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蒙雋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袁紹陽
荔波:擦亮城鎮建設的生態底色
文_蒙雋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袁紹陽
荔波緊緊圍繞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旅游景觀型示范小城鎮建設要求,形成了以縣城為龍頭,鄉鎮政府所在地集鎮為重點,新農村為基點,從縣、鄉鎮、村三個層面推動的小城鎮建設格局。

荔波縣小七孔鎮寨票漁隱民宿。(韋永達 / 攝)
每年黃金周期間,大量的游客被荔波縣水甫村吸引,來到美麗的民族村寨賞花、體驗民宿。然而,以前的水甫村,曾是一座殘破落后的傳統村落,它的改頭換面得益于近年來荔波縣大力推進傳統村落保護、美麗鄉村和城鎮化建設。
近年來,荔波緊緊圍繞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旅游景觀型示范小城鎮建設要求,堅持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統籌推進城鄉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協調發展,小城鎮建設已形成了以縣城為龍頭,鄉鎮政府所在地集鎮為重點,新農村為基點,從縣、鄉鎮、村三個層面推動的小城鎮建設格局。
荔波縣委書記尹德俊表示,荔波將圍繞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彰顯特色,樹立精品意識,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進程,同時更加注重規劃引領、特色發展,在做“精”縣城、做“特”鄉鎮、做“美”鄉村理念的指引下,寫好荔波城鎮建設大文章。
2017年,荔波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全域旅游建設目標,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編制了荔波縣路網專項規劃、荔波縣智能生態停車場規劃及完善《荔波縣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完成了《荔波縣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對美麗鄉村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起到了良好的規范作用,城市功能、品位得到顯著提升。
同時,荔波縣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交通項目13個,總投資65.41億元。其中荔波至王蒙旅游觀光公路建設工程、荔波高鐵大道建設項目、S418荔波縣縣城至永康至瑤山公路、小七孔高速收費站出口至景區西門景觀道建設項目全部完工;完成旅游基礎設施項目14個,總投資43.37億元;完成城市基礎設施項目30個,總投資56.98億元,其中省州重點項目荔波縣民族體育活動中心項目,總投資4.5億元,用地面積約為144194平方米,建設體育場、體育館、綜合訓練館、游泳館等體育設施及其配套設施;荔波縣城市智能化停車場建設項目,總投資4.45億元,規劃用地45畝,總建筑面積168000平方米,設停車位5024個。

荔波縣瑤山瑤族鄉拉懂吉移民喜氣洋洋入住新村。(韋永達 / 攝)
截至11月底,荔波城鎮建設投資完成了22.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億元,房地產銷售面積完成21.04萬平方米??h城建成區面積約9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了9.3萬人,城鎮化率達45%,城鎮綠化覆蓋率達35.8%,城市(縣城)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6.5平方米,荔波的城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17年,荔波加快推進城鎮體系規劃編制與實施,構建以縣城為核心,以朝陽、甲良、小七孔、佳榮等小城鎮為支撐,以大小七孔景區、茂蘭自然保護區、交通廊道沿線鄉(鎮)為節點的“七星抱月”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積極促進縣城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行小城鎮建設,采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
與此同時,大力推進“5個100工程”項目建設。加快甲良、小七孔、佳榮的小城鎮建設步伐和玉屏、朝陽的同城化建設,提高城鎮吸納就業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及服務水平,促進農村農業經濟規?;l展;緊密結合“四化同步”、特色小城鎮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和基礎設施向下延伸,大力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以小城鎮、產業園區為主要安置區,建立健全住房、土地、就業、產業扶持和社會保障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實現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此外,荔波還全面開展第五批傳統村落申報工作;積極開展荔波93個村莊的農村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針對93個村莊垃圾設施配置摸底,制定了各個村莊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方案、村莊分類統計表,建立農村垃圾處理工作臺賬,按季度進行調度,完成垃圾處理設施增配工作;完成了瑤山懂蒙、黎明關太吉、堯古,玉屏街道水甫、甲良者呂的民居修繕、消防設施、公共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任務,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不斷改善。
目前,荔波“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全域旅游村寨初見雛形,并已建成了月亮湖濕地公園、駕歐集鎮旅游接待中心、夢柳旅游集散接待中心、水葩民族村寨、大土民族村寨、賽娥、聯山灣風情布依寨,懂蒙、水甫、寨票民宿示范點等民族旅游示范點,全域旅游村寨建設呈現出“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的工作局面。
“一直以來,荔波就積極把自然生態作為立縣之本,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持生態優先、推動綠色發展,通過舞動旅游龍頭,推動一二三產和城鎮化融合發展,同時堅持城景融合、產城一體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山地新型城鎮化體系,實現‘綠色崛起’?!崩蟛h委副書記、縣長葉霖說。
(責任編輯 / 岳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