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嬌嬌 徐巧林 梅帆
摘要:
目前很多中小微服裝企業開始注重標注服裝標識,服裝標識是生產企業對服裝質量特性和特征的說明。生產企業應當依據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標準,正確標注服裝標識。各級質檢部門、工商部門和消費者也要重視服裝標識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服裝標識;中小微服裝企業;耐久性標識
著生活水平的提升,大眾對衣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對服飾品牌的建立越來越重視,再加上政府大力實施“降成本”政策,越來越多的中小微服飾企業加大了送檢力度,開始關注衣服標識的準確性。衣服標識相當于衣服的“身份證”,信息完整準確關系到企業的質量形象,有利于提升消費者對企業產品質量的信任感。
加強對服裝標識完整準確性的重視
服裝標識是由制造商或銷售商附加在服裝上,用以區別其他競爭者的標志,它屬于商品配件的一種,以放置或縫貼等形式安置于服裝某個相對固定的位置,是每件服飾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服裝標識包括商標、吊牌、耐久性標識三部分。這些標識被安置在不同位置,起著不同的作用。服裝標識是生產企業對服裝質量特性和特征的說明,為經銷者、消費者提供服裝信息,幫助他們了解服裝的性能、質量狀況和使用方法。
注重對服裝標識質量專業性的把關
服裝標識的重要性日益增強,要求廣大服裝企業,特別是中小微服裝企業了解行業標準,知悉如何正確標注服裝標識。依據GB 5296.4—2012《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4部分:紡織品和服裝》標準,正規的服裝類標識需要包含:(1)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2) 產品名稱;(3)產品號型或規格;(4)纖維成分及含量;(5)維護方法;(6)執行的產品標準;(7)安全類別等內容。其中產品號型或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和維護方法必須標注在耐久性標識(也稱水洗標)上。
1.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制造者”是廣義概念,通俗理解,即:承擔對外銷售,并能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品牌商、代理商等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例如對于負責設計和銷售、委托加工、但對產品負責任的品牌商就是制造者,目前的很多大牌服飾企業屬于此類。企業標注“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應與企業“營業執照”上的名稱和地址一致。
需要注意特定情形的生產者名稱、地址有:(1)依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或者其子公司,對其生產的產品應當標注各自的名稱、 地址;(2)不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分公司或者生產基地,對其生產的產品可以同時標注集團公司和分公司(或生產基地)的名稱、地址,也可僅標注集團公司的名稱、地址;(3)按合同或協議的約定相互協作,但又各自獨立經營的企業,在其生產的產品上應當標注各自的名稱、地址;(4)受委托的企業為委托人加工產品,且不負責該產品對外銷售的,(不屬于該產品的制造者)在該產品上應當標注委托人的名稱、地址。
2.產品名稱。應符合有關標準要求,如:GB/T 15557《服裝術語》及產品標準。如果標準沒有規定的,應使用不會引起消費者誤解和混淆的常用名或者俗名。產品名稱不應與企業的產品商標混淆。如果使用商標名稱作為產品名稱,應附加一個標準中規定的名稱或常用名稱或俗名。
3.產品號型和規格。產品號型和規格的標注應按GB/T 1335《服裝號型》、GB/T 2667—2008《襯衫規格》、GB/T 2668—2008《單服、套裝規格》、GB/T 6411《針織內衣規格尺寸系列》、GB/T 14304—2008《毛呢套裝規格》及GB/T 22702—2008《兒童上衣拉帶安全規格》等標準規定執行。
對成年人服裝,產品號碼和體型代碼必須同時體現,如:170/74A(170代表身高,是5的整數倍;74代表腰圍,是2的整數倍;A代表體型);對針織服裝,可以只標注“身高/胸圍”或“身高/臀圍”;對特殊體型人員服裝,標注的號型可以超出標準范圍。
