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華
(云南師范大學醫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50例臨床觀察
楊柳華
(云南師范大學醫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半夏瀉心湯;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觀察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被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的慢性炎癥。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是誘發這一類慢性胃炎的常見因素。筆者應用半夏瀉心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云南師范大學醫院治療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100例,均符合《中國內科學》[1]中關于慢性淺表性胃炎的診斷標準,且所有患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2~73歲,平均(55.24±2.51)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20年,平均(5.24±0.57)年;脾胃濕熱17例,肝郁脾虛14例,脾胃虛弱11例,瘀血阻絡8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21~75歲,平均(56.11±2.01)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9年,平均(5.32±0.47)年;脾胃濕熱18例,肝郁脾虛15例,脾胃虛弱10例,瘀血阻絡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接受西藥三聯療法治療方式:枸櫞酸鉍鉀(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00084)口服,每次0.12 g,每日4次;阿莫西林膠囊(哈藥集團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0044605)口服,每次0.5 g,每日3次;甲硝唑片(山東齊都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2894)口服,每次0.4 g,每日3次。
觀察組采用半夏瀉心湯治療。組成:半夏20 g,黨參15 g,大棗10 g,干姜9 g,黃連6 g,炙甘草6 g,黃芩6 g。辨證加減:胃中熾熱者,黃連加至9 g,加蒲公英20 g;脾胃虛寒者,黨參加至30 g,加生黃芪20 g,白術15 g,吳茱萸6 g;胃陰虛者,去黨參,加太子參18 g,石斛15 g;反酸者,加烏賊骨30 g,煅瓦楞子18 g;濕重者,加蒼術15 g,薏苡仁20 g;胃痛者,加延胡索12 g,白芍10 g,烏藥10 g;納差者,加麥芽15 g,谷芽15 g,砂仁6 g;氣滯者,加佛手10 g,厚樸10 g,木香6 g,枳殼6 g。清水煎服,每日1劑,兩次溫服,4周為1個療程。
1.評價標準。①臨床療效:參照桑鳳梅等[2]結論,將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評價標準分為3個層次。痊愈: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胃鏡檢查結果表明胃黏膜已經恢復正常。好轉: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胃鏡檢查結果表明病變范圍縮小50%,炎癥程度降低。無效:臨床癥狀和胃鏡檢查結果沒有任何變化,或病情惡化。②中醫癥狀評分:主癥為胃脘疼、反酸、嘈雜;次癥為納呆、滯氣。無癥狀計為0分;癥狀時有出現為1分;癥狀常見且需堅持服藥為2分;癥狀頻繁出現、嚴重且不利于日常工作生活為3分[3]。
2.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4.0%,高于對照組的70.0%,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中醫癥狀評分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醫癥狀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中醫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因各種因素共同影響,引起的一種胃黏膜慢性炎癥疾病,是消化科常見疾病。上腹疼痛、反酸惡心、飽脹噯氣是臨床主要癥狀,其發病原因主要是體質虛弱、飲食不當、情致內傷、感受外邪等。臨床上西醫普遍采用三療法治療,然而其臨床遠期療效并不明顯,且并發癥發生率高。中醫學認為慢性淺表性胃炎屬于“嘈雜”“胃痞”“胃脘痛”等范疇,是由六淫侵襲、飲食不節、情志不和、寒溫失調而造成氣機不暢、濕熱蘊結、胃氣失和、脾胃氣虛,患者大多數為本虛標實,寒熱錯雜,因此臨床治療的關鍵在于寒熱并用、補瀉兼施、標本兼顧。半夏瀉心湯具有開結除痞、和胃降逆之效,方中黃芩、黃連降逆除熱[4];黨參益氣健脾;半夏、干姜開結散寒;黃連、吳茱萸降逆止嘔,清肝瀉火;炙甘草、大棗補中扶正。諸藥合用,具有和胃止痛、益氣健脾的功效。同時辨證加減用藥,凸顯了中醫中藥專病專方的優勢與特色。
本臨床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高,且中醫癥狀改善更優(P<0.05)。表明半夏瀉心湯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反酸、胃脘痛、納呆、噯氣等臨床癥狀,值得臨床進一步總結分析,并廣泛推廣應用。
[1]呂藝亭.連樸飲與半夏瀉心湯應用在慢性淺表性胃炎脾胃濕熱證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研究[J/CD].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51):10222.
[2]桑鳳梅,張士金,趙方方.半夏瀉心湯加減配合針刺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120例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6,31(17):2522-2523.
[3]黃榮富.半夏瀉心湯合胃復春片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50例——附胃復春片治療40例對照[J].浙江中醫雜志,2005,40(8):340.
[4]李小梅,李雯.連樸飲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胃濕熱證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及對血清SOD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1):54-56.
201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