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侯朝陽
雨林中的“阿凡達世界”
文·圖/侯朝陽

很多人都看過電影《阿凡達》,電影中,那些藍色的精靈生活的星球美輪美奐,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美麗的去處。位于我國云南西雙版納州的景洪市,就是其中一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阿凡達世界”。
景洪市位于云南省南端的西雙版納自治州,2016年,美國《紐約時報》旅游部根據各地新亮點,選出的全球52個必去之地中,西雙版納榜上有名。景洪市以山地為主,最高海拔2196.8米,最低海拔485米。在熱帶、亞熱帶生物氣候和不同地形的自然條件下,景洪土壤的土層深厚,自然肥力高,是我國第二大黑土區。這樣的土壤環境,造就了一座熱帶植物的寶庫。
綠色似乎是景洪最主要的色調。景洪熱帶雨林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生態系統和森林植被保護完好。在物種急劇滅絕的今天,這片碩大的原始森林層次非常豐富,最密處可有十幾層之多,平均每1萬平方米的林地上,就有高等植物360余種,290余屬。
在這片被綠色覆蓋的南部森林中,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漸危植物有樹蕨、臀形果、天料木、木蓮、雞毛松、蘇鐵、小葉輪種草、百日青等51種,占全國重點保護植物的15%。像紅光樹、云南肉豆蔻、云樹、黃果木、胡桐、藤黃、三尖杉等植物,已經在此繁衍了100多萬年,它們像一群古老而堅定的守望者,見證了地球一次又一次的裂變。
植物的多樣性是構成景洪熱帶雨林的一個重要方面,與其他地方的雨林一樣,奇特的植物景觀也是這座雨林的神秘所在。就像電影《阿凡達》中一樣,每一片林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張葉片,都是一個神奇的秘境。在景洪的熱帶雨林中,最上層的一般是樹干高大的阿丁鳳等樹種,有的樹高至幾十米;中層一般是高大筆直的喬木,如紅光樹等;中下層仍為喬木,有白顏樹、團花樹等,一般高20多米;下層則多為低矮灌木;最底層主要是各類雜草和苔蘚。附生植物也是景洪熱帶雨林中的一大景觀。在雨林里,很多樹干和藤蘿上都會掛滿形形色色、琳瑯滿目的小型植物,花季時一株樹就像一個繁花似錦的空中花園或一片立體的小森林。

“見血封喉”樹
景洪的熱帶雨林中,各種奇樹怪木比比皆是,比如“殺手”樹、“見血封喉”樹、“神秘果”樹以及跳舞草等。“殺手”樹大多是榕樹,小鳥等動物將它們的果實或消化過的果實帶到寄主植物的枝丫或樹皮裂縫上,之后,這些“殺手”們就地成長,逐漸長大的樹莖漸漸把寄主樹越包越緊,使寄主樹由于負荷過重或營養缺乏而枯死,而“殺手”樹則會長成獨立的參天大樹。(“殺手”樹的相關知識可參見第10—11頁《“惡魔客人”絞殺榕》)“見血封喉”樹是指密林中的一種箭毒木,其傘狀樹冠蒼翠碧綠,樹汁有劇毒,是自然界毒性最大的喬木,有“林中毒王”之稱。當地人都知道箭毒木含有劇毒,在過去,人們常取其樹汁配制箭藥,涂于弩箭之上射殺野獸。“神秘果”樹的果實可以改變人的味覺,“神秘果”入口時平淡無味,但是吃過它之后,再酸的食物入口都會變成甜味的了。據研究發現,“神秘果”中含有一種糖蛋白,入口后會讓舌頭上的味蕾失去對酸味的敏感并活化對甜味的敏感。跳舞草也是景洪一帶特有的花科灌木,兩側的小葉片不僅能機械張合,而且具有聞聲而動、伴歌而“舞”的“特異功能”呢!

神秘果

對于游人,當地有這樣的說法:不去西雙版納就不算到過云南;不乘船游瀾滄江則不算到過西雙版納;不上岸觀賞橄欖壩風光就感受不到傣家村寨的美景。瀾滄江被譽為“東方多瑙河”,在西雙版納區域內的景洪至橄欖壩一段是它的精華路段。兩岸山高峽長、植被豐富,從景洪港登船,聽著汽笛聲聲,看游船徐徐順流而下,一路欣賞兩岸風景,非常愜意。
生活在西雙版納的傣家人信奉佛教,一般男子在少年時都要剃度侍佛,成年后再還俗。因而,漫步在西雙版納的各個村寨,都可以看到佛寺和佛塔。這些佛塔和佛寺與傣家竹樓、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


好吃的烤魚
景洪不僅美景多,傣味美食就更多了,尤其是到了夜里,美食街和夜市兩旁就會涌動著數不清的尋覓美食蹤跡的“吃貨達人”。這里是體驗地道傣家菜及風味燒烤的絕佳地,和三五好友一起點上一些特色傣味燒烤,搭配傣菜中獨有的香茅烤魚、菠蘿紫米飯、酸筍煮雞等飽餐一頓,再加上當地人自釀的米酒,就十分完美了。
在景洪,還可以看到很多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瀕危動物,這是大自然給予這片土地的一份厚禮。景洪共有鳥類400多種,獸類67種,昆蟲1437種。其中鳥類占全國鳥類總數的2/3,獸類占全國獸類總數的16%。被列為國際瀕危保護動物的有亞洲象、兀鷲、印支虎、金錢豹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野牛、羚羊、懶猴等13種;另外還有許多國家二三級保護動物,如巨蜥、蟒蛇、虎紋蛙、大壁虎等。
在眾多景洪市的動物中,亞洲象與當地人民生活有著緊密的互動關系,一度被人類馴化成看家護院和運輸的好幫手和好鄰居。亞洲象目前是亞洲大陸現存最大的動物,喜群居,每群數頭、數十頭不等,為了獲得豐富的食物來源,要經常搬家。但由于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索取,雨林被破壞嚴重,亞洲象數量急劇減少。位于景洪的勐養自然保護區,被稱為“野象谷”,為了保護野生亞洲象,從1988年該地區開始定期投放食鹽,種植野象喜歡吃的食物,長期對野象進行引誘式保護。經過保護區及當地政府和民眾幾十年的努力,如今西雙版納亞洲象的生存環境已經得到了明顯改善,其數量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80余頭發展到現在的300多頭。

懶猴

除了標志性的大象和孔雀,在景洪還有許多長年生活在樹上的珍奇動物,如懶猴、長臂猿等。懶猴是夜行動物,白天躲在樹枝上和樹洞里,夜間則出來活動,以昆蟲和樹上的果子為食;長臂猿是一種與人類十分接近的高等猿猴,有著超長的雙臂,便于它們在樹林中躥跳攀登。除此之外,密林中還生活著其他珍禽異獸,如犀鳥、野牛、水鹿、竹鼠、原雞等。
近些年,人類對這些珍稀動物的獵殺活動不斷加劇,為此,景洪市啟動了一系列環保舉措,相關部門公開集中銷毀了收繳的槍支、鐵制獸夾等。得力的生態政策和保護措施使得這座物種資源庫終于停止了不正常的殺戮和死亡。
《阿凡達》中的星球,不應該只在電影里才能看到。希望在我們的努力下,今天的生態樂園,能變成明天的綠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