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作者簡介:李慕淵,本科畢業后棄醫從文,成為同學中的異類。專業后遺癥喜歡洗手。學生時代覺得小說沒什么好的,后來自己寫小說寫到凌晨被送急診。
你的人生中有沒有過一種念頭,——好像有些事情是永遠實現不了的?
一部分的成年人管這念頭叫“現實”,電視劇里故作老道老到的配角總是在說:“年輕人,早點認清現實吧?!?。
實不相瞞,我也幾度差點成為能夠“認清現實”的大人??偸怯腥烁嬖V我,做不到的,不可能的,放棄吧。
這種困境截止到某一天。
我閑來無事逛某熱門直播軟件,竟然夢幻般地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謝謝大家的紅包,我會繼續加油的!下面給大家帶來一首《捉泥鰍》?!?/p>
以我二十多年的認知判斷,這個聲音在叫出我全名時往往帶著點殺氣,不可能有這么柔美的時刻。
于是,試圖認清現實的我第一時間拿起電話,播撥了過去,卻被我最熟悉的人用我最陌生的語氣嗔了一句:“寶寶乖,媽媽在直播呢,先掛了。”
剛才直播的那人,是我媽。
依稀記得那是海南島并不寒冷的冬季午后,我愣了三秒,然后直挺挺地倒在床上。
我的母親是一位非常時尚的都市女性,退休后為了發揮余熱重,被聘到某學校成為了一名輔導員,平時在教室連笑都不帶笑。而我雖然自認為對于“時尚”尚有正確的解讀,卻怎么都沒想到在自己才剛摸到時尚大門時,我年近五十的媽已經在門里用美聲唱法唱著墳頭蹦迪(《極樂凈土》)了……
“媽,我們晚上吃什……”
“你做飯唄,媽媽還要唱歌?!?/p>
“媽,這個周末我們去……”
“你自己去,媽媽還要唱歌。”
“媽,我……”
“你都是二十多歲的人了?!比f萬沒想到,信息時代給予我的沖擊,竟然會在那個瞬間被展露無遺。我斜靠在沙發上舉著外接麥克風還同時玩著兩部手機的母親大人告訴我,“身為成年人不要那么懶散,每天就知道對著手機電腦,快去把地拖一拖?!?/p>
才剛結束交通志愿者活動回到家的我一時之間竟然無語凝噎。良久。
媽,我有件事情想問你。
嗯?
單說玩手機的話,你不是還比我多玩了一部嗎?
我親愛的教師母親沒有對于我提出的這個問題給予詳細解答,但是從那以后,我家假期買菜的擔子就落到了我身上。
她向著網紅主播邁進了一步,整個家卻在我和我爸的“努力”下差點沒亂成狗窩。
“爸,媽把抹布藏在哪?”
“你手上那個不是嗎?我昨天還……”
“這個好像是咱們家的洗碗巾?!?/p>
但,我和爸爸,誰也沒阻止她唱歌。
我的母親畢業于石油專業,三十年前,她擁有了一份在所有人眼里穩定清閑的工作。她是按時上班的好員工,勤儉持家的好母親。她說她當時最大的夢想就是生個書里寫的那種,如柳扶風、文質彬彬的大家閨秀,沒想到竟然有了我這么個皮實的玩意。
媽媽很文藝,也很喜歡音樂。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被強行發配去學了一門古典樂器。
但可悲的是,我對音樂幾乎是一竅不通。這門文藝的手藝目前看來只可能是窮到吃土時,搬個小板凳,帶著珍藏多年的二胡,到街頭自食其力……
夢想這東西,究竟是不能靠別人來實現的。
開始直播唱歌以后,她變了很多,:“寶寶你看,我這個月收到了好多紅包。還有幾個和你差不多大的小孩總來看我哦?!?/p>
十年前,我告訴別人,我想當個作家,笑話我的人估計能排到三環外,而我媽是當中笑聲最大的一個。
十年后,我還沒開口,媽媽問我:“你稿子交了嗎?你還想不想當作家了?”
想啊。
帶著老花眼鏡看手機歌詞的媽媽教育我的時候很沒說服力,不過還好,我和她都是那種,不容易認清“現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