4.纖維成分及含量。纖維名稱必須是規范名稱,天然纖維名稱采用GB/T 11951中的名稱 ,羽絨羽毛名稱采用GB/T 17685中的名稱,化學纖維和其他纖維名稱采用GB/T 4146和ISO 2076中規定的名稱。化學纖維有簡稱的宜采用簡稱。GB/T 29862規定服裝的面料、里料、填充物等需要分別標注纖維成分含量。羽絨服裝還必須標注:充絨量、含絨量。“吊牌”的“纖維成分及含量”和衣服內(一般在左側)的耐久性標識標注的值必須是一致的。
5.維護方法。維護方法的表示須按GB/T 8685《紡織品 維護標識規范 符號法》中規定的圖形符號標注,符號的順序應依照下列順序排列:水洗、漂白、干燥、熨燙和專業維護,順序要正確,不可臆造符號。符號的選擇要根據產品性能和要求,選擇適當的圖形符號,選擇的圖形符號之間不矛盾。洗滌方法如需說明,不能與標準中的說明矛盾。如果符號不能滿足,可采用補充說明,補充說明不能與圖形符號含義的注釋并列。
6.執行的產品標準。應標明所執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編號。標注的標準應是企業組織生產時執行的標準,產品標準要與方法標準或基礎標準區分開。執行的產品標準可以是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也可以高于國標或行業標準水平的企業標準,必須標注完整的標準編號包括標準代號、順序號和年代號。標注的產品執行標準應與產品一致。例如,針織裙應用FZ/T 73026—2014,機織裙應用FZ/T 81004—2012。企業要有辨別力,了解產品標準,準確使用產品標準。標注產品執行標準年代號必須準確,企業要關注行業標準的更新,及時準確適用產品標準。
7.安全類別。應按GB 18401—2010標準要求進行標注。嬰幼兒紡織產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字樣(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的嬰幼兒穿著或使用的紡織產品為嬰幼兒紡織產品)。其他產品應在使用說明上標明所符合的基本安全技術要求類別(例如,A類、B類或C類)。產品按件標注一種類別,如直接接觸皮膚,至少應標注“B類”;非直接接觸皮膚,至少應標注“C類”。
8.耐久性標識。產品的號型和規格、纖維成分及含量、維護方法三項內容必須采用耐久性標識(不能采用耐久性標識的產品除外),耐久性標識上可包含其他信息。耐久性標識應當嚴格把關,必須與“吊牌”上產品的信息一致。
9.產品質量等級和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最新的GB 5296.4—2012并無明確要求,但是能夠充分體現企業品質和服裝質量。產品質量等級可以不標注,如果標注的話應按執行標準中的等級標注。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表明該產品經過檢驗,其質量達到了標注的等級。檢驗合格證不要與產品質量等級混淆。附有檢驗合格證的產品有可能是優等品,也有可能是一等品或二等品。檢驗合格證明的形式主要有:合格證書、合格標識、合格印章 、檢驗工號,企業可自行選擇其中一種。
10.使用和貯藏條件的注意事項。根據產品需要標注,如羊絨制品、蠶絲類制品、皮革類制品等需要標注。
11.使用說明的安放位置,沒有強制規定,只要附在產品上或包裝上的明顯部位或適當部位即可。
完善對服裝標識質量品牌化的引導
服裝標識的質量提升之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引導。各級服裝質量檢測部門不僅要加強對服裝生產企業的產品檢測,而且應提前介入,加強對服裝面料、輔料生產企業及其產品的檢測力度,也應對企業加強有關商標管理的法律法規的指導和培訓,使服裝生產企業熟知并遵守紡織品服裝標識使用規定,幫助企業進一步健全完善商標管理制度,規范服裝商標標識的使用行為。
各級工商行政部門應加強對服裝商標的監管力度,對不符合服裝標識規范的生產企業,應限期改正;對違反服裝標識法律法規的服裝產品,及時依法進行查處;對商場銷售的服裝產品經常進行服裝標識規范化檢查監督;對非法制作和使用服裝標識的及時立案查處。
廣大消費者在購買服裝產品時要在觀察服裝外觀、面料質量、制作工藝的同時,仔細審核服裝標識,保障自己購買的服裝物有所值;在服裝產品使用過程中應妥善保管好相關標識,以便發生質量問題時,以此為依據向有關部門投訴;同時,嚴格按照標識中的使用說明洗滌服裝,確保產品能更好地為自己服務。
(作者單位:湖北省纖維檢驗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