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要】本文結合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從呈現語法內容、操練語法項目和鞏固語法知識三方面將英語英法教學與生活相聯系,闡述了構建生活化的語法課堂對于英語教學的意義。
【關鍵詞】生活 語法 英語
美國著名教育家華特曾經說過:“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圍就是課程的范圍”。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英語來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被學習、被使用,它才有存在的價值,而使用英語的能力也只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在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重點、難點,如果英語教師能夠用生活理念構建語法課堂,積極營造充滿生活氣息的課堂氛圍,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使語法與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習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那么一定能夠實現語言“在生活中學,為生活而用”的目標,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語言運用能力。
讓語法教學回歸生活,有助于學生用真實的方式來學習、理解、應用所學的語法知識。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如何從以下三個方面實現語法教學的生活化:
一、聯系生活實際,呈現語法內容
知識源于書本、源于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找準語法教學內容與生活的契合點,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語法教學內容。現行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的教學內容及設計都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本身就為廣大英語教師提供了一個生活化教學的好機會。教師應根據教材的這一特點,將語法內容與學生生活巧妙結合,讓呈現新知的過程與生活關聯。
以教授一般現在時為例,筆者從提問學生的日常生活導入:When do you get up every day?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morning?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in a day?通過以上問題呈現一般現在時,讓學生在談論自己生活的過程中輕松地了解一般現在時的用法,使得學習語法的過程與日常生活自然地結合在一起,降低了語法學習的難度。再以一般過去時為例,筆者在呈現時使用了學生之前參加學校籃球賽的照片,聯系到了學生的校園生活,使學生感覺語法學習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對語法不再抱有排斥、畏懼的心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創設生活情境,操練語法項目
英語作為重要的交際工具,要求學習者在不同場合、不同情境中正確、靈活地運用英語。因此,教師需要盡量創設恰當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建立語法知識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情境中操練語法項目,更好地掌握語法項目的真實意義和用法。
比如,在對“過去進行時”進行操練時,筆者設置了以下情境,供四人小組編對話:假設某富翁的大量財產被盜,警方正在調查,為了排除嫌疑,請你們配合警方調查,說清楚案發當時自己正在做什么。由于初中學生對警察破案的事情非常感興趣,所以這一情境的設置極大地迎合了他們的口味,每一個學生都興致勃勃地參與討論,大膽想象,既掌握了語法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一舉兩得。
在練習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的用法時,筆者從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出發設置了一個情境:如果你最喜歡的偶像來到南京,將會發生什么事情?“追星”在初中生生活中很普遍,大多數孩子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于是學生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在熱烈的氛圍中掌握了條件狀語從句中主、從句不同時態的用法。由此可見,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練習語法知識,事半功倍。
三、拓展生活運用,鞏固語法知識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學習英語是為了在生活中交流和做事情。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語言知識來設計拓展活動,讓學生在動態、真實的環境中鞏固語法知識。
筆者曾開設區級公開課,教授can和could表示“能力”的用法,在最后的鞏固環節,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讓學生下位采訪前來聽課的外校教師,詢問他們過去和現在“會”和“不會”做的事情。這一活動將課內知識拓展到生活中的運用,鞏固了課堂所學內容,真正鍛煉了學生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
在教授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及事物數量的比較時,筆者也巧妙地將語法知識的鞏固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了起來。班級里有一個學生半年前去了新加坡學習,筆者請她給大家寫了一封電子郵件,介紹她在新加坡學習、生活的情況。然后,筆者要求學生根據她郵件的內容,使用形容詞的比較級、最高級和事物數量的比較級、最高級,對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的情況進行比較。這是發生在學生真實生活中的事,對學生而言,語法從抽象的理論變成為和生活實踐緊密相連的具體形象的活動。在運用中,學生進一步鞏固了語法知識,強化了英語作為工具的作用。
讓語法教學回歸生活,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生活化的語法課堂上,教學氛圍民主、寬松,教學內容和活動貼近生活,師生之間關系和諧,有利于降低學生學習語法的焦慮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每一位英語教師都應當積極踐行,讓語法教學回歸生活,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上感知、操練、鞏固語法知識,將英語真正地用于生活。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