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高祿峰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袁紹陽
羅甸邊陽:做融入黔中經濟區排頭兵
文_高祿峰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袁紹陽
歷史上,羅甸縣邊陽鎮作為貴陽南下廣西的交通要道,以區位優勢及豐厚的人文和商務底蘊,被譽為“貴州四大旱碼頭”,享有“黔南八大古鎮”的美譽。
國家重點高速公路銀川至龍邦穿鎮而過,惠羅高速建成通車;邊陽鎮被列為全省“5個100工程”和黔南州“5個20工程”,鄉鎮區劃調整兼并周邊4個大鄉,增大了容納財富的體量;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中國天眼”離邊陽約2 6公里……
告別“旱碼頭”,邊陽鎮要做融入黔中一小時經濟圈的次中心城鎮,黔南南翼重要的商貿集散中心,世界大射電望遠鏡(FAST)第一站觀光旅游接待中心等“三個中心”。
為進一步推進小城鎮建設,羅甸實施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將原栗木鄉、羅沙鄉、交硯鄉、董王鄉并入邊陽鎮,優化配置各鄉(鎮)的資金、技術、土地、勞動力等要素資源,增強小城鎮對二、三產業和從事非農產業人員的吸納能力。
圍繞“擴權強鎮”,通過放權、擴權,理順縣(市)、鄉(鎮)之間的權責關系,解決鄉(鎮)權力不足、權限束縛等關鍵問題,增強鄉(鎮)經濟發展自主權。在調整后的原鄉(鎮)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實行集中辦公,將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項目納入中心“一站式”辦理,行政效能得到大幅提高。
2016年,邊陽鎮鎮區共建成道路15.57公里,總投資7.3億元;吸納民間資金投資5800萬建成的羅甸縣第二人民醫院已投入使用;興建了敬老院等惠民設施;投資1400萬元建成中心花園6652平方米;投資859.96萬新建占地面積約18025平方米的社區文化廣場。
據統計,邊陽鎮鎮區風貌建設總投資約2.8億元,城鎮面貌煥然一新。
產業是城鎮興旺繁榮的支撐,邊陽鎮以惠羅高速為基礎構建大邊陽與周邊鄉鎮交通骨架,以工業園區為平臺,通過引進放開、生態移民、微企招商等為城鎮建設集聚活力,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為“產城互動”奠定了基礎。
引入華海科技集團入駐二期標準廠房,固定資產投資2600萬元;引進云南昆明尚宸有限責任公司“星光城投資項目”,項目計劃投入15億元,開發核心區土地1200畝,前期已施工建設;新都匯商貿城二期兩棟主體工程建設完成;總投資8700萬元的廣西圣泰公司投資的富安生態園、總投資2.3億元的久鼎商業街等一批大項目落地在建。
邊陽鎮完成了休閑農旅項目玉都北殿1280畝土地開發建設,含商住區、生態餐廳、水幕電影、花卉、蒙古包燒烤營地、高效農業示范產業園、水上娛樂及卡丁車等分項目建設,總投資約5億元。
邊陽鎮將小城鎮建設與脫貧攻堅結合,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引進了西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極大地助推了邊陽城鎮建設。
“邊陽鎮今天的定位,不僅是當初的商貿‘旱碼頭’,更要做羅甸融入黔中經濟區發展的‘橋頭堡’和次中心城鎮,羅甸北部重要的新型工業基地和商貿物流集散中心,統籌城鄉發展和推進‘三化’融合發展的示范區。”邊陽鎮黨委書記胡再禮說。

邊陽鎮生態移民安置點“古鎮家園”。(劉文俊 / 攝)
(責任編輯 / 岳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