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寧龍
摘要:護理文化是醫院文化的靈魂,是醫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和代表了護士的護理思想,共同的價值標準,時代要求的倫理道德和行為準則以及追求發展的文化素質, 因此護理文化與護理服務之間就存在著密切的關聯,護理服務是護理文化產生的前提,同時,護理文化對護理服務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完善的護理文化對護理服務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滯后的護理文化必將制約護理服務的快速發展。所以,促進護理文化的發展對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提高護理服務水平至關重要。
關鍵詞: 醫院文化;護理文化;護理服務
護理文化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醫院全體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塑造當代護理人員的形象, 整體上而言, 它包括價值觀、行為協調、人際關系、技能水平等;從個人而言, 是護理人員的思想意識、道德行為、知識技能、作風意識等。護理文化兼具育人、導向、激勵、凝聚、約束等主要功能,對提高醫院護理服務堅持質量、端正醫德醫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護理文化的含義
1.1護理文化的概念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的標志,原意指耕種、加工、照料和栽培。護理文化是醫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逐漸形成為全體醫務人員自覺奉行的一種觀念、心態、意識、規范、準則、行為等的總稱,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同時也是建立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因素[1]。護理文化的起源是基于人們對文化及其屬性、范疇、價值的認識,是護理組織在護理工作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基本信念、行為準則、自身形象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制度載體的總和,它反映了護士的思想、共同的價值標準、倫理道德和行為準則以及文化素質,是全體護理人員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集中表現。
1.2護理文化的內涵
護理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包括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3個層次[2]。
1.2.1物質文化—護理文化的外殼 物質文化,是護理文化的外殼,即將抽象的護理理念通過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是護理工作文化要素的外觀表露[3]。包括醫院的內在環境,護理人員的自身形象,護理工作作風,人際關系,團隊精神和品牌效應等。
1.2.2制度文化—護理文化的支撐 制度文化是護理文化的支撐,它是護理人員共同的行為規范,包括了各項護理管理制度,也包括了書面和非書面形式的標準及程序。即通過護理質量的形成,把看不見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變成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的制度[4]。
1.2.3精神文化—護理文化的核心 精神文化屬于思想意識的范疇,是護理文化的核心,是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形成的基礎。主要是指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護理理念。
2護理文化對護理服務的作用
2.1護理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有助于將全院護理人員團結起來,使處于各個崗位上的護理人員能為共同目標而自覺努力[5],做出貢獻,同時提高了護理人員對工作的認同感,使護理人員工作熱情高漲,積極向上,有助于達到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需要的目的,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2.2護理文化具有強大的驅動力,它使護士都信奉一種精神既醫院精神[6],這種精神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贏得患者的信賴,營造出和諧的護患關系,有利于護理工作效率以及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
2.3護理文化對護理人員的職業自豪感具有激勵作用,使護理人員在思想上得到歸屬、依戀,從而對工作形成統一的價值取向及價值觀。開展護理文化建設有利于護士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學習氛圍,自覺維護護士形象,出色完成任務。
3護理文化的打造
3.1實施整體護理 整體護理是文化護理的需要,是一種現代的護理模式,以患者健康為中心,按照護理程序,為患者提供多角度、多層次的服務,從而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需要。相關研究顯示整體護理的實施,大大地提升了護理質量,營造了良好的護理文化氛圍[7]。
3.2樹立人文理念 人文服務理念是護理文化的關鍵,即在護理過程中,應體現出對患者生命與健康、權利與需求、人格與尊嚴的關心與關注,并為之竭誠服務。人文服務需滲透在整體護理之中。護理工作應始終以患者健康為中心,一切為患者著想,處處關注患者的權利與尊嚴,時時關心其身心的需求。
3.3重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護理文化的重點,護理文化的理念已經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任務是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并幫助健康的人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健康教育成為了完成這一任務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成為了護理文化的重點。
3.4采取全程護理 全程護理是打造護理文化的途徑[8]。隨著護理服務領域的不斷拓展與延伸,護理工作已滲透在預防、治療、保健、康復等方面。護理服務于人的生老病死全過程,為其健康提供保健常識,預防疾病,在其患病時提供治療與護理,使其康復,在其康復后,又進行跟蹤護理,讓其注意保健,防止再次患病。在疾病與健康不斷交替的過程中,護理始終發揮作用,提供連續性的全程護服服務,有效地保證了人最大限度的健康水平。
小結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觀念的提出,護理學已進入健康促進的時代,新的護理觀已成為人們的迫切需要,發展中的護理事業呼喚先進的護理文化,有了護理人員對護理文化的認同和努力實踐,護理文化才會有良好的人文底蘊,護理事業才會得到升華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彩虹,曹和安.護理教育應對多元文化護理的思考[J].護理研究,2004,18(11A):1884-1885.
[2]張彩虹,曹和安.護理文化探討的現狀及展望[J].護理學雜志,2005,20(8):68-70.
[3]金鑫,廖春英,劉巧珍,等.論護理文化建設與護理人才培養[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5,6:382-383.
[4]王萍,楊慶玲.現代化醫院護理文化建設的思考[J].護理管理雜志,2003,3(3):2-4.
[5]金鑫,廖春英,劉巧珍,等.論護理文化建設與護理人才培養[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5,6:382-383.
[6]鄧小嵐.醫院重組中的護理文化整合作用[J].現代護理,2005,11(1):60-61.
[7]鄒寶儉.提升護理理念 融入人文關懷[J].護理與康復,2005,4(3):225-226.
[8]厲偉彩,孫西珍,劉勛華.物質文化建設在護理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5,11(4):358-359.
作者簡介:李萍(1985-03-12),女,漢族,籍貫:籍貫:山東青島,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護理教育,工作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