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摘 要:我國資本市場二十余年間發展迅速并不斷成熟,同時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環境更加復雜,企業面臨的風險種類更加多樣化,陷入財務困境的可能也隨之增大。財務困境是市場經濟中的普遍現象,陷入財務困境中的公司往往流動現金不足、償債能力降低直至資不抵債最終破產。
本文針對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界定及應對展開研究,從狀態和過程角度對財務困境進行分析,并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現狀,將已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作為界定公司發生財務困境的標志。陷入財務困境的上市公司,會采取多種措施來改善業績。本文對企業常用措施進行具體分析。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認識我國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狀況,并對完善我國資本市場有所幫助。
關鍵詞:財務困境;界定;應對
一、財務困境
財務困境是市場經濟中的普遍現象,陷入財務困境中的公司往往流動現金不足、償債能力降低直至資不抵債最終破產。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為了避免企業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而做出錯誤判斷和決策,利潤最大化目標應為長期利潤最大化。但如果由于種種因素企業無法持續獲得正常利潤,那么現金流會因此惡化,財務狀況也會欠佳,陷入財務困境。企業的財務困境,一類是從狀態角度研究,另一類是從過程角度研究財務。
1.狀態角度。選擇詞匯描繪并盡可能涵蓋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狀況,比較有概括性的是失敗、現金流惡化、違約、破產。
(1)失敗,經濟學上的失敗意味著企業的投資回報率顯著低于社會同期的平均回報率,或者是公司投資收益低于資金成本。
(2)現金流惡化,如果這種狀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卻無法得到好轉,往往會造成企業經營失敗。衡量企業現金流量指標有現金流動負債比、銷售現金凈流量等。
(3)違約,既可以是技術上的,又可以是法律上的。違約往往意味著公司財務出現問題,如不能有效調整,會使抵押品被拍賣、實行債務重組等。
(4)破產,分兩種形式,一種是企業資不抵債,即凈資產為負;另一種是指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
2.過程角度。界定標準主要是:
(1)拖延支付股利,當企業取消或減少正常股利發放、不發或少發優先股股利時,這是財務狀況出現問題、困境開始的信號。
(2)拖延支付債務,當企業無法按照合同規定按時支付債務本金和利息時,這是財務困境進一步惡化的信號。
(3)破產清算,當企業最終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時,這意味著公司財務困境達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也就是走到了最后階段。
二、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界定
我國的學術界大多采用上市公司因財務狀況異常,而被交易所實施風險警示,作為界定公司發生財務困境的標志。
根據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4修訂版)》中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出現: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連續為負值;2.最近一個會計年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為負值;3.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元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低于1000萬元等情況時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與其他股票。
該界定的合理性在于: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營業收入低于1000萬,說明公司主營業務發展遇到危機,盈利能力受質疑,投資該公司股票有風險。并且該方法可度量,彌補了在我國以破產為界定無法確定研究樣本的不足。
三、財務困境上市公司的應對
上市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后,企業壓力劇增,會采取各種措施來應對,主要有:
1.會計方法。在賬務處理過程中,通過管理收入、費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巨額沖銷、資產減值準備沖回等方法,來調節利潤,達到管理層期望的結果。
(1)管理收入。管理收入的主要方式一是在收入確認上動心思,那些陷入財務困境的上市公司會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收入來增加利潤,例如通過與關聯企業的內在聯系,雙方約定在期末達成一筆銷售,并將銷售收入計入當期營業收入。再在下個會計年度,撤銷或修改該筆交易。那么這種收入的增加實際上是人為、故意的操縱。
(2)管理費用。財務困境公司會通過對費用的有目的管理以影響當期利潤。主要方法一是延遲計提費用,二是將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來增加利潤。
(3)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無客觀衡量標準會計準則的規定,實際上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方面給了企業很大的會計發揮空間,常見的手法主要有:①變更固定資產折舊;②變更無形資產攤銷;③變更壞賬準備計提;④變更存貨計價方法。
(4)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和沖回。資產減值損失什么時候計提、計提多少,帶有主觀性和經驗性。出于利潤調整的需要,會計人員在計提減值準備時可以夸大減值的可能,以備在之后會計期間通過沖回的方式提高利潤。
2.關聯交易。指在有關聯關系的各方之間發生的交易。在交易雙方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間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對另一方施加重大影響,或是兩方同受一方控制,則它們之間存在關聯關系。實際上,由于關聯方之間的天然聯系和內在便利,使交易往往偏離市場實際,帶著協議性質,按需進行。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購銷業務。我國資本市場中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是原有的大型國企改制而成。一家國企往往分拆成多家上市公司,而各上市公司之間、與母公司之間的關系依然密切。購銷業務也在彼此間開展,如原材料采購、上下游商品銷售等。關聯方之間的交易就可以按需進行,進而調節利潤,使盈余符合管理層期望。
(2)轉讓、置換和出售資產。上市公司會通過轉讓、置換、出售等方式將不良資產或債務擺脫,以避免繼續持有債務或不良資產而支付財務費用、對經營產生不利影響。不良資產及債務的剝離是在關聯方之間進行,資產價值的評估以歷史成本考量,而不需考察資產真實的獲利能力,那么就會獲得更多的出售收入和更優質的置換資產。
(3)資產租賃。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間的聯系往往密切,存在多種資產租賃關系,包括商標、土地使用權等無形資產的租賃和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等。母公司會在租賃關系中收取象征性的租金,以降低子公司的運營成本。而且,子公司還可以將低價租得的資產轉租出去,收取更高的租金以獲利,而母公司也默許這一行為。
(4)委托經營與受托經營。這種方式靈活可控,也不會牽扯所有權的變更。上市公司衡量利弊后,接受委托收取委托經營費或是委托關聯企業生產經營,支付一定的委托經營費,會使企業最大程度的獲利,也是關聯交易的主要方式。
3.政府支持。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很大一部分擁有國有企業背景,這部分企業的上市與地方政府密切相關。一定區域內的上市公司數量也是考核地方政府執政成績的重要依據。此外,上市公司是地方政府的納稅大戶,其經營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當地政府的稅收收入。因此,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看到有關的上市公司因連續三年虧損等原因被暫停上市、停止上市。進而采取措施,給予財務困境上市公司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支持。
4.債務重組。指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裁定作出讓步。通過債務重組方式帶來的利潤提升,具有不可持續性。
四、結語
由于我國特殊的監管政策,公司一旦陷入財務困境,勢必會為下一年度財務狀況、盈利情況的改善作出最大努力。但如果使公司陷入財務困境的因素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體現在財務報表中的利潤的改善并不能代表公司財務狀況的實質性好轉。財務困境上市公司更應當關注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立足于生產和銷售,使公司真正走出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