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玉芳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進程越來越發達也越來越快,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然而普通院校培養出的人才很難適應對人才的要求。本文通過分析目前應用型本科教育所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情況,為培育基于工作崗位的財務管理人才,建立標準化課程體系,對完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做出研究。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 本科 工作崗位 培養模式
一、基于工作崗位的應用型財務管理本科的定義。
基于人才的模式,一般分為理論性人才和應用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應該界定為在各個產業領域里從事具體生產工作,企業管理工作,企業文化及售后服務工作,具有較高的知識層次,較強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勞動者。作為本科院校,應用型本科作為社會生產勞動和企業組成的重要基石,更加應該注重基礎性、實踐性、應用型和技術性的組合型人才。財務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的應用型人才和專業,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金融管理制度,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差分,作為金融管理者,財務工作至關重要,更應該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 縱觀我國近幾十年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的。首先人才培養與社會的需求脫節,人才與社會需求不適應。長期以后,教學單位對于學生的培養,多注重理論化教育,培養出來的血神該病不太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搞笑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太貼合相應的產業發展情況,理論與知識相對滯后,定位并不是太清晰,導致學生的目標不明確,以致培養出的學生與社會所需的人才需求相脫節。
對于以技術本科作為辦學定位的高校來說,培養的畢業生目標崗位主要是面向中小型企事業單位培養實用性人才,或大型企業中中層和基層的財務管理人員。既要求培養的人才具有扎實的基礎和寬的知識面,還要求其具有適應目標崗位要求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鑒于此,本文認為技術本科的財務管理專業定位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有較為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同時具有較強的實踐與動手能力,并具有一定創新意識,能夠從事制造企業財務工作的的專門人才。
在本科階段,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中,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的首要任務,其中,培養的核心和關鍵就是“應用”。即時,緊跟社會需求,滿足市場經濟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將學校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具體的實踐操作結合。突出實踐和操作。將大學本科階段的財務管理知識和應用實踐緊密結合,以便突出財務管理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做到以后參加工作以后,對于企業來講能夠直接獨當一面,進行財務管理的相關工作,而不是做一個紙上談兵的人。
二、財務管理本科人才與社會脫節原因。
1.培養的方向不明確。
專業培養目標是專業教育思想及教育觀念的綜合體現,它決定著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的建立與運行,課程體系的構建程度,教學內容的選擇與重組等,無不依據培養目標而確定,因此可以肯定人才的培養方向對于專業的發展具有指導性的作用。財務管理本科人才的培養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論人才的培養,財務管理的實際對象是針對微觀層面的實際工作,因此,本科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應以應用型為主,及培養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其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具有管理、經濟、法律、會計、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富有創造性,對未來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財務管理環境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較為綜合、復雜的財務管理實務人才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2.課程體系不科學。
按照高等教育規律,有了科學合理的培養目標,才有可能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高校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目標描述過于概念化、抽象化和無差異化,實際課程體系設置大同小異。由于很多高校的財務管理專業是從原先的會計學、財政學、金融學中分離出來的,在課程的設置上始終擺脫不了原專業的模板,體現不出財務管理專業的特色。各相關課程或各相關課程群之間在內容上互補兼顧和承應,未能圍繞專業方向要求,進行統一協調和輕重相宜的合理安排,同一內容往往在不同課程中反復講授,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被動而機械的接受書本知識,學生只是掌握了最基本的財務知識,在學習中沒有主觀性和積極能動性。各高校在教學計劃中壓縮基礎課程,增加專業課程,從而對基礎理論的學習明顯不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普遍存在專業課程繁多、基礎課課程太少的情況,致使培養學生的知識面窄、工作適應性差。二是對于實訓課程的選擇不合理,教師的選擇往往注重考試為目的,不以實際工作的問題出現來處理,不以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為解決方案,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教育軟硬件投入不足
財務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有賴于人才培養的環境。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今天財務工作已經不再是以前的寫寫算算,而是通過更多的分析分體,做出正確的財務決策,教育必須與經濟、科技、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才能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財務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其教學的內容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教育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人才培養環境必須貼近社會,貼近時代,才符合專業教育的社會化趨勢,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但企業的日常辦公全部無紙化,會計核算電算化,而且諸如各種財務軟件系統和管理軟件的不斷使用和推廣,這對學生能夠更好的操作和模擬操作,鞏固所學知識意義重大,但是由于其單價成本較高,學校往往不能及時購買,不能使學生及時的掌握現代化的軟件和知識,這些是基于硬件方面的缺失和不足。
