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軍
烈日高照,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會兒就是一身汗。鐘祥市九里回族鄉肖店社區3組一個簡陋的小院里,111歲的陳先全老漢坐在院子里,幫忙掰著才從地里收回來的玉米。老人的腰有些佝僂,花白的胡須很長。
據當地的村干部介紹,老人一生未娶,沒有子女,以前是有名的“放牛郎”,常年放牛養活自己,獨自居住,兩年前體力下降,在山上河邊放牛有些吃力,才把牛賣了,現在跟著侄兒一起生活。
“大爺,您多大年紀了?”護士上前問。
“100多歲了吧。”老人的聽力還不差。老人的侄媳婦聞言把老人的身份證找了出來,上面的出生時間是1906年。
幫忙把幾筐玉米提到房屋里,老人又扛起鋤頭,戴上草帽到門前的菜園里鋤草。鋤草的間隙,他從襯衣口袋里摸出一支煙點燃,吸了起來。
“大爺,您一天抽多少煙?”記者問。“兩天一包。”老人伸出兩根手指頭。記者看到,他抽的是6元錢一包的紙煙。
“聽說您還愛喝酒?”記者和他攀談起來。“喝啊。”老人有些得意地咂咂嘴,指著記者說:“我喝的酒,你挑都挑不動。”
老人介紹,他從小就喝酒,一般每頓喝一兩多白酒。老人也愛吃肥肉,但他喝酒吃肉有個原則,天氣太熱了就不喝白酒不吃肥肉,“天太熱了喝白酒吃肥肉受不了,喝點啤酒可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