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孟
『平民慈善家』游文晃:400余個窮孩子的『春蕾爸爸』
陳國孟
近日,被稱為“游好人”的平民慈善家游文晃向福建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捐款10萬元,用于資助仙游、廈門等地110名貧困生。至此,22年來,他將工資、工傷傷殘退養金和理財收入等家里90%的收入都用于資助孤兒貧困生和弱勢群體,累計捐款400多萬元,成為400多個困難孩子口中親切的“游爸爸”。
今年55歲的老黨員游文晃是仙游縣鯉城街道寶峰村人,現在廈門市湖里區祥店社區任第七黨支部書記。游文晃于1976年11月應征入伍,先后3次榮立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學雷鋒先進個人”和“優秀共產黨員”。轉業后,他回老家擔任仙游糖廠專職消防隊隊長,義務為民撲救火災51起,卻不幸在一次撲救火災中負傷致殘。退養在家的他身殘志堅,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艱苦創業,經營油畫生意,從廈門一直打拼到國外。1996年,在新加坡一家公司擔任高管的游文晃回國探親,從昔日戰友口中得知,有個名叫陳弘的小學生,其父因在部隊勞累過度而早逝,母親又體弱多病,面臨輟學。游文晃主動與陳弘結對,資助了10余萬元,如今,陳弘已成為一名教師。
2001年,游文晃回國定居廈門并置業。在資助陳弘后,他得知各地還有很多兒童因貧困無法完成學業,就決定多獻愛心。經省兒童基金會、各縣區婦聯等引薦,游文晃資助的對象從莆田拓展到連城、上杭、漳平、廈門、長汀、浦城等地,共長期幫助400多名孤兒貧困孩子上學。
游文晃(右)向福建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捐款10萬元
多年來,游文晃對結對資助的貧困生關愛有加,不但學雜費全部承包,還經常寫信、打電話與孩子們交流。孩子們也會定期寫信匯報生活、學習情況,有些孩子還在信里直呼他“爸爸”。每年,游文晃都會為每個孩子寄去衣物和學習用品。元旦、春節,他跑到服裝批發市場,按每個孩子的身形尺寸精挑細選。今年元旦春節前夕,他購買了900件棉衣棉褲給仙游縣的孤兒孤老過年,還買了3500個水餃材料,安排十幾位志愿者一起給孤兒孤老包水餃過節。
人有旦夕禍福。2013年7月,游文晃突發心梗病危,醫生在他的心臟植入4個支架。在重癥搶救室,他交代家人遺囑:“如果我走了,辛苦你們繼續幫助這些孩子,他們有的還很小,有的孤苦伶仃,很可憐。”在場的醫護人員感動得流下熱淚。
術后,他身體虛弱,生活也因手術費和醫藥費變得不再寬裕。但他又取出家里最后一筆存款,并趕在開學前拍賣掉家中珍藏的書畫,將湊起的30萬元錢一筆一筆發往各地,為孩子們交學費和生活費。“這些孩子支撐著我的生命,我從沒想過中途放棄他們。”心臟手術后至今一直靠藥物維持生命的游文晃說。在病重的這幾年,他變賣了家中貴重的紅木家具和藝術品,每年捐獻30多萬元救助結對的孤兒、貧困生,還先后設立了以游文晃名字命名的2個“游好人春蕾班”,并幫助47位五保戶孤寡老人、殘疾孤兒37人,救助了14位白血病患者和5位貧困自閉癥兒童,成為受助家庭眼中的“游好人”。
開始,游文晃的愛人陳新洪對他慷慨散盡家財的舉動不理解也不支持,游文晃利用一次慈善活動,帶著妻子和兒子游超凡去了一趟貧困山區,看看貧困孩子的生活,進行愛的教育。從此,家人都支持游文晃的慈善事業。2008年股票下跌,游文晃也虧損嚴重,為了不讓這些孤兒貧困生輟學,他毅然變賣了廈門55平方米的店面資助他們。在他的熏陶影響下,全家人省吃儉用,至今還是騎單車或乘公交車“綠色出行”。在“游好人”的熏陶下,樂善好施的人多了起來,“游好人”道德模范工作室如今在廈門市江頭街道成立,曾經受到“游爸爸”捐助的孩子也成了新的“好心人”,讓他挺欣慰的。
游文晃(左一)參加2016年全國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會
“雖然這些孩子跟我萍水相逢,但我要堅持像對待親生兒子一樣用愛心撫育,因為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拿去幫助這些可憐的孩子更有意義。我要在有限的生命時光里,多為慈善事業作貢獻,這也是我最大的快樂。”游文晃說。22年來,游文晃在愛幼敬老的慈善路上持之以恒,執著而無悔,先后獲得了福建省第三屆“道德模范”“2014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福建省慈善兒童30年感動人物、全國五好文明家庭、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廈門十大平民英雄等稱號,然而,最讓他滿意的還是400多位孤兒貧困生對他的稱呼——“春蕾爸爸”。談及此,曾在去年底赴京捧回全國首屆文明家庭獎牌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的游文晃說:“夫妻和諧、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好家風是支撐整個社會的好風氣。我自己只做一點點的善事,國家就給我這么高的榮譽,真的感到很幸福很高興,我要繼續做好事當好人,把好人精神傳播開來!”
仙游縣委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