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2017年WCS世界總決賽現場,美國洛杉磯安納海姆會議中心。
比賽現場就像NBA冠軍旗幟一樣,掛著過去六年時間里拿下過WCS世界冠軍的選手ID,唯獨2014年的位置被空了出來。不明真相的朋友問我為什么會這樣,我也是一愣神,旋即明白過來。
2014年的WCS世界冠軍選手李承泫,1997年出生的天才少年,如今卻是鋃鐺入獄。關于假賽的始末那可能是另外一個故事,今天要講的是雖然年輕人為自己的不當行為付出了應有的代價,但最年輕的“王者之路”并不會因此而黯然失色。
15歲又283天
在2012年GSL最后一個賽季S級之前的選手互相選人的環節里,坐在角落里的李承泫看上去就十分青澀,不知道當時的選手們是因為已經在訓練中了解到了他的恐怖之處,還是對這個青澀的少年完全沒有認知所有無從下手。最終的結果是一直到最后一個階段,沒有人選擇李承泫,以至于他成為最后一個被安排進D組的選手。
對于李承泫而言,當時只有十五歲他,來到S級已經是讓他無比開心的事情,他自己肯定也不會設想,在自己15歲又283天的時候能夠成就整個星際歷史上最年輕的王者之路,讓所有人記住Life這個ID。
王者之路是星際爭霸賽事體系中非常有趣的記錄,如果一個選手在第一次參加頂級的職業錦標賽就獲得了冠軍,那么就將整個奪冠的歷程成為王者之路。這項記錄對于任何一個職業選手而言一生只有一次機會,即便強大如教主Flash也沒能實現。
和Life同樣站在王者之路上的人是像Grrrr、Boxer、Nada、July、sAviOr和Jaedong這樣的一代傳奇,而Life獲得這個成就時的年齡要比他們都小。這足以見得Life是怎樣的天賦異稟。
神奇的感覺
Life的王者之路背后是一套顛覆當時戰術體系的運營手段,表面上看Life會在一個非常規的時間節點建造進攻單位,而這些單位往往又可以有所斬獲。其實《星際爭霸II》是一個和圍棋非常類似的項目,不同種族有自己的戰術體系就像圍棋中的棋譜,而Life在“行棋”的時候卻經常不按照常規定式進行,而且每一次變化看似有規律可尋,可細究之下卻無法為外人所模擬。
Life在采訪中也這樣表示“我的小狗(跳蟲:蟲族的進攻單位),一般人學不來”、并不是Life單純的年少輕狂,更多的是像他一樣在工蜂、蟲卵和跳蟲之間保持一種動態平衡已經超越了很多人天賦上限的情況。
當然Life并非簡單的天賦異稟,只是他能夠在大量的訓練之后,找到超出一般戰術套路的感覺。一時之間Life被送上神壇,他也沒有辜負觀眾和粉絲為他獻上的掌聲,在短短的16天之后,他再次極為強勢的表現拿下了MLG2012秋季總決賽的冠軍。
在整個比賽中,Life展現出的ZVT、ZVZ實力,讓同一時間所有的選手都只能感慨天縱奇才。不過神奇的小子在版本大改的前提之下也失去了耀眼的光芒,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Life都在苦苦掙扎。由于版本變化,他心中曾經在兵力、科技與經濟之間達到的微妙平衡被徹底打破,他也因此走下神壇,成了眾多S級又始終無法觸到冠軍選手中的一員。
我們相信在低谷的兩年時光中,Life一定在嘗試著各種方法去重新找到那種熟悉的神奇感覺。
最燦爛的綻放
在2014年年底的WCS世界總決賽前,Life磕磕絆絆的最終來到洛杉磯的線下比賽。在比賽開始之前人們幾乎已經忘記了他的存在,也正是Life超常的表現,創造了黃旭東毒奶歷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戊戌六君子”事件。
在整個WCS期間,即便戰勝了ZEST和San兩名優秀的蟲族選手,即便在決賽之前擋住了當時站在人族頂峰的Teaja,人們依舊沒能掌握Life取勝的秘訣。
是的,那個神奇的感覺又回到了Life的身邊,他知道自己應該在哪些非常規的時間發動進攻。看上去是錯過進攻機會的選擇,實際上則是恰好打在敵人的痛處。三番五次之后,無論是解說還是其他的職業選手,都只能望而興嘆。
在那次比賽的第二局和第五局,Life都打出了超常規的戰術體系理解和運營模式調整,最終的結果自然是Life拿下了比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接下里的一年時間里,Life已經和別的選手拉開了不小的差距,戰勝一場Life變成了榮譽。MarineKing作為當時最出色的人族選手之一,卻只能在面對Life 的時候所出這樣的話,“我感覺他比以前DRG巔峰期的時候更會用小狗,而且最近他那股霸氣真的很難擋住,所以我是沒信心戰勝他的。我會努力別被他打得太慘。”
一直到2015年的WCS世界總決賽,sOs才用更加天馬行空的戰術和極為細膩的防守從Life手里拿走了WCS的冠軍神器。可是整個比賽過程中,人們依舊只能驚嘆Life在比賽中表現出對時機的精妙把握。
那幾年,Life給人們的印象是絕對的強大。這種強大是天賦的勝利,讓人們記住的是天才之魅。
流星般隕落
關于Life的故事,本來停頓在2015年他未能登上巔峰遺憾離開就是一個不錯的結局。但整個星際2項目市場的動蕩,讓失去老東家的Life更加陷入了迷茫。對于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少年來說,過去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他都奉獻給了星際爭霸,但最終比賽并不能幫助他在未來獲得美好的人生。于是,他與星際世界之間出現了裂隙。
我想如果當時整個星際2的市場還在蒸蒸日上,那擁有如此天賦的Life也一定不會參與到假賽風波之中。但世界從來都沒有“后悔藥”,人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只是對于Life而言這樣的代價著實有些沉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