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梓鈺
暑假期間,我到姥姥家找哥哥玩,剛一進屋,就看見床上擺好了一盤中國象棋,原來哥哥準備和姥爺來一盤象棋大戰。
哥哥和姥爺坐好后,一場大戰拉開了序幕。
姥爺瞇起眼睛,每下一步都很果斷。而哥哥則每下一步棋都要考慮好大一會兒。“看來哥哥遇上‘勁敵了,哥哥一定要贏啊!”我心里暗暗嘀咕。兩位“高手”你來我往,旗鼓相當,哥哥走車,姥爺走炮。大戰了十幾個回合后,姥爺一拍大腿:“你的棋藝越來越好了,這真是一步妙棋!”哥哥得意地笑了笑,沉思片刻后,大戰又開始了。
象棋大戰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哥哥和姥爺是帶兵的元帥,棋盤中的棋子就是他們的“士兵”,元帥運籌帷幄,士兵沖鋒陷陣,場面非常激烈。我情不自禁投入進去,看得津津有味。
最后,姥爺勝了,哥哥臉上露出惋惜的表情,他不服氣地說:“爺爺,今天我輸了,總有一天,我一定會贏!”
而我也坐不住了,大聲說道:“姥爺,您教我中國象棋吧!我想和你們比賽!”
(指導老師:張 霞)
趣味小鏈接:
中國象棋是世界三大棋類(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不少成語,都源自中國象棋,不信就來看看吧!
棋逢對手:逢,遇到。對手,水平相當的對方。比喻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棄車保帥:象棋專業術語,字面上的意思是舍棄“車”來保住“帥”,比喻犧牲次要的東西來保住重要的東西。它與“三十六計”中的“李代桃僵”有異曲同工之妙。
舉棋不定:下棋的時候拿著棋子,不知該如何下。比喻做事情的時候有很多顧忌,猶豫不決。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原指下棋時關鍵性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果導致全局失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局者指下棋的人,旁觀者指看棋的人。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如旁觀者看得清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