準確質量,必須要用秤去稱,這樣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從而也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新課的學習。
2、循序漸進,引導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克質量觀念
引導學生建立1千克的質量觀念是本節課的重點,我在教學設計上通過稱一稱、掂一掂、找一找、拎一拎,說一說等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先克的質量觀念。
3、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體驗數學價值
在學生逐步建立了1千克質量觀念和掌握了稱量方法之后,我讓學生選擇喜歡的稱量工具稱量最喜歡的物體的質量。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并運用所有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過程描述
一、 創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
師: (課前,老師讓每個同學分別找兩位體重不一樣的同學玩翹翹板的游戲)誰能把你玩蹺蹺板的感受講給同學聽。
生:我和張帥同學,還有李成洪同學玩的,我覺得張帥重,李成洪同學輕。
2、實踐體驗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掂一掂桌上和帶來的物體,把電物體的感覺跟同桌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稱。
師:同學們通過玩翹翹板游戲,掂物體重量知道了物體有輕有重。要想知道物體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
生:用秤稱
師:你都見過哪些秤,誰能說一說?
生:盤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今天這節課,我為同學們準備了臺稱和天平。
3、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師:請同學們用臺秤稱一稱自己帶來的四袋牛奶的質量。
生:動手操作稱差袋牛奶的質量。
師:是的,四袋牛奶的質量正好是1千克。
師:(板書)誰知道千克用哪個字母表示?
生:用kg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板書)
生:我在臺稱上看到的。
師:你真是個細心觀察的好孩子。
師:自己把四袋牛奶放在一只手中掂一掂,感受1千克。
師:同學們剛才的表現非常出色。我要獎勵,每個小組1千克蘋果,現在請小組同學拿一個塑料袋兒裝蘋果,在掂一掂,估計一下大約幾個蘋果是1千克。然后再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大約有幾個蘋果?
生:小組活動,動手操作
生:五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
師:你們還能上小組里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質量也大約是1千克,并稱一稱,掂一掂。
生:3本數學書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生:2袋鹽的質量是1千克
生:4個文具盒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師:動腦筋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質量是以千克為單位?
生:蔬菜、水果
生:人的體重,大米等
4、建立克的質量觀念
師:剛才同學們用秤稱出了牛奶,鹽等物品的質量,現在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想幫助我嗎?
生:想
師:我想知道一片藥質量是多少?你們說怎么辦?
生:用秤稱
師:用什么稱呢?
生:用天平
師:你知道的真多,要想知道比較輕的物體的質量時可用天平,現在就上,小組里用天平撐一片藥的質量,并匯報。
生:動手操作,稱一片藥的質量。
師:誰知道一片藥的質量是多少?
生:一片兒藥的質量大約是1千克
師: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以克為單位的物品?
生:一枚2分硬幣
生:一個紐扣
5、單位換算
師:我們知道四袋牛奶的質量是1千克,那么同學們根據牛奶生的質量說明算算四袋牛奶重幾克?
生:動筆計算、匯報、四袋牛奶重1000克
師:那么1千克與1000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1師=1000克
師:(板書)剛才我們知道了千克用字母kg表示,那么克用哪個字母表示,猜一猜?
生:克用字母g。
師:板書1kg=1000g,說說你們都在什么地方見過這種符號
生:面粉袋上,大米袋上。
生:人體稱上
三、鞏固練習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熟悉的物體,讓學生填上合適的質量單位。
參考文獻:
[1]“克和千克”教學設計[J]. 鐘志德. 中小學數學(小學版) 2015年10期
[2]讓學生心中有桿秤——從“質量單位的選取”教學談起[J]. 張蘭花. 小學教學參考 201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