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紅
摘要:隨著機械化在礦井中的普及,煤礦對資源的開采率和利用率也在不停的上升。在煤礦生產中,煤礦機電管理是生產系統的核心和關鍵所在,決定著煤礦生產效益、生產能力以及生產安全性。但是在管理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機械、人員等因素的影響,任然有許多的問題在這一環節中出現。因此論文對煤礦機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的根結,并提出幾個改進意見。
關鍵字:煤礦機電管理;管理模式;改進意見
在煤炭企業管理的進程中,煤礦機電管理取得的極大的進步。煤礦機電管理在安全生產、技術發展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是一個煤炭企業發展的核心。機械設備陳舊、管理隊伍不專業、規章制度不完善、資金缺少等問題,在管理的過程中,逐漸的體現出現。因此在保證現有安全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不退步的前提下,從基礎管理抓起,加大力度對煤礦機電的管理,實現煤礦高效、快捷安全的生產。
1 存在的問題
1.1 設備問題
煤炭開采工作主要是在井下作業,許多的開采方法的安全性并不高,因此井下作業也被許多人看作高危行業的一種。但是煤礦機電設備被引進之后,就改變了這個現狀,將整個生產管理安全性進行了提升。但是為了追逐經濟效益,使得許多機器設備超負荷運行,在加上缺少相應的保護措施、保養措施,機器設備損毀比較嚴重。還有一些儀表設備,不能按照規定的周期時間進行檢測,許多儀表諸如壓力表、真空表沒能按照約定進行檢測的,爆表事件時有發生。
1.2 資金匱乏
由于是在井下作業,地形條件并不是很理想,在進行完這一部分的施工之后,就需要將機械設備進行搬站挪移。但是在運輸的過程會對儀器發生損耗,就需要重新對儀器進行檢和維護。這其中的花銷就很巨大,如果在搬運的過程中,出現了損壞,所需要的資金更加龐大。設備維修人員由于工資比較低,愿意長期在井下工作的人員并不多見,常常會由于人手不夠跟不上儀器的維修時間,造成儀器的損壞。近一段時間煤炭價格低迷,資金較匱乏,不能及時進行資金供給,讓現狀更加窘迫。還有就是長期的資金不足,設備存有數量和備用數量明顯不足,不足以應付突發事件的發生。
1.3 專業技術人員缺失
在煤礦企業中都會設置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儀器進行管理,這些技術人員在上崗之前都進行過專業的培訓。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許多技術人員只是在煤礦工作的臨時工作人員,在設備認識和業務素養上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不能根據相應的技術標準來對儀器進行維修和維護。而且缺乏敬業精神,對于高強度和高專業作業工作不到或者直接放棄管理工作。在日后業務培訓中,培訓的內容與實際生產脫鉤,不能讓職工得到很好的專業培訓,技術素養不能遲遲得到提升,埋下了安全隱患。
1.4 管理不到位
煤礦機電管理系統并沒有那么完善,在機器設備從開始進場到報廢的整個過程管理的并不到位,許多企業對于不同儀器的驗收和使用制度并并不盡相同,甚至還有不合格標準出現,這就導致產品中會出現不合格產品的產生。并且由于管理和生產的概念混淆,不合格產品又近一步被加工,再加上煤礦企業的思想偏重于生產,對于管理更是疏于管理。相應的規章制度并不完備,總是會有許多的管理漏洞出現。
2改進措施
2.1完善規章制度
一個優秀的企業都會有好的規章制度,而煤炭企業作為一個具有危險性的行業更應該具規范企業行為的規章制度。企業的規章制度是機電管理活動的基準和紀律準則,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規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空有制度而不去執行,或者執行的方向錯誤,就會對生產質量以及煤礦機電管理造成損失。煤礦機電管理主要是管理煤礦的電氣設備,保證機器正常運行、正常操作、正常維修,同時還應設置獎罰制度,獎勵進步,追查責任。
2.2 增加資金投入
長期不對機器進行維護,再加上高強度的運行,造成機電設備快速老化,壽命極大的縮短,會對煤礦企業的生產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有一些應該淘汰的生產設備,沒有按計劃要求進行淘汰,對安全生產帶來了隱患。因此加大資金的投入,能夠對機器定期進行維護,延長機器壽命。同時還能給員工福利,激發員工干活的熱情,讓員工更多的參與到煤礦機電的管理。
2.3 對機電管理員工進行培訓
機器的維護和操作,都是由員工進行操作完成的。因此一個具有高素質、有能力的管理人員是至關重要的。應該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培訓一些切實有效的技能,讓員工能在管理與維修儀器的時發揮出來。制定管理員工手冊和考核體系,對表現優良的員工進行獎勵,培養員工進取得心理,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
2.4 優化機器設備
煤礦企業在大量資金注入的同時,應該根據自身的需求,將一些老化、不合理的儀器設備淘汰,更換成符合生產新的儀器設備。從而提升安全指數,將整個系統的生產能力提升上去。在更換儀器的時候,應按實際情況采取現階段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如果購買現階段用不到的儀器,則會造成儀器的損壞。
結束語
煤礦機電系統是一個多學科的復雜管理系統,系統的運行涉及到煤礦生產的方方面面。能夠增加經濟的收入、提高煤礦的安全指數。現在大多數的煤礦事故都是由于煤礦機電系統管理工作不到位,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造成的。因此在加大力度購買機器設備的同時,應該建立一個科學、安全的管理體制,對儀器進行管理,對員工的素質進行提升,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降低煤礦事故的發生。推動煤礦機電管理向規模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紅紅.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J]. 山東工業技術,2017,(15):62-63. [2017-10-01].
[2]吉敏根.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0):132+134.
[3]高小奎.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6):86.
[4]王鳳利.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東方企業文化,2013,(24):203.
[5]高懷政.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11):50.
[6]孫艷杰,張蕾.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山東煤炭科技,2013,(03):164-165.
[7]劉斌. 淺談關于煤礦機電運輸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與對策[J]. 科技與企業,2012,(16):77.
[8]韓志玲.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 機電信息,2012,(21):163+165.
[9]鄭士旭. 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經營管理者,2010,(18):161.
[10]林泓. 淺談煤礦主要機電設備管理中的問題和進行安檢的意義[J]. 能源與環境,2009,(0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