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呂梅
【摘要】農村英語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提升了教師個體的專業素養,促進了教學工作,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優化了教育質量,推動了農村英語基礎教育的發展。本文對農村英語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的進一步分析,就職業發展遇到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利于進一步促進農村英語教學。
【關鍵詞】農村 英語教師 職業生涯
一、農村英語教師職業生涯的概念
農村英語教師職業生涯是指我國行政區劃中所涉及的鄉、鎮及以下行政劃分中教師在學校教書育人的一系列活動相關聯的職業經歷的模式,如從教經歷、教研活動中教學經驗的豐富、教育理想和愿望的實現,以及得到學生與社會的認可、尊重。這些地域教育發展相對滯后,對地區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較大程度的制約,因此,探索這些地區英語教師的職業發展,發現問題,解決這一地區的教育發展困境,是提升地區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環節。
二、農村英語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特點
1.農村英語教師的起點較低。多數農村英語教師自幼家境貧困,在外界環境和家庭條件的影響下,他們立志于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即“鐵飯碗”。他們認為,穩定的工作環境即是一種穩定的生活狀態,潛移默化的思想也形成了他們的個性,同時也影響著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
2.非英語專業畢業生的涌入。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和大學的擴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生開始就業找工作,如今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近年來教師行業也再次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群非師范方向的大學生開始涌入教師這個行業,他們開始考公招,進學校。非英語專業的老師缺乏專業的培訓和專業的知識素養。
三、改善農村英語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建議
1.農村英語教師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
(1)全面的自我剖析。不管是對于學習者還是傳授者,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個人的職業與興趣達到一致的時候,才更容易全身心投入職業,真正的做到熱愛這份職業,進而使職業更穩定。所以,在你從事某種職業或是打算從事這份職業之前,做一個全面的自我剖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分析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職業能力,發現自己的優缺點等等。
(2)必要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包括學校環境、社會環境、職業環境等。這些因素對教師的職業發展和專業素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英語教師應當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評估,并分析自己在這些環境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
(3)明確的目標執行。目標是一個人的方向,明確的職業目標可以更好的推動個人職業發展,因此,在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路線后,還需要有清晰的目標。
(4)適當的反思總結。在職業生涯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必要的反思和總結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學。教師要具備對突發事件有極強的敏銳程度并采取相應措施的能力,要不斷提高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農村英語教師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實現途徑。
(1)深造—專業素養的提升。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信息更替交換的速度日新月異,現在的學生都是有思想、有主張,且富有時代氣息的人。因此應當鼓勵英語教師繼續加強自身素質,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拓寬自己的視野,增長閱歷,不斷地豐富自己。
(2)科研—教學規律的探索。農村英語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方法。通過做科研,我們可以探索和了解教學的規律,提高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教育的發展。英語教學要培養世紀的新型人才、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科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3)求知—“老”教師經驗的分享。在農村學校,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所以,學校會經常招一些新的老師。為了使新教師能更快地掌握課程要點,老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新教師可以學到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方法。
(4)閱讀—專業技能的提高。閱讀能力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專業能力。積極組織和鼓勵英語教師進行廣泛的閱讀,從而不斷提高其專業知識水平和了解本學科最前沿動態。通過不斷閱讀,可以開闊眼界,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戰勝職業倦怠,明確教師成長的足跡,并重塑職業理想。
3.學校應加強對英語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
(1)合理管理,恰當評價。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主要體現在溝通和教學工作的安排上。學校管理者要注重對教師們價值觀的引導,外在的管理制度只是為了促進教師自我能力的提升,為教師的職業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教育評價是指在教學中對教師工作能力的評估。首先,學校應該調查了解教師的內在需求,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師工作效率。此外,教育評價要注重多樣性和全面性,采取不同的內容和評價標準,推動教師職業發展和自身素質提高。
(2)改善培訓模式。其一,教師培訓應發揮教師的積極能動性。教師應該具有積極主動的話語權,提出問題并解決農村教師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和困惑。其二,教師培訓應做到多樣化,多元化。充分利用各種現有資源建立健全的英語教師交流的平臺,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其三,教師培訓應促進校內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與合作。建立信息共享的平臺,合理制定培訓機制,實現教師職業能力的提高,促進農村教師職業生涯發展。
(3)工作條件的改善。其一,加大投入,招攬人才。農村地區之所以缺乏師資力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重視與資金投入。所以,加大投入,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充實到農村教育的崗位上來,為農村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實現教師職業生涯的自我發展。其二,提升管理,促進發展。為農村教師提供良好環境和氛圍,充分尊重教師的人格、尊嚴,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教師的歸屬感,促進學校和教師的整體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