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11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組織召開的“落實著作權法執法檢查報告學者企業座談會”在創之翼知識產權咖啡吧舉行。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劉春田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來小鵬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姚歡慶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王遷教授作為學者專家代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來自騰訊、京東、搜狐、新浪、四維地圖企業的法務負責人代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2017年8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并提出了審議意見。根據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在2018年2月10日之前要將研究處理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書面報告。
為做好該項工作,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舉行了部分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座談會,就“維權成本高、訴訟時間長、舉證責任重、賠償數額低等問題”的現狀、成因以及解決對策、新型疑難案件裁判標準不統一問題以及著作權法修改問題進行研討。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林廣海副庭長出席了此次座談會,座談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審判長秦元明主持。
林廣海副庭長指出,全國人大執法檢查報告提出了關于著作權的相關問題,最高法院非常重視,因此對于這些問題的研究要有所整改。報告工作部署后,周強院長作出了批復意見,民三庭作為落實的部門,有必要邀請學者和業界代表探討一下當前審判實踐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他表示,希望與會的專家學者能夠暢所欲言,共同針對目前在著作權保護方面遇到的主要問題、困惑、困難進行交流,并給出相關的實用性建議,以便完善法院今后的相關工作。
互聯網企業觀點:
新浪企業代表表示,訴訟時間過長的成因主要有被告故意提管轄、權利人先期準備工作不足、案件量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法院等。而在損失賠償方面,有時會出現兩種極端的情況,即有些作品的賠償數額相對于作品價值來講可能相對較低,但一些非高端或者創作性很低的作品,賠償數額又會顯得偏高。她指出,著作權案件有兩個突出的特點,第一,近幾年著作權維權的數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另一個特點是被告遍布全國。因此她建議網絡上的侵權行為如果能夠通過線上的調解或者訴訟糾紛平臺解決,也會減少這些被告的應訴成本。但前提是要有一個能夠讓雙方都信服的標準,否則會浪費大量的司法成本。
搜狐企業代表認為舉證責任過重是實踐中的第一大難題。主要包括侵權行為的證明和損害賠償的證明。例如在著作權的侵權中,大量舉證的是分銷合同以及與分銷合同相應的往來證據,但分銷合同并不能被作為認定侵權數額的標準,只能作為參考。第二個問題是新型疑難案件裁判標準不統一。她建議最高院能夠及時出臺一些指導意見或者一些指導性的判例,時機成熟時也可給出相應的司法解釋,對行業內反映的大家都普遍比較認可的裁判案件及時予以公布,作為一個判例性的指導,讓新型疑難復雜案件能夠標準統一。同時關于著作權法修改,她希望能夠增加作品類型認定,對于避風港原則的適用以及信息網絡傳播權概念的界定依然值得考量。
騰訊企業代表指出,維權成本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網絡侵權時間地點不固定、取證難度大、侵權鑒定等。關于賠償數額低的問題,在涉及到視頻網站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判賠的金額時,當前法院判決的賠償數額不能夠體現出來優質作品資源的市場價值,也沒有區分優質作品的資源和劣質作品價值的差異,難以有效的遏制侵權行為。因此她建議,對于破壞技術保護措施類的案件,可以降低權利人舉證的責任,加大對優質正版作品資源的司法保護力度以及明確著作權案件損害賠償的司法認定標準。
京東企業代表表示,批量訴訟、雙方寄希望于和解等都會增長案件周期。隨著技術不斷創新以及侵權形式不斷變化,法院對于侵權行為的認定存在一定困難。因此她提出在裁判標準上,可以有一個相對成熟的統一認定標準,對于權利人和侵權人都可以有一個約束。另外著作權登記時,形式審查的弊端會導致起訴過程中權屬上的不統一,著作權中對于權利人保護也應該出臺具體的管理細則,加強管理。
四維地圖法務代表從具體的侵權案例中講述了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他指出,個別法院在信息披露過程當中存在較大問題,即使原告提出證據保全,但信息依然被披露,使得原告陷入被動;當涉及到類似于電子地圖這種特性的訴訟案件時,證據非常容易滅失;此外,判賠額與成本不符,審判期限長,證據交換輪次多,也是讓權利人感到非常困難的問題。
學者觀點: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劉春田院長指出,法律的修改比較漫長,大家應該保持平和心態。對于審判周期長,這是司法的性質使然,它的性質決定它是要有周期的,為了保證程序,因此企業不能過分急于求結果。他建議堅持充分發揮司法的主導作用,強調法院的作用,不是無所作為,而是要有留白這個概念,我們正處于轉型期,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太快,轉得太快并不現實。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來小鵬教授指出,關于著作權人現在所提出的這些維權成本高、訴訟時間長、舉證責任重、賠償數額低等不僅僅是著作權所面臨的問題,包括商標同樣也面臨這些問題。維權成本不僅是律師費、公證費,還有保全費和鑒定費,這些費用無形中也會加大知識產權案件里訴訟的成本。關于賠償額低的問題,也應該考慮作品市場潛在的價值?,F行著作權法里并沒有說著作權的賠償就是懲罰性的賠償,還是以補償性為主,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相應的所達到的賠償的數額,往往權利人無法滿足,而對侵權人還起不到威懾的作用。關于新型疑難案件,可以通過典型的個案做指導性判例,為立法奠定基礎,法院在司法實踐中也不斷要總結經驗。
華東政法大學王遷教授表示,新型疑難案件裁判標準不統一的問題確實存在,而且在有些領域相當嚴重。但有些問題并不是最高院或司法能夠解決的,比如作品類型的增加,權利類型增加等,不可能通過法院去解決,因為它是法定權利。但最高人民法院的確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去承擔統一疑難案件裁判標準的功能。他建議對于司法界跟學術界已有基本共識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通過典型的案例或者指導意見把它明確下來;對于沒有存在基本共識的問題,最高院要確定規則,解決分歧,要取最大公約數,作出司法解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姚歡慶副教授表示,知識產權本身的特點導致了維權成本高、訴訟時間長、舉證責任重、賠償數額低等問題,知識產權不像一般的有體物,它的價值具有獨一無二性,很難給出真正的合理的定價,企業要花很多工夫,讓法院理解作品的價值所在。價值很大部分的實現更多是通過交易體現,而不是靠侵權的損害賠償來給出價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姚歡慶建議要理解知識產權侵權中停止侵害的請求權,進一步加大證據保全,訴前禁令;在舉證責任分配上,法官要敢于使用自由裁量的權力,最高院首先做出案例或者肯定案例,隨之上升為指導案例,再變成司法解釋被法院采納。
會議最后,林廣海副庭長作了會議總結,充分肯定了本次會議的研討內容。他表示,最高法院有能力也有責任完成好全國人大的一些情況意見,堅持理性思維,尊重司法規律。通過今天的座談,聽取專家意見,聽取產業界的呼聲,在形成報告時能夠堅守正確的理念,堅持正確準確科學的基本概念,希望借助各位專家和產業界朋友的力量真正把我們的工作做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