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小芳
說到松下光盤發展歷史,業內相關報道并不多見,其實松下早在1980年就推出WORM光盤,1990年推出PD光盤,隨后率先推出9,4GB的DVD-RAM光盤,2006年推出兩片裝25GB的BD光盤庫,2007年推出4片裝50GB BD-R光盤庫,2008年推出6片裝50GB光盤庫,2011年推出2片裝100GB光盤庫。松下也是藍光光盤聯盟BDA核心成員之一,參與藍光光盤標準制定及促進版權保護技術的工作。據松下統計,全球70%的藍光盤是由松下生產的,Panasonic品牌藍光盤市場占有率達到36.8%。
得知福建電視臺搭建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松下藍光盤備份系統,我們通過電話采訪了該項目的負責人——福建廣電集團產業與科技發展部副主任鄭小明。鄭主任介紹,目前設備已經安裝調試完畢,并開始陸續往光盤庫里寫入素材。福建臺媒資管理系統由中科大洋負責總集成,光盤庫硬件設備由松下負責提供。“我們一共安裝了7個光盤柜,目前購置了一個柜的藍光盤介質,一個滿柜大約700T容量。”
鄭主任強調,之所以選擇藍光盤庫,其最顯著的優點就是對環境要求不高,設備運轉不需要風扇和空調進行降溫,低功耗,節能環保。不像磁帶庫、硬盤庫,對環境要求很高,需要24小時空調保證,既不節能,也不環保。此外,光盤檢索比數據流磁帶要快,不需要另外配置在線系統,不需要數據遷移,省時省力。設備成本和維護成本也低,存儲容量更高。
從視頻圖像的長期保存考慮,光盤也是最佳選擇。LTO數據流磁帶壽命一般在5-10年,磁帶介質耐久性差,時間長了會出現磁帶粘黏現象,從而導致視頻圖像丟失;HDD硬盤使用壽命一般在3-5年,數據丟失風險更高,超過一萬小時可能會出現壞道問題。而藍光盤的存儲壽命長達半個世紀,是理想的容災備份、長期安全存儲介質。
存儲最重要的就是數據的安全性。藍光光盤BD-R的物理特性保證了數據不可篡改,避免了受軟件病毒的攻擊或人為失誤造成數據的意外丟失,也不怕電磁輻射,甚至具備一定自然災害攻擊的抵抗力;同時采用RAID技術,RAID6擁有更快的讀取性能,更高的容錯能力,更加有效保證數據的安全。
與家庭藍光盤不同,松下在專業領域開發的藍光盤庫(LB-DF8系列)是由日本松下存儲事業部在日本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用存儲設備。該產品由基礎單元,含光驅擴展單元,底部單元構成。可支持RAID5,RAID6技術,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松下藍光盤采用工業級器件,全玻璃鏡頭,鋁制光圈表面,馬達轉動部位選用耐磨樹脂材質,確保專業存儲設備的長壽命、高可靠性的基本需求。
“松下走了一個捷徑,它的盤庫結構是一組光驅,12臺光驅同時寫入,一個多小時就寫完100T的素材。”鄭主任介紹,福建臺媒資系統分兩部分,一套數據流磁帶庫,一套藍光盤庫,一般的視頻素材存入數據流磁帶庫,對于重要的視頻素材再備份到藍光盤庫里,比如時政新聞、省內重大活動等。“所以說,我們將松下藍光盤庫作為高可靠性的備份系統來使用。”
如何有效地利用媒資系統?福建臺也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媒資庫主要是為節目部門提供檢索素材,其中編目工作是主要的環節,編目越細致,檢索越容易,但工作量越大。“比如一個突發事件出現了,如何快速調出相應的歷史資料,才能體現媒資的利用價值;某一位體育明星拿到冠軍,到庫里準確找到相關的素材才有意義。”目前福建臺里已經完成20-30年來《福建新聞聯播》的編目工作,領導調走了,就將他的所有視頻素材拷貝下來,送給這位領導。鄭主任還透露了一個信息,目前國內正在研發基于鏡頭的視頻檢索,通過圖像匹配,比如我要找一個人,就把他圖像輸入進去,很快就能匹配到,比現在手工編目效率快多了,那時候媒資的利用價值就高了。
松下光盤庫在海外已有成功案例,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也已選擇PB級松下藍光作為數據備份系統,用于長期存儲用戶上傳的視頻、圖片和聊天記錄。Facebook的用戶量已突破20億大關,創建以來的十三年時間里,Facebook新用戶數量一直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增長。2016年12月,Facebook平均每日活躍用戶人數為12.3億人。Facebook自2014年開始采購藍光產品應用于其數據中心,據Facebook硬件工程主管Giovanni Coglitore介紹,一個藍光數據中心機柜里包含24個機箱。每個機箱內裝有36個鎖定的暗盒,每個暗盒內裝12個藍光光盤。在需要的時候用一個機械臂提取,一個機架包含約一萬張光盤,能儲存1PB數據。Facebok認為,藍光光盤相比機械硬盤有許多優勢,光盤更耐用,防水防塵,更好的承受溫度的波動,數據能更快的恢復,也容易運輸。另一個優點是更省電,藍光驅動比硬盤驅動省電80%,節省一半成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