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業內幕”網12月19日文章,原題:方便面銷量下降彰顯中國農村的經濟崛起 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英文版報道說,中國的方便面食用量每年減少數十億包。世界方便面協會的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和香港2013年的方便面銷量是462億包,而2016年的銷量為385億包,減少近80億包。不止一家的方便面大生產商的利潤率已減少25%。
為中國正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提供便宜、快速飲食的訂餐服務當下正在流行。雖然這類服務是影響方便面銷量的一個因素,但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中國農村的崛起。同濟大學經濟學教授張鑫對《環球時報》(英文版)表示,方便面銷量跳水,源自越來越少的低工資農民工進入或者居住在城市,他們是方便面的最大消費群體之一。
2010年到2016年之間,中國進城農民工的增速從5.2%急劇下降至0.5%。2015年,農民工數量30年來首次出現下降。相反,越來越多農民工在城市掌握一技之長或者掙到錢后返回家鄉,或者因為機會增多選擇留在家門口就業。過去7年里,中國農村年均純收入增速超過城市。到2020年,中國人收入將比2010年翻番。
中國的大科技公司也在扮演自己的角色。阿里巴巴和京東已經開始通過相關項目連通全國農村的買家和賣家,以期提高當地收入。
高速鐵路也是方便面的“殺手”。乘坐長途列車返回農村老家,曾經是許多中國人的標配,因為很多地方10年之前還沒有高鐵。現如今,中國已經擁有全世界最長的高鐵網,里程超過2萬公里。這在一方面大大縮短了旅途時間,另一方面也減少了農民工在火車上用餐的次數。
一名旅客告訴《環球時報》(英文版),他以前20小時的旅程中要吃3頓飯,現在旅程已經縮短至6個小時,因此沒必要再吃方便面了。很多旅客如今還通過試點項目在27個高鐵站進行網絡訂餐。結果是,鐵路的方便面訂單也下降了。▲
(作者塔拉·弗朗西斯·陳,傳文譯)
環球時報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