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回聲報》12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機器人數量猛增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已超過10萬,這在中國歷史上尚屬首次。雖然中國工業整體的機器人化比例還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10萬級別這個拐點不容置疑地成為中國工業快速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今年前10個月,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已經超過10萬。國家工信部預計今年全年的產量將達到12萬,與2016年的7.2萬相比實現飛速增長。盡管全國工業機器人化比例仍舊偏低,但是中國政府已經出臺了宏偉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根據這個規劃,中國在未來既要實現工廠生產更加現代化的目標,也要讓工業產品更加高端化。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工業機器人需求最大市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指出,現在中國購買了全球大約三分之一的工業機器人,而這個市場的胃口還在不斷變大。在2015年,中國購買的工業機器人有三分之二產自國外,這也促進了國內工業機器人生產商的發展及追趕。
此外,中國機器人化進程的加速也有來自勞動力方面的迫切需求:中國勞動力人口正逐年下降。中國政府預計這個情況至少會持續到2030年。此外,隨著中國人工成本的不斷增長,東南亞國家在制造業上顯示出更強的價格優勢,因此中國加大機器人的使用數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勞動力數量及價值的缺口。▲
(作者弗雷德里克·沙埃費爾,潘亮譯)
環球時報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