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西
室友又在大半夜發消息來嘲笑我,原因是什么呢?還不是因為這傳說中烏龜都怕被我養的體質,養死了學長托我照顧的那棵長青樹、閨蜜送的多肉,以及在學校領養的綠植。
室友在某寶上淘綠植,淘出一株blingbling的茉莉花,頁面上赫然寫著“要是連她都養不活的話,黨要你何用?”
黨要你何用?要你何用?你何用?何用?用……
凌晨兩點,我失眠了,突然懷念我養過的那些花兒。
從小學到現在,我不知道種了多少綠植,種類多得數不清,吃的、看的、藥用的,只要是有生命的,我都想給它埋土里。并不是真正喜歡,只是單純地覺得好玩。
只可惜,最后那些樹啊,花兒啊,都一一夭折了,像是中了魔咒一般。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被這樣欺騙過。小時候吃水果喜歡把核兒一起吃掉,奶奶見我吃一次石榴,就坐在老榆樹下嚇我一次,說是把石榴籽吃掉的話以后肚子里會長出一棵石榴樹,可嚇人了。剛開始我還信以為真,想想要是真的長出來,那我就成怪人了,嚇得趕緊吐掉。被騙的次數多了,慢慢也就不那么恐懼了,相反,我更想嘗試一下在肚子里種樹。趁奶奶不在家,我從后園的石榴樹下撿了一個皺了皮的小石榴,偷偷躲在衣柜里吃完,心滿意足地摸摸肚子,“這下好了,以后想吃石榴的話就可以直接從頭頂摘了。”
為了讓這些石榴種子在我肚子里快點發芽,我每天故意喝很多水,終于在第三天鬧肚子了。從醫院回來,我跟奶奶撒潑打滾,堅持要重新種石榴樹。受不了我的任性,奶奶終于說了實話,原來小孩子的食道太窄,吞下水果核兒的話容易卡住而發生危險。我當時太小不能理解,不管不管,我就要在肚子里種石榴樹!
第一次在肚子里種樹以失敗告終。在你小的時候,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謊言呢?
小學時,爺爺在我家的后園里種滿了水仙和草藥,還有很多不知名的花。后園變成了我課余時間的樂園,抓蜻蜓,捕螳螂,常常把爺爺的草藥踩得東倒西歪。每一次,爺爺只是心疼地整理后園,卻從來沒有罵過我。
房頂上種著一種不知名的植物,奶奶說那是藥,會開出很漂亮的花。可是從爺爺走的很多年后,我都沒見過它開花。我等了很久,久到后園的草藥和水仙都被鏟平,久到后園變成了樓房,久到我快要記不起爺爺的模樣。
就在我已經忘記房頂上還有那株不知名的植物存在時,它開花了。
那花艷得可怕,卻又惹人憐惜,紅色的花蕊嬌艷欲滴。我像是著了魔,瘋狂地喜歡上它,不只是我,從奶奶家門前路過的人抬頭望一眼,總會向奶奶要一株去種。
后來我才知道,那種不知名的植物,開出的驚艷的花就是曼陀羅,也叫彼岸花——傳說中長在奈何橋旁的一種花。
我覺得有些神奇,也有些瘆人,可是每當一靠近,又會無可救藥地喜歡。也許它就是能激起我對爺爺的記憶的那株花兒吧。
夏天在我的記憶里,除了短發和西瓜,還有梔子花的香味。
媽媽一直很喜歡花,總會把生活過得很細致。每兩個星期,花瓶里的花總會變個樣兒。滿天星、勿忘我、香檳玫瑰、白百合,只要媽媽在,家里總是彌漫著陣陣芳香。我以前不明白,養花簡直是浪費金錢和精力,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喜歡?
媽媽去上班后讓我照顧好她的梔子花和樹疙瘩,每天固定幾點澆水,幾點搬到樓頂,幾點又抬回陽臺。剛開始我每天都會認認真真地照做,后來我開始厭倦這種無聊的任務。養梔子花能修養身心我可以理解,可是花盆里的那個大樹疙瘩是什么鬼?每天還要我浪費力氣搬上搬下。于是,我終于放棄每天精心地照顧它們,想起來時澆一瓢水,忘記時幾天幾夜沒有挪過位置。
終于,媽媽發現我虐待她的花兒了。她沒有像小時候我犯了錯那樣氣急敗壞地質問我,而是講了一個道理,讓我至今難忘。
媽媽說:“自從你們在外讀書后,我養花就像養孩子一樣。”
我們總是成長得太慢,而媽媽,卻又衰老得太快。我們不在她身邊時,她只能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那些花花草草上。喜人的梔子花也好,看似沒有生命的樹疙瘩也好,在她看來,都是如此重要,跟我們一樣重要。
剛進大學時認識一個學長,溫文爾雅,對我格外照顧,只可惜剛相處了幾個星期,他就要去外地當兵了。學長臨走的時候送了我幾本四六級的資料,我最薄弱的高數的筆記,還有一棵長青樹。剛開始,我努力地讀著英語單詞,每天早晨對著長青樹刷牙時送給它一點點水,會悉心地把它挪到有陽光的地方,然后就看著花盆旁那片小小的樹蔭發呆。
可是忘了從什么時候起,長青樹不再常青,還沒到秋天,它的葉子就開始泛黃,然后漸漸脫落,每天早上我都能在花盆里看到落葉。我試過在百度上尋找挽救的方法,可是還沒找到,花盆里就沒有了落葉,樹干也一天天變得脆弱,最后被蟲蛀空了,只留下干枯的樹根。原來真正的凋落是安靜。
后來,我再努力英語四級還是沒能過,我再專心高數還是掛了科。參加了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交了一些新朋友。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一年又十個月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在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
學長還有兩個月就回來了,我在電話中打趣他回來后就會變成我的學弟了。他不服,說一日為學長,終身為學長。花盆里的枯泥沒有種上新的綠植,我在想,等他回來,我該怎樣面對他和他的長青樹呢?
養過那么多花,其實我并不懂有什么意義。在我看來,公園里的郁金香比溫室里的玫瑰更有魅力,它經歷的是大雨的沖刷,接受的是烈日的洗禮,帶來的,是能使路人駐足的美。
直到后來,我看到巫小詩寫的那篇文章《生活需要儀式感,就像平凡的生活需要一束光》,才開始慢慢去體會養花的樂趣。
我也開始在書桌上擺弄起來,把死掉的多肉清理干凈,手工花瓶里插滿了滿天星,整齊的書桌加上花兒的點綴,平凡的日子也多了一絲樂趣。我將要努力去過精致的生活了,做個元氣滿滿的小仙女……
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