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群
廈門聯發工程管理有限公司(361000)
文創改造
——舊建筑的前世今生——以華美卷煙廠改造為例
趙一群
廈門聯發工程管理有限公司(361000)
舊工業廠房建筑改造再利用是解決城市發展帶來的產業轉型的最好方法,很多工業廠房被改做文化產業園區。這里以華美卷煙廠改造為例介紹了廠房改造的方法;全方位從建筑空間和建筑外立面幾方面說明了廠房改造的基本原則及存在的問題。
舊工業廠房;改造方法;設計方法
華美卷煙廠舊廠區位于廈門市湖里開發區,地處華昌路與悅華路交界區域東南側。通過對舊廠房的改造,華美卷煙廠變身為華美空間文創園,將作為廈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閩臺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核心區,將是湖里大道由制造功能向時尚服務功能轉化的開始,將成為廈門湖里大道未來的標志性節點。
華美卷煙廠舊改項目總用地面積41 786.0 m2,總建筑面積55 368.07 m2。改造情況為:主廠房A1#樓改造為加盟體驗區(商業性質),高層廠房C1#、C2#樓改造為底層商業的辦公樓(綜合樓性質),多層廠房B2#~B5#樓改造為精品展示區 (商業性質),多層辦公A2~3#樓改造為底層商業的商務辦公樓 (綜合樓性質),另新建建筑時尚秀場A2~2#樓(商業性質)、推廣及服務中心B1#樓(綜合樓性質)、C1#與C2#樓之間利用高差關系增設了首層停車庫、C1#樓室外樓梯間及半地下設備用房。
舊工業廠房是城市發展的組成部分,富含歷史的印記,所以,我們在舊廠房改造上不能簡單粗暴的予以拆除重建,而是需要在現狀的基礎上進行保護,挖掘舊廠房的特質,并利用創新的方法賦予舊廠房新的生命。舊廠房的改造最重要的是從整體上把握好對該廠區的改造定位,根據定位調整建筑平面,然后再對舊廠區室內外空間優化、對建筑外立面修繕,運用各種材料來突出建筑。
2.1 舊廠房內外空間的優化
在華美卷煙廠改造文創園項目中,首先是根據項目的定位對外部空間的整治。整個廠區的道路重新梳理,根據兩棟高層建筑物之間的通廊定位軸線,延伸到主廠房區域,通過主廠房部分屋面的掏空,引入了商業內街,形成了一條時光軸線,引入南北的人流,同時兼具室外秀場作用。圍繞著主廠房,道路形成環道,整個廠區路網呈現一軸雙環三節點,除了滿足消防的需要外還串起了前廣場,內廣場兩個關鍵的室外場地。
其次,在改造中通過環境的營造使得舊廠房的工業歷史文化氛圍更為清晰、純化。華美卷煙廠廠區針對原有廠區環境,挑選了最為優美的兩側長滿了南洋杉的道路作為“杉樹大道”,留住原有廠區的記憶。在主軸區域契合了時光之軸的主題,在鋪地上用了銹鋼板,上面刻上華美的歷史,在關鍵節點設計了“回望”主題雕塑;主軸區域還根據園區的“時尚秀場”的定位,請專業設計師設計了一組電影奧斯卡主題人像雕塑。整個園區的氛圍營造既又歷史感,又充滿時尚氣息 。
2.2 對舊廠房建筑外立面改造采用的語匯
伴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歷史的沉淀,舊工業廠房建筑承載了很多歷史記憶,它的外立面也保留著不少歷史的印記。而這些印記不能輕易被磨滅,否則,改造后的舊廠房將失去自己的靈魂。所以在舊廠房改造中應該盡量采用“修舊如舊”的手法。修補后的外立面肌理采用傳統材料與構成方式模擬舊形態,使得建筑風格與原始建筑相統一,復原其歷史文化風貌,感覺不出其有新建的痕跡。華美卷煙廠改造在一開始方案階段就盡量的去保留園區有特色的建筑物的外觀,例如鍋爐房,本身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所以外墻基本保留原有狀態;主廠房因為建筑需要加固,墻體破壞比較嚴重,所以采用“修舊如舊”的手法,墻體的色彩及肌理延續原來舊廠房的灰色水磨石肌理。
“以新襯舊”也是舊廠房改造中常用的手法,指新機體采用當代材料、構成方式、美學特征與舊肌體形成鮮明對比。“以新襯舊”可使舊肌體的歷史文化氛圍與新肌體產生更深刻、強烈而戲劇化的對比,這是一條簡單的美學原理在建筑遺產再利用中的具體表現。華美卷煙廠改造也有采用了這一手法。在主廠房西側沿街的立面上,因為功能定位的需要必須增加一個大空間的秀場,于是設計上大膽的采用了服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最著名的褶皺理念,用激光排版半透穿孔板模擬了服裝織物暗紋的肌理,打造了一個時尚的秀場,新增的秀場在舊廠房的襯托下更為時尚奪目,成為沿街立面的焦點。在園區的部分外墻上,大膽的采用了紅色的構架,特別是在兩棟高層廠房間加蓋了紅色的蝶狀構架,既如同“華美”的“美”字,又預示著華美卷煙廠如同蝴蝶破繭重生。這個巨大的蝴蝶構架成為了華美最醒目的標識,在飛機航線下清晰可見,并在這次廈門金磚會晤的宣傳片,央視的宣傳片上有見到蝴蝶構架的影像(見圖1)。
