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瀅++朱顏萍
【摘要】交際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模式。本文通過具體分析“信息差”,“角色扮演”以及“真實語料”這三種方法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來探討交際教學法在詞匯教學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局限性。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 信息差 角色扮演 真實語料
一、引言
交際教學法是一種更注重培養學生所學語言的交流實用性的教學法。Jeremy Harmer(2001:84)是這樣給其下定義的,交際教學法是一種既關乎“學什么”又關乎“怎樣學”的教學方法。“學什么”意味著不僅要留意語法和詞匯,更要關注語言功能本身。“怎樣學”要求學生在實際交流情境中盡可能多地使用目標語言。
在現代教育課堂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從傳統的教學活動控制者變成了引導者和督促者,而學生則成為課堂任務的主導者和參與者。既然交際法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那么學生可以在使用目標語言的基礎上,運用各種策略去完整地傳達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們可以跟小組成員交換意見并相互學習,以加深所學語言的實際應用性。
二、交際教學法的特點
一般來說,交際教學法有三個顯著特點:第一個也是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是把握交際意圖,即,無論學生要做什么,他們都有一種交際意圖。如此一來,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而且在目標的引導下,他們會更有效地學習。第二個特點是使用真實語料。在交際教學課堂中,教師通常會給學生提供真實語料,讓他們感覺身處真實的語境中。第三個特點是小組合作。通常來講,課堂上的小組活動比大組活動更容易實施,因為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目標語言去和他們的搭檔交流,這是一個把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
三、交際教學的三種主要方法
本文主要討論交際教學課堂中的三種方法:信息差,角色扮演和呈現真實材料。這三種方法能讓學生交換信息和想法從而達到交際教學的目標。在一些如New Cutting Edge:StudentsBook(Cunningham; Moor 2005)這樣的適用于中級英語水平學生的教材里,可以發現有效運用交際教學活動來教授詞匯的例子。
1.信息差活動。“信息差活動法”是一種從彼此的語言中提取自己所沒有的信息,并且再將該信息轉譯成自己語言的方法。重點是從語境中萃取信息的能力及信息二次轉化的能力。這一過程能加深學者對語言在實際應用中的理解。
New Headway Video Elementary(Murphy 2003:21) 這本書里有一個練習:起初,教師要求每個學生閱讀一則關于初次見面的小故事,這會作為后續任務的范例。隨后,每個學生都要編寫一個關于浪漫邂逅的故事。緊接著,他們需要把故事細節寫在所提供的表格的B欄里。最后,他們必須通過問問題來了解搭檔的小故事并把細節寫在C欄里。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因此他們需要分享信息來消除信息差,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通過這次活動,學生不僅能在交流過程中鍛煉溝通技能,還能加深對單詞的記憶。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種廣泛應用在交際教學中的活動,該活動要求參與者演繹自己以外的角色。這些不同的社會角色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New Cutting Edge:Teachers Resource Book (Cunningham; Moor 2005:138)中有一個關于角色扮演的絕佳范例。教師要求學生用之前練習里學到的詞匯來寫一段對話,如“hang on”,“mates”,“fed up”等。除此之外,教師還給學生提供了兩個情境。他們需要從中選一個情境并在同學面前表演這段對話。通過這次角色扮演,學生能領悟到如何把這些新學的詞匯自然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3.真實語料。既然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在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流,那么課堂這面現實生活的鏡子應該給學生提供真實語料。New Cutting Edge:StudentsBook (Cunningham; Moor 2005:54)里有一則Horizons Ulimited公司發布的招聘廣告。廣告上列出了一些空缺職位,如管理人員,私人教師和護士等等。這些職位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這個材料能幫助學生構建記憶聯想,通過聯想把這些詞匯植入到他們的腦海當中。
4.交際教學法的局限性。盡管交際法廣泛應用在語言教學中,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課堂管理有失控的風險。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在交談過程中,他們有可能會偏離主題,轉而談論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對老師的控場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第二個缺陷是第一語言的干擾。雖然交際法課堂鼓勵學生使用目標語言,但是特殊情況下不得不使用第一語言來做輔助。例如:對于初學者來說,他們的詞匯量有限,有些時候必須用第一語言才能夠把事情完整地闡述清楚。同理,對于教師而言,為了讓學生聽懂,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第一語言來下發指令或是給予回饋。
參考文獻:
[1]Barker,H.(2005).New Cutting Edge:Teachers Resource Book.Essex: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Cook,V.(2008).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London:Hodder Education.
[3]Cunningham,S.and Moor,P.(2005).New Cutting Edge: Students Book.Essex: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4]Harmer,J.(2001).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Essex: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5]Murphy,J.(2003).New Headway Video Elementar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簡介:
查瀅(1990.4-),女,漢族,江西九江人,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朱顏萍(1989.8-),女,漢族,江西上饒人,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