財務管理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他要求培養出的學生是具有實踐應用型的人才,他要求學生能夠在工作崗位上獨當一面的進行財務工作,但是現實情況是,學生在就業中因無法勝任最基礎的工作,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這種問題之所以出現,一方面是由于教學內容缺乏實踐性,教學手段和方法缺乏將經濟、管理、金融、法律等理論知識與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的實踐。另一方面就是與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密切相關。財務管理本科的教學特點是要求教師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同時具備豐富的實踐技能。但是學校里邊的 老師往往注重的是教學工作,沒有在社會上實踐工作的經驗,理論知識即為豐富,但是實踐經驗及動手能力較弱,雖然是具有較高的學歷,但是不具備實踐的工作經驗,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往往是作為基礎的運行規律,與現實往往是不一樣的,由于不具備相應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就不能使用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對實踐技能的較高要求。endprint
教學方法的落后,致使教學內容與現時經濟生活脫節,文理知識互不兼容,老實講,傳統教學方式中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仍占主導地位,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極少采用,對實踐教學環節重視不夠,具體表現為校內財務管理實踐缺乏,校外財務管理實踐薄弱,新的財務管理環節尚待開發,教師的實踐能力欠缺等問題依然較為嚴重,但是同時也可以看到,我國基于工作崗位的財務管理本科教育依然存在的較大改進空間。
三、對于如何培養基于工作崗位的財務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建議。
1.明確人才培養定位,深刻理解應用型內涵。
人才培養層次的正確定位關系到學科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及發展的格局,是學科開展各項工作的基本依據,準確理解應用型的應用內涵,是加快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前提。所謂應用型人才,就是技術應用型人才,應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為一體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面向對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設置應用學科專業;強化實踐實訓教學,提高應用能力;重視應用研究,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理論應用和技術能力,為黨政機關、企事業等基層單位管理服務的應用型人才”企業需要的是實用型人才,不是需要光懂理論的紙上談兵,需要的是來之能用,用之則安的即用型人才。
2.完善課程設置體系,加大專業實踐課程。
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不同于研究性人才培養目標,財務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是應該著重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應包括理論體系和應用實踐教學體系。課程安排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并重,加大實踐課比重,增加具有實踐工作經驗的社會優秀人才,來學校進行實踐工作指導工作,讓學生通過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之后,利用實訓課程,掌握獨自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才能夠更好的具有應用技術,達到企業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對于我們實踐性很強的財務管理專業,教學必須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如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自主分析討論,或者教師給出思路,讓學生自行學習和探討。同時,案例教學法對于應用型課程學習尤為重要,應該把案例教學的思想與方法貫穿于各專業課之中,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理論與實踐是一種循序漸進、自然的交融過程。在實踐課程的教學手段方面,學校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積極地引進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以更好的輔助教學,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學校應該加大投資,購買先進的財務軟件,了解當今軟件的架構,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先進教學手段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新的教學手段,如微信視頻,多媒體教學等等新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及時溝通,以此達到學習的目的。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吸引很多專業教師參與其中,促進教學的成長。學校應該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實踐平臺,如在銀行、咨詢公司、證券交易所等單位建立實習基地;學校和企業合作建設實訓實驗室,學生參與導師的研究課題,學校邀請企業家、財務總監等來學校進行專題講座等,同時,學校要創造空間,鼓勵、引導和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創新性的實踐活動。
培養應用型管理人才,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將來參加工作的時候,能夠很好的適應對應的崗位要求,提高學生的適應社會基礎,所以財務管理本科專業老師,應該加強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理論基礎,制定學生科學的職業規劃,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操作來解決工作中實際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自我的認知能力,能夠獨立發現問題,并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夠做好對于職業規劃的很好針對性訓練,加強認識,結合自身的情況,努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保證自己能夠成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新芳《高職高專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策略》 財會研究
[2]李玉霞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以財務管理專業為例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3]金燕 《“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討—基于應用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 教學實踐的思考 》財會通訊
項目基金:
山東英才學院校級教改課題“基于工作崗位的財務管理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編號YCXY-X2015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