圖1 蝴蝶裝置圖
第五立面的改造也是舊廠房改造需要注意的,舊廠房因為歷史的發展,常被周邊的高層建筑所包圍。低矮的廠房在高層建筑的視線范圍內,所以需要對第五立面進行修繕、改造。華美卷煙廠的主廠房僅單層,但是有近萬平米的屋面。為此,引入了一家專門從事屋頂綠化及垂直綠化的公司,在屋頂上做了色彩豐富的屋頂花園。
3.1 舊廠房改造中的結構問題
對舊工業廠房進行改建的時候,因為功能改變會帶來大量內部空間的改變。在改造的過程中應該盡量的不改動原有建筑結構,只對非承重墻的位置進行調整,或者通過加層,獲得新的內部空間分隔。但由于受到原有建筑結構的限制,有些功能無法得到實現的情況下就必須重新組織內部空間關系,并對有影響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結構進行局部改動。華美卷煙廠改造在主軸位置掀掉了部分的屋頂,形成了商業內街;在兩棟高層廠房之間利用了兩棟廠房之間的高差,底層搭建一個聯通的平臺,使得一層形成了一個停車場。結構的更改可以更加合理利用原建筑的空間,產生實用有趣的空間。 但是結構的變動帶來的后果就是大量的結構加固,為此,華美卷煙廠的主廠房基礎、柱子乃至梁都做了加固,加固還使得外墻破壞比較嚴重,用修舊如舊的手法復原了原墻面的肌理。加固使用了部分十字交叉的鋼梁,在設計的過程大膽的裸露出來,形成了主軸步行街工業風的裝飾。
3.2 華美卷煙廠改造中的環保理念
華美卷煙廠改造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也把節能環保、綠色園區的理念貫徹到改造中。高層廠房的屋面充分利用,鋪設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板,產生的電能可以在園區內使用;主廠房屋頂花園既美化了第五立面,同時對下面的商鋪有保溫節能的用途;兩棟高層廠房底下的停車場,巧妙的挖出部分的采光通風井以滿足停車場的自然通風要求。結合花壇座椅美化的采光通風井,使得中軸空間增添了景觀的同時又節省了停車場的機械排煙設備的投入。這次改造還在園區內設置了雨水回收池,屋頂的雨水經過回收可以在綠化灌溉等處使用。整個園區達到了綠色建筑一星級標準。
時代的變幻可以帶走很多記憶,城市的變化會摧毀很多的建筑,但是保留下來的建筑并不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過時,但是它內在記載的歷史是不變的。在城市的建設中,需要延續城市舊工業廠房所有特有的工業文化氛圍,把新時代的特點注入其中。文化產業示范區的優化升級讓承載著歷史文化回憶的老工業廠房與時尚前衛的新建元素產生碰撞,活化的舊工業區,打造出新時代的文化產業示范區。
[1]張艷鋒,陳伯超,張明浩.舊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種再生的設計開發模式[J].天津城市建設學院學報,2003,9(2):117-121.
[2]倪文巖.建筑再循環理念及其中西差異之比較[J].建筑學報,2003(12):15-16.
[3]盧菁,梁晶.功能與價值的重鑄——舊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M].四川建筑,2003(3):16-17.
[4]王思元,牛萌.工業廢棄地改造在現代景觀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8(8):41-45.
[5]胡俊.對舊建筑改造問題的一點思考[J].武漢輕工業設計,2004(4):27-31.
[6]夏熔靜.舊廠房的創意改造方法探析蘇州工業園區星海街9號廠房改造項目[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5(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