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習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基礎和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大多數小學語文教育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只追求學生的成績和能力的提升,教育形式固化,教與學關系不明。小學語文教育應追求價值;追求本位回歸,追求簡單,追求情感與知識的和諧,追求詩意的品位,追求小學語文教育“生態鏈”。小學語文教育應樹立長遠的理念,整體建構應具有科學性,全面地建設小學語文教育?;诖?,本文對小學語文教育的價值追求及科學化構建進行了詳細地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價值追求;科學化
1小學語文教育的必要性
從小學階段開始,語文就成為重要的學習科目,作為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語文教學應該不斷提升效率與經驗,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只有借助語文的學習才能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通過語言文字向他人傳遞信息,并且成為學習其他學科的前提條件,由于語文科目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的學科,因此小學階段的教學至關重要,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后期成長中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對知識的求知欲強,也具備一定的好奇心,但要想正確的理解語文知識內涵,必須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從整體高度鍛煉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再就是涉及到我國歷史文化的傳承問題,學生只有從小學階段就接觸我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才能從內心受到啟發,繼而將文字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2小學語文教育應有的價值追求
2.1加快教育教學改革
要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不斷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社會實踐能力。要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在語文的教研中,要重視對人文領域的關注,要從學生長期發展的角度上,培育其對社會形成的價值體系。因為,學習語文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五千年來中華文化的一個縮影,那些燦爛、豐富的文化,中華文化幾千年來薪火相傳,學習語文更能喜歡上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讓中華文化更好的傳承下去。
2.2改革教育評價體系
先要引入績效考核模式,在學校內部建立包括教學進度、課堂反映、學生培養、家長評價等的綜合立體指標,從而不斷改進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學生在未成年時期,對世界充滿好奇,教師可以通過課本中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其次,要對學生只用分數來衡量高低的評價標準進行深入改革,不斷軟化考試評價體系的作用,要把考試當成是學生自身對于知識的掌握,存在問題的改進方向。在考試中,要減少記憶性考試的內容,加大對于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題目的比例,明確知識的實用特性,幫助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提升分析及解決的能力。
2.3強化人文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樹人,豐富學生們的精神需求,從而產生向上的力量。語文教科書中,有頗多帶有濃厚人文主義色彩的文章,讓學生們在文章中感受對于人的個人關懷,對于人性尊嚴的領悟,對于周遭世俗世界的寬容,反對暴力與歧視,加深學生對于人文素養的熏陶。
2.4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其中可有效地控制學生自身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們學會去欣賞美,并懂得分享,善于發現美,并懂得去感受,不斷地去提高審美能力,凈化心靈,陶冶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
2.5提升教師的自身素養
小學語文課文的選取是與當今時代主流價值觀相連接的。每一篇文章的選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意義,這就不斷地鞭策著小學語文教師要緊貼時代脈搏。對于小學生而言,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示范作用。為人師表,教師要加強自身知識的累積,強化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特別是對于自身思想道德的建設,更能在教學中帶動更多的學生向著積極的影響。
3小學語文教育的科學化構建
3.1樹立長遠性理念
中國教育科學發展的小學語文教育科學化建設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小學語文教育科學不僅是中國教育現代化道路探索的必經階段,也是建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育的價值目標。小學語文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小學語文教育在過去百年中更是向著現代化的方向努力。
3.2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建構應具有科學性
首先,小學語文教育的整體建設要有科學,建立小學應該注重頂層設計,語文課程的改革者、實施者、指導者,應該意識到在中國的語文課程改革方向的問題;其次,課程標準應該從多角度出發,從教育發生的下層出發,制訂符合實際的課程標準;第三,課程建設必須建立在語文教材的核心內容,教材上有什么內容可教,應該教教材上的什么內容,課程內容、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生成轉換關系等問題。第四,教師要重視對小學語文教育的長遠發展,使教師不論是知識還是道德都成為學生成長的榜樣;第五,小學教育用客觀標準評價體系來判斷,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為了與時俱進,使教育公平和與時俱進的最終結果,還在于評判內容的科學化和與時俱進。
3.3小學語文教育構建的基礎應該將文本作為核心
小學學習有一種特殊的教育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記憶和分析能力較弱,整體感知比細節更強大,充滿了五顏六色的幻想,好奇心、創新思維活躍等不同于其他教育階段的心理特點。在教育理念我們忽視這些特點,盲目地追求時尚,小學課本廣度的追求;忽略那些身體和心靈,幫助學生建立傳統的“經典”教材的價值觀,反而退而求其次選用一些表面時尚而沒有任何內涵的散文、報刊評論作為小學語文的教育材料。
總之,“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小學語文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像自然界的食物生態鏈一樣,學科教育之間的發展也是密切聯系,當某一學科的教學發揮極佳的時候,便會產生良性的循環。小學語文教育是幫助小學生奠定基本的學習理念,更好理解其他學習科目的必經之道,是“基層建筑”,只有把這一學科建設完善與成熟,才能給學生乃至教育體系帶來新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陳巖春.關于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及其意義[J].新課程(上),2015,(09):10-11.
[2]高東.淺議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和發展方向[J].考試周刊,2015,(A2):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