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
摘 要: 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發展到現在,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的艱難,除了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之外,在中華兒女的傳承過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文教學;中國傳統文化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現狀
中國經歷了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發展到現在,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的艱難,除了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之外,在中華兒女的傳承過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我們將當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簡單概括為教師方面的問題以及學生方面的問題。
1.教師方面
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精神品格,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更加的功利化。雖然新課標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但是在高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僅僅是將成績優秀作為語文教學目標,教師們只是想著及時完成教學任務以及教學目標,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熏陶學生的情感。教師在語文教學課程之前進行備課時,僅僅按照高考考試大綱來總結考試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單一的將學生的考試內容傳授給學生。而且,教師給學生安排背誦文言文和詩詞的任務,這是的教學過程非常死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這樣的教學方法并沒有使學生在理解古詩詞、文言文的過程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也并沒有使學生真正的了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
2.學生方面
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這方面也有很強的功利性。在高考語文中,文言文以及古詩詞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占有很多的分值,學生在學習文言文以及古詩詞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晦澀難懂的中心思想以及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學生們只是通過一些工具書來掌握答題技巧,因此,學生在學習文言文以及古詩詞的過程中并不能領悟到傳統文化的精髓。并且,學生們的高考科目眾多,他們的學業壓力非常大,這樣的現狀導致學生更加抵觸學習更深層次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及體會文章中更深刻的情感,只是單純的想著如何在考試中取得更優秀的成績。除了學生們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具有功利性之外,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非常大的惰性。雖然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文言文以及古詩詞是一大難點,但是在課堂外,有很多的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書來幫助學生解決難以理解的問題。但是,這些工具書的出現,導致學生過于依賴這些工具書,使學生不能對文言文以及古詩詞產生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在加上高中學生的文化素養比較低,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形成文化底蘊以及加深情感交流。
二、將傳統文化滲透于高中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
1.使學生們能夠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學習了解高中課程中的一些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文章,不僅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有益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而且有利于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了解國家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學生通過在學校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對中華民族的尊敬的先輩們的偉大智慧和他們創造的優良成就有深刻的感觸,通過此學習可以讓學生們見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促進學生們的愛國情懷,使學生們更加熱愛祖國,為自己作為一個炎黃子孫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2.此活動更加有利于發展學生們的綜合素質
我們國家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擁有豐富的內涵,因此,將如此深厚的傳統文化加強滲透以及深深融入到高中生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學生們對我們深厚傳統文化的認識的加深,進而促進學生們高尚道德品質品行的形成。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高中生的語文教學中,有利于使學生們的語文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多彩,從而更能激發學生們在語文課程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加強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們高尚的品格和情操的有效養成,同時,對學生們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作品的鑒賞水平和鑒賞能力有不斷的提升。
三、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情況滲透到高中生的語文教學中
1.教師對學生們的情感熏陶不重視
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高中生的語文教學工作中,不僅僅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語文教材中的古文、文言文以及古詩詞名篇名作熟練的背誦,而是讓學生們通過對古詩詞、古文以及文言文的理解,進而上升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從而使學生們在思想上形成統一的共鳴,從而有利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的有效以及深刻地汲取。就現在情況來看,我國大多數的高中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傳授的傳統文化的方法,僅僅只是簡單地傳授給學生常常使用的古詩文翻譯方式方法以及相關古詩文的基礎知識內容,沒能直接有效地指引引導學生們自主理解古文中的傳統思想感情以及古詩詞名篇名作中的傳統思想感情,這個現象導致學生在深刻體會文章中那個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的方面有一定的難度。
2.工具書使學生們在學習古文過程中過渡依賴的工具
古典文學作品是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主要工具,但是學生們總是過度依賴像《高中生語文文言文精講》以及《高中生文言文注解與翻譯》等教學輔助工具書,從而對古文理解很少是依靠自己學會的。學生參考的書,例如《高中生語文文言文精講》以及《高中生文言文注解與翻譯》這類書籍對學生們所學的古詩文進行翻譯、理解、講解,從而使學生們缺失了自己對古文的品讀、理解的過程,就是因為這種現象,所以學生學習古文的有效價值根本沒有辦法實現,從而也就無法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鑒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其成為了空談。
四、滲透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可行策略
1.對于語文教材的深入挖掘
由于高中語文教學中使用的教材里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心選擇和精心編排而成的,語文教材中的都體現了文學作品中的質與美的完美的統一兼顧,都是在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作。因此,高中語文老師在其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對語文課文中的每一篇文章中多蘊含的傳統文化因子進行深入挖掘,將課堂中的講課重心從其它方面轉移到傳統文化觀念。
2.對作者情況的充分了解也是關鍵
在解讀文學作品之前,第一件事就是要去了解作者,以及了解作者在寫作時多的生命歷程。因為每一篇文學作品的形成都與作者的生命歷程以及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有著密切的關聯,從而能使作者深刻流露出其獨特的思想感情從而體現在其文學作品中。
總之,傳統文化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文化素質以及文化底蘊的渲染。
參考文獻:
[1]劉延順.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3,(10):31-31.
[2]盧玲玲.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J].華章,2014,(10):268-268.
[3]張筱琳.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J].東方教育,2014,(3):189-1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