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 姜 超
PMI一升一降 物價漲幅趨緩
海通證券 姜 超
11月制造業PMI小幅回升,財新PMI下滑,但從中觀高頻行業數據看,終端需求仍顯低迷,采暖季限產令工業生產前景堪憂,經濟仍不具備復蘇基礎。從11月制造業PMI的兩個價格指數看,無論是原材料購進價格還是產成品出廠價格都比10月有所下降,反映11月以來的物價漲幅明顯放緩。
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25.1%,雖較9月27.7%的短期高點小幅回落,但仍是3月以來的次高點。而1-10月利潤增速23.3%,也遠高于去年8.5%的年度增速。工業企業利潤持續高增,主要緣于工業品價格持續走高,工業企業利潤率持續上升,虧損企業減少、虧損額下降,以及部分行業利潤高增拉動。
工業收入增速回升。10月工業企業主營收入同比增速11.5%,較9月繼續回升。10月工業生產量縮價漲,收入回升應主要緣于價格上漲拉動。而成本費用持續下降令工業企業利潤率持續上升,也助力利潤高增。
存貨增速短期反彈。10月工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速9%,較9月大幅回升。前期工業品價格持續上漲帶動庫存短期回補。但庫存銷售比43.6%、仍低于去年同期,存貨周轉天數13.9天、同比減少0.6天,意味著庫存整體水平仍低。而隨著終端需求轉弱、帶動生產降溫,庫存周期已至尾聲。
分行業利潤漲跌互現。1-10月分行業利潤增速漲跌互現,41個大類行業中38個利潤同比增加,3個減少。分上中下游看,下游漲少跌多,酒茶飲料上升,食品持平,服裝、醫藥、汽車均下跌;中游漲多跌少,專用設備、電氣機械、計算機通信電子、電力熱力上升,通用設備下跌;上游普遍回落,化學原料持平,化纖、非金屬礦制品、有色金屬均下跌。
其中,煤炭、鋼鐵、化工、石油等行業新增利潤較多。1-10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4個行業合計新增利潤6034億元,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51.2%。
11月全國制造業PMI為51.8%,較10月微幅回升。主要分項指標中,需求、生產均回升,價格回落,庫存繼續去化。11月制造業PMI小幅回升,但從中觀高頻行業數據看,終端需求仍顯低迷,采暖季限產令工業生產前景堪憂,經濟仍不具備復蘇基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規模企業走勢出現分化,前期表現較好的大企業有所轉弱,而中小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整體看,4季度經濟仍在緩慢下行,而隨著總需求回落、基數高企,年末通脹有望見頂回落。
分規模看,11月大型企業PMI較10月回落0.2個百分點,而此前下滑明顯的中、小企業有所回升,分別較10月上升0.7、0.8個百分點。而11月財新制造業PMI為50.8%,較10月微幅下降,與中采PMI的走勢再度背離,預示制造業反彈的基礎并不牢固。
內外需均略回暖。11月新訂單指標由10月份的52.9%回升至53.6%。進口由10月份的50.3%回升至51%,均指向內需有所回暖,但部分源于季節性擾動因素的影響。11月新出口訂單指標由10月份的50.1%回升至50.8%,線上提升明顯,反映外需繼續改善。
生產改善就業新低。11月生產指標由10月份的53.4%回升至54.3%,采購量由53.2%微升至53.5%。但走勢與11月發電耗煤增速大跌至1.9%有所背離。而需求生產雖有所改善,但均未超過9月水平,動力稍顯不足。而11月份從業人員由10月份的49.0%降至48.8%,指向制造業企業用工量萎縮,創16年11月以來新低,生產受限下企業招工意愿不強,也印證了生產動力不足,經濟復蘇基礎仍弱。
價格回落庫存去化。11月原材料庫存由10月份的48.6%降至48.4%,產成品庫存持平在10月份的46.1%。雖然需求、生產短期回暖,但廠家補庫意愿不強,庫存繼續去化。11月原材料購進價格由10月份的63.4%繼續回落至59.8%,印證11月以來鋼價震蕩,煤價、有色金屬價格下跌,預測11月PPI環漲0.3%,同比漲幅回落至5.6%。
地產需求仍低,汽車疲態盡顯。11月44城地產銷量同比增速回升至-6.5%,其中18個三四線城市銷量增速升至-6.6%。受去年930樓市調控導致的低基數效應影響,11月44城地產銷量增速有所回升,但降幅仍大,且增速逐旬下滑,指向地產需求仍然低迷。11月第四周乘聯會乘用車批發、零售同比增速分別為-5.6%、0.8%,前四周批發增速3.7%,雖較10月略有回升,但逐周下滑且第四周轉負,零售增速歸零,較10月明顯回落。
鋼企產量下行,發電耗煤大跌。11月中旬重點鋼企粗鋼產量同比增速2.8%,較上旬的4.6%繼續下滑,上中旬累計增速4.2%,同樣低于10月的5.4%,采暖季限產影響顯現。11月發電耗煤同比增速1.9%,較10月大跌,創16年6月以來新低。雖然下旬增速有所回升,但月度增速仍在零值附近,較10月大幅跳水,預示11月發電量增速低迷。采暖季限產來襲,工業生產明顯受限。
11月最后一周菜價、肉價上漲,食品價格小幅上漲0.3%。11月以來商務部、統計局食品價格環比漲幅分別為0.1%、-0.6%,預測11月食品價格環漲0%,11月CPI小幅降至1.8%。11月以來鋼價、油價上漲,煤價先跌后漲,11月港口期貨生資價格環漲0.5%,預測11月PPI環漲0.3%,11月PPI同比漲幅回落至5.6%。
11月以來,商品價格表現分化,受環保限產影響較大的鋼價、水泥價格等大幅上漲,但限產不嚴的有色金屬價格明顯回落。從11月制造業PMI的兩個價格指數看,無論是原材料購進價格還是產成品出廠價格都比10月有所下降,反映11月以來的物價漲幅明顯放緩。
美元指數震蕩,人民幣兌美元保持穩定,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均穩定在6.6。在過去的兩個月,央行分別投放了9700億、4700億貨幣,累計投放規模創年內新高,但10月以來的資金整體依然偏緊,除了對資管監管新規的擔憂以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10月份財政繳款近萬億。但12月是財政放款大月,通常財政投放的資金會超萬億,即便央行短期不再投放貨幣,12月的流動性也有望明顯改善。

圖:全國、財新制造業P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