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敬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黃川中心衛生院,江蘇 連云港 222322)
?醫院管理?
處方點評對我院臨床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
周 敬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黃川中心衛生院,江蘇 連云港 222322)
目的我院自2011年開始實行處方點評制度,取得一定成效,進一步驗證處方點評制度對我院臨床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方法 采用回顧性方法對2016年上半年的處方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處方合格率明顯提高,不合理處方減少,抗菌藥物使用量有所降低。結論 處方點評制度的實施可有效提高我院處方質量,對我院臨床合理用藥有明顯促進作用。
處方點評;臨床合理用藥;促進作用
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1~6月處方600張(每月100張),處方范圍包括內科、外科、五官科、新生兒科、婦產科等臨床科室[1]。
依據《處方管理辦法》[2]、《處方點評管理規范》,《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指導意見》及藥品說明書等,對分類統計出的結果進行點評及分析。
抽查處方總數600張,不合理處方75張,占處方總量的12.5%,其中不規范處方占4.2%,不適宜處方占6%,超常處方占2.3%。見表1。

表1 不合理處方統計及明細分類(n,%)

表2 抗菌藥處方統計
自開展處方點評工作以來,我院不合理處方率明顯下降,大力促進了臨床合理用藥,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不適宜處方仍是不合理處方的主要因素。現存問題為診斷不全,藥品劑量、規格、單位書寫不規范,門診處方超7日用量,醫囑不清等。醫生診療信息太籠統或太簡化,不能明確病癥,就不能充分了解醫生的用藥目的,影響藥師核查處方用藥的合理性。建議臨床醫生完善處方診斷信息,以方便藥師對處方用藥進行有效監督,盡量做到規范使用藥品,清晰準確注明用量用法,以保證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不適宜處方主要存在選用藥物不適宜,用法用量不適宜,聯合用藥不適宜。一方面原因是病癥多樣化,增加診療難度,另一方面是醫生對藥品的不良反應、禁忌癥、注意事項及相互作用掌握不透徹,不能做到合理熟練應用,易造成不合理用藥。如氟喹諾酮類藥物培氟沙星等可致跟腱炎癥,多發生于跟腱,如聯合應用糖皮質激素則會更加危險,嚴重者可致跟腱斷裂。建議醫生對自身要注重加強業務能力,對待病患要在開方前仔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藥狀況,合理選用對患者有效、經濟、副作用較小的藥品。超常處方則多為無適應癥用藥和無正當理由開具高價藥。部分醫生習慣多品種用藥,用新藥,用貴藥,非必要開具靜脈處方,無形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風險和經濟負擔。建議醫生能從患者角度出發,充分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用癥用藥物,少品種用藥,價格適中用藥。
抗菌藥物的使用對治療和預防各類細菌感染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耐藥現象的普遍發生也成為臨床上不容忽視的問題。此次統計的抗菌藥使用率為61.8%,但仍高于抗菌藥物使用率應低于50.0%的指標。不合理使用則表現在無明確指征使用或聯用應用抗菌藥,非必要使用廣普抗菌藥,超劑量、超療程使用抗菌藥、外科預防用抗菌藥常規化等。如簡單的感冒發熱,未確定是哪種感染就開具抗菌藥,如果只是病毒引發的流行性感冒及呼吸道感染,只需要抗病毒及對癥治療就可痊愈,不需使用抗菌藥。建議醫生開具抗菌藥處方前首先明確診斷,是否細菌感染,其次根據抗菌藥的臨床特點結合患者情況,合理選擇抗菌藥種類,最后制定合理的給藥途徑、用法用量和療程。建議醫院制定抗菌藥應用的相關準則,對抗菌藥使用進行專項監測及干預,加強對臨床醫生進行合理抗菌物及醫源性感染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提高醫生合理使用抗菌藥的意識。
總之,處方點評制度的實施有效提高了我院的處方合格率,通過分析處方點評的結果,查找具體的原因,及時干預并制定改進措施,大力促進了我院臨床合理用藥水平的提高,醫院應持續實施并進一步深化處方點評的力度。
[1]繆建輝.某院2013年上半年處方點評及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J].海峽藥學,2014,(05);111-1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處方管理辦法(試行).衛醫發[2004]269號.
R473.6
B
ISSN.2095-8242.2017.063.12449.02
張 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