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擬造價事務所是工程造價培育精英人才的優秀項目,其建設與運行管理對業界有較高的參考作用,對事務所建設、運行、保障、成果以及評價等多角度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 校企共建 模擬造價事務所運行
工程造價專業為更好地進行校企合作,進行了校企合作模擬造價事務所項目建設,經過幾年的建設,組建了由骨干教師組成的建設團隊,與優秀企業合作共同建設,將模擬事務所建設成工程造價專業校企合作的綜合平臺。項目團隊組建后,簽訂了項目建設責任書,由團隊負責首先進行了項目調研,確立了初步的建設方案,同時在已有的校企合作企業的基礎上進行調研分析,尋找合適的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
一、 事務所建設
在與合作企業多次磋商之后,校企方共同組成了新的項目小組,確立了最終的建設方案,在經學校批準后進行了項目建設。模擬造價事務所硬件建設一年后完成,隨后校企項目小組根據工作任務制定了項目管理制度、學員崗前培訓方案、項目任務管理方法等一系列運行體系建設,軟硬件建設全部完成,一次性通過項目驗收。
項目投入使用后系部與企業共同組成了6人指導團隊,由pimc領導力發展研究院提供測試方案對應聘學生進行專業測試,目前已招聘三期學員,由指導團隊按計劃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通過發布沈陽女子監獄等實際項目,學員在校企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獨立完成任務。同時,依托模擬造價事務所建立了企業家工作室和“雙員制”管理的五個大師工作室,將從企業引入的訓練項目分解后向全專業1000多名學生發布,根據先易后難的順序逐級訓練,全系學生在“雙員制”管理的體系下,以投標的方式承接任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
二、條件保障
1.組織保障
成立了模擬造價事務所開發領導小組,與有意向企業簽訂了模擬造價事務所意向合作書。組建校企合作工作小組,協調解決校企合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類問題,確保建設任務的完成。
2.制度保障
制定了《大師工作室設立與管理辦法》《模擬造價事務所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制訂學員上崗條件及崗位工作要求保證模擬造價事務所按照企業模式高效運轉。
3.經費保障
學校在示范校建設專項經費中撥出部分專項經費、企業也相應地投放部分經費,完成模擬造價事務所的軟硬件建設,保證了模擬造價事務所建設過程中從調研開始到建成運行的全部經費需要。
三、主要成果
1.進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
模擬造價事務所是由校企雙方合作共同建設完成,建成后運行與管理也是由校企雙方共同承擔的。雙方以模擬造價事務所為平臺找到了校企合作的共同切入點,以此為基礎加強了校企在人才培養方面的深入合作。
2.將實訓室建設成為學生校內頂崗實習基地
模擬造價事務所的建設全程與企業接軌,硬件設施及環境建設全部采用企業化建設方案。按造價事務所的基本工作要求配備辦公設備及軟件資源,融合合作企業的文化優勢與專業特色,讓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有實際工作的感受。同時,合作企業與專家全程參與事務所運行與管理,將事務所打造成一個全真的校內造價咨詢公司,學生在這里既是學員又是員工,使事務所成為學生校內頂崗實習的實訓基地。
3.實現了工程造價專業卓越人才培養目標
模擬造價事務所的校企指導團隊,共同設計了學生崗前培訓方案與項目管理辦法,使學員接受到正式企業員工的培訓,既有職業素質方面的,也有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合格的學員上崗工作后,在校企專家的共同指導下學員完成企業培訓任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4.加強了工程造價專業“雙師”素質團隊建設
學員在模擬造價事務所的工作實行雙導師制度,學校指導教師負責學員日常管理,這些工作對教師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促進作用,同時企業專家根據項目特點還會經常與系里教師交流并對教師進行培訓,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
5.促進了工程造價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模擬造價事務所建成后,成為了工程造價專業的一個綜合平臺,除在學員卓越人才培養、雙師團隊建設等領域的發揮作用外,更大的作用體現在校企深入合作上,通過校企在模擬造價事務所工作上的深入合作,實際上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高效聯動機制,由此解決了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許多難題,如:項目開發、教學模式改革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等。
四、影響與評價
模擬造價事務所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中師資、項目、先進的管理模式等資源,通過模擬造價事務所的建設提高了工程造價專業的社會影響。
1.加大了兄弟院校的經驗交流
模擬造價事務所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加大與業界兄弟院校交流,先后有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理工職業學院、吉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等學校到我校進行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的經驗交流。
2.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
招聘的三期學員在全國、省等不同級別的大賽中頻頻獲獎,獲得了2016省級BIM算量大賽的一等獎,2017省級BIM算量大賽的二等獎,全國 “斯威爾”杯BIM大賽第六屆的綜合三等獎、單項二等獎,及第七屆全能二等獎,單項一等獎等獎勵。目前已進入實習的第一期20名學員,企業滿意度達到100%。
3.師資培訓作用顯著
模擬造價事務所的運行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實踐技能,同時我們依托事務所合作企業,對教師BIM專業技能、項目實踐能力等方面培訓, 2016年合作企業派專家到校對工程造價專業教師進行了三次培訓,培訓近50人次;企業專家也入校對教師進行了兩次實戰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體會與思考
通過模擬造價事務所的建設和不到兩年的運行,直接帶動了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進步,校企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為專業發展提供了源動力。
1.科學設計、系統運行、校企共建是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前提。只有充分調研,慎重選擇合作對象,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項目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2.校企合作平臺的完善是“工學結合、課崗融通”可持續進行的關鍵。模擬造價事務所為校企合作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平臺,是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大力支持,是實現“工學結合、課崗融通”的最大的動力。
3.“合作共贏”是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源動力。人才培養質量提高離不開校企合作,離不開學生的配合,只有學生受益,企業認可,社會贊譽,那么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建設模式。
4.通過對模擬造價事務所運行情況的總結,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目前來看還有許多不足,需要我們今后工作進行改進。
模擬造價事務所在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我們感覺到對學生崗位技能培養還沒有形成系統的人才質量提升體系,培養方案較為單一,尚處于發現問題,臨時解決這個問題的松散管理狀態。
目前通過研究已經組建了工作小組,到相關院校進行調研,并與企業專家一起制訂集學員崗前培訓、任務分配、指導、能力提升等為一體的綜合人才質量提升方案,方案預計從明年開始實施,這將極大地提高模擬造價事務所的運行質量。
[ 作者簡介] 于英慧( 1972- ) , 男, 吉林九臺人,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建筑經濟系, 副主任, 講師,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