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小威
芳華
文/何小威
在電影《芳華》青春版預告片中,伴隨著美國作家塞繆爾·厄爾曼的散文詩《Youth》,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有關文工團姑娘的青春便浮現在眼前:舞蹈房里飄動的紅旗,舞者們輕攏慢捻的心思,優雅的旋轉,曼妙的舞姿;泳池旁,姑娘們用水灑向男戰士的歡聲笑語;雨中,姑娘們尖叫著奔跑等,定格在青春的歲月里,成了“芳華”最好的注解。正如《Youth》里那句揮之不去的詩句:“青春不是年華,是心境,是無邊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涌泉在涌流,是熾熱的感情,是美麗的象征,是無窮的希望,是力量的綻放,是勇氣的勛章。青春,是你我的芳華。”
那么,“芳華”到底是什么?導演馮小剛說:“‘芳’是指芬芳、氣味,‘華’是指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美的印象。”在電影《芳華》中,馮小剛聚焦的“芳華”,不僅是他曾經生活的懷念式書寫——“我(馮小剛)在部隊文工團的這段生活,日后很多年都記憶深刻。當腦子里一片黑白的時候,唯獨這段生活,在我的腦子里是彩色的。所以,我才想拍一部電影,通過它找補回我眼中羨慕的那個愛情世界”,還是馮小剛對“小時代”的最美愛情描述與年輕人共通的“大青春”的謳歌。

在電影《芳華》中,馮小剛為了表現“青春”,挑選了一批年輕的女演員,如苗苗、鐘楚曦、楊采鈺、李曉峰和王天辰等,他解釋說:“我覺得‘芳華’應該是一些嶄新的面孔。”在這個“年輕人”的愛情世界里,一切都是近乎真實地還原,甚至演員們不需要化妝,不需要刻意地表演,只需要表現當年之人的精神狀態與外在風貌,就像王可如在采訪時所言:“一切東西都是真實的,不要有任何假的東西,演的東西就出來了。”值得一提是,馮小剛為了表現這種真實,提前幾個月讓演員們進入文工團一起生活,一起體驗曾經那段“芳華”,因為“這是一個集體,到拍戲的時候,她們真的要像一個文工團里的,待了幾年的戰友一樣。”這種創作態度,使得《芳華》有了真實感。
當然,在表現“青春”時,馮小剛也不吝嗇,以厚重的筆墨書寫了青春中最重要的一頁:愛情。從影片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關于關懷、仰慕、心動、誤解和失去的青春故事。無論是“我知道你在咱們這總憋屈著”的勸慰,“撒謊,就得搜出證據來”的無奈與堅守,還是“別人欺負你,你也忍著”的擔憂與哀嘆;無論是“禮拜天,你們宿舍的人都去哪兒”式的旁敲側擊的詢問,還是“你請穗子就不請我啊”的真情流露等,都成為《芳華》最青春的書寫,讓人流淚,讓人歡喜,讓人懷念。
有意思的是,馮小剛稱《芳華》是《集結號》全面升級后的姊妹篇。在微博上,馮小剛揭秘了電影《芳華》的“宏大”的戰爭場面,他寫道:“從打響第一槍到結束戰斗這一個6分鐘的長鏡頭下來,每個環節不能出任何問題,炸點、演員表演、走位、攝影師的運動,上天入地都要極其精準,6分鐘700萬元人民幣創造戰爭新視覺。相比《集結號》的戰爭效果,其創意和技術含量都全面升級……”
“《芳華》有歌舞,有愛情,有戰爭,有命運的跌宕,有大時代的寬度和廣度”,馮小剛說,“我想要傳達給觀眾的絕對不是宣揚戰爭的力量,也不是在歌頌戰爭,而是我想讓觀眾看到戰爭的殘酷。我希望《芳華》也能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因為有關這段歷史的影視作品實在太少了。被遺忘,被忽略,我覺得這是嚴重的不應該的一件事。”
12.15
國內上映
《集結號》姊妹篇,全面升級
導演:馮小剛
主演:黃軒、苗苗、鐘楚曦、楊采鈺、李曉峰王天辰、王可如
類型:劇情
故事: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部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質樸善良的劉峰因為經常為大家服務,在文工團被稱為“活雷鋒”“萬金油”。從農村來到部隊文工團的何小萍,因“不良習氣”屢次遭到文工團女兵蕭穗子、林丁丁、郝淑雯等人的歧視與排斥。劉峰、何小萍、蕭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陳燦等人情感纏繞、交集,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每個人的命運大相徑庭,卻都擁有著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