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俊鷹
內容摘要:本文以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汽車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教學實踐為載體,依托教改 ,對在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下,如何優化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體系與教學結構,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并增設與之關聯的課程下廠實習,不斷增加學習的維度,巧妙彌補不足,實現課程實訓標準與行業作業標準逼近,讓學生全面掌握自動變速器的檢修,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
關鍵詞: 職業院校汽車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與維修 教學改革優化
汽車自動變速器目前在國際上已成為發展趨勢。與傳統的手動變速器相比,汽車自動變速器在節能、可操控和駕駛舒適性等方面有顯著優勢。當前,自動變速器在汽車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我國目前,也隨著人們對汽車性能要求的提高,自動變速器的裝車率逐年提高,7-9速自動變速器應用趨于廣泛,其技術也日新月異,這就為維修保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車自動變速器維修技能人才的培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工作過程的汽車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緊迫性與必要性日益突出。
一、 《汽車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是學校“模塊化”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需要。
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引入和借鑒原有學科教學體系,按照“技能牽引、知識支撐、實踐培養、文化熏陶”的教學理念,根據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群的職業要求,分析應具備的崗位技能與理論知識來確定教學內容,對原有課程進行整合,優化形成模塊化課程,采用“教、學、做”的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邊講邊練。隨著改革不斷推進,發動機、底盤、電氣系統課程已日臻完善,但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也是其中的主要專業課程,目前的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市場對其維修的要求,所以自動變速器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二、《汽車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幾點主要問題。
《汽車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職業技能培養的核心專業課程,其主要內容包括自動變速器的基本原理,檢測方法和常見故障檢修,該課程主要以A341E自動變速器為實訓設備,集機械、液壓、電控于一體,即便有實物,學生也不易理解或學而易忘。在現在的教學中,顯然4周的自動變速器課程的學習是不夠的,問題實際就集中在教材內容是否符合企業實際,實訓是否依據企業系統的進行,現有實訓設備是否陳舊、專業教師是否緊缺、教師能力是否需提高,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是否合理的對應與銜接,職業資格的標準是否統一規范等,同樣面對院校的學生實際的學情,雖然學生的動手能力尚可,但專業理論知識缺乏,如何使他們在學習中做到觸類旁通,了解一型而知另一型,形成系統的實用技能,并與用人單位實現真正無縫對接,將成為下一步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本門課程改革的突破點在于在3.0的課程模式中,利用校內條件,修改教學內容,創新教學管理盡可能做到實訓與作業內容的逼近,同時改善實習實訓,巧妙彌補不足,與企業盡可能“無縫對接”。
三、《汽車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有效深入。
(一)、基于工作情境的教材開發勢在必行。
隨著我校教學改革的推進,汽車專業10多門核心專業課程推行了全新教學模式,應用了3.0模式教材,學習領域通過情境導入、知識鏈接、制定方案、實施、檢查評估、課后作業等教學環節完成教學內容,教學效果良好。所以,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使用教材,也必須在企業調研,崗位分析的基礎上,基于工作情境,積極整合教學內容,真正實現理實一體化,以解決教學效率不高,嚴重制約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運用和技能的掌握的問題。為了使培養出的學生與企業的人才需求相一致,我們通過對行業、企業的調研,組成由汽車維修技術專家、資深課程專家以及專業骨干教師參加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依據維修企業的實際維修過程,共同研究確立課程教學內容。我們把“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教學內容整合為5大情境,9大任務,14個項目,共72個學時完成。其中,9大任務分別是:自動變速器常規維護保養與檢查、檢修液力變矩器、分解自動變速器行星齒輪傳動系統、檢修行星齒輪變速機構、檢修換擋執行元件、組裝自動變速器行星齒輪傳動系統、液壓控制系統的檢修、電子控制系統的檢修及自動變速器綜合故障檢修,并經過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對確定的課程內容進行修正。
(二)、課程標準的科學修訂
制定符合企業要求的課程標準:重點是使自動變速器學習還原系統化,自動變速器的知識結構包括機械部分、液壓部分以及電控部分,機、電、液一體,通過分析,自動變速器維修人員必須具備自動變速器故障診斷、拆裝維修、測試檢驗以及相應的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所以要在現有基礎上,合理增加各部分學習課時,完善教學內容,增加與維修企業對接的實際維護與檢修作業比重。如:自動變速器維護保養中ATF油的選取與更換、閘箱的檢修、電路檢修等作業,并能處理常見故障如:掛檔打滑、掛檔沖擊、超速不起速、電路檢修、閥板檢修等,形成突出職業能力和素質目標的課程體系和與之相適應的課程標準。完善課程實施方案,重點集中在探究校內教學與課程頂崗實訓實施方案的整體性與有效性,考慮課程頂崗周數的安排,彌補實訓設備不足。
(三)、行之有效的授課方法探究。
在教學方法上大膽采用翻轉課堂思想,突破學生認識零部件和理解原理的難點;創新思維貫穿教學始終,學生親自動手完成任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尋求合理組織教學形式。積極打造5周自動變速器課程校內理實一體化教學,再結合2周企業實習實踐。教學組織上,實施小組化教學,1個教學班級可分為6個教學小組,每個教學小組大約6人左右,兩位老師指導中近似學徒制,以確保教學效果。大膽應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和“互聯網+”的理念,實現線上線下教學互動,一是根據需要,通過拍攝教學視頻,來講解構造、工作原理、拆裝、檢測與維修要點,提高學生感性認識和教學效果。二是通過實訓糾錯視頻,提高學生維修技能。三是進行本課程優質核心資源庫建設,學生既可以利用網絡課程平臺中的課件、視頻等教學資源進行自學,又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我測試和與教師進行交流。
(四)、實訓室建設逼近車間環境。
本課程教學我們一般放在自動變速器理實一體化教室,如今教學主要選取豐田辛普森式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液壓系統維修略顯不足。當今汽車自動變速器齒輪機構采用行星齒輪型是主流,建議選取兩個品牌車系的自動變速器分屬不同類別的行星齒輪類型,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大眾拉維娜式自動變速器作為學習的重點,加強校內實訓室建設,配備維修企業中經常維修的4T65E、0.1M、0.1N等型號的自動變速器,并結合大眾、豐田等系列車型,有效組織電控故障檢修,采用專業+車間的學習環境,模擬維修現場,熟悉生產環境,提高維修技能。
四、結束語
本文結合市場和教學改革需求、圍繞我院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內容、課程標準、實驗實訓等幾個方面提出了本課程改革的幾個思考問題和相應的改革建議,很顯然,在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但也切實地感受到“形似”如何變為“型是”還是本課程一體化教學的焦點,也是如何以后繼續深入教學改革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周玉芬.高職教育基于項目的學習活動設計[J].職教論壇,2007(7):16~19.
[2]徐肇節.任務驅動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之比較[J].教育與職業,2008,(11).
[3]姜大源.職業教育的技術教學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9):19~20.
(基金項目: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汽車自動變速器系統故障診斷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課題資助:(項目編號:QY2016-2-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