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摘 要:精準扶貧政策是在2013年,由習主席提出,是指針對不同的地區,針對造成貧困的不同原因以及實際的貧困狀況,使用科學合理的扶貧手段,進行精確的,有針對性地治貧方式??傊珳史鲐氈饕轻槍ω毨Ь€之下的貧困人口而言的,誰比較貧困就幫助誰,但是,那些處于貧困線邊緣并上下波動的人群則往往被排除在扶貧對象之外,而這部分農村人群數量一般會超過農村絕對貧困人口,他們就是農村貧困的脆弱性人群,有的正在遭受貧困但尚未被納入扶貧的政策覆蓋范圍貧困但尚未被納入扶貧的政策覆蓋范圍。面對這些農村貧困的脆弱人群,我們應該將其納入精準扶貧政策當中,所以本文通過西藏農村的案例,針對農村的脆弱性、貧困動態進行分析,提出相關的治理措施,以期進一步加快我國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從而全面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脆弱性;貧困動態;西藏農村社區
一、農村的脆弱性、貧困動態分析
對于農村的脆弱性,我們從世界銀行對脆弱性的定義可以總結為:脆弱性是指個人或家庭面臨某些風險的可能,以及由于遭遇風險而財富損失或生活質量下降到某一社會公認水平之下的可能損失或生活質量下降到某一社會公認水平之下的可能。從這一定義可以看出,農村脆弱性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個方面的內容,即遭受沖擊的可能和抵御沖擊的能力,脆弱性是兩者相比較的結果。或者說他們或者剛剛脫貧,或者因為各種原因未被識別,如果遭到某種外部沖擊(如疾病或者災害疾病或者災害),又會重新返回到貧困中去。
二、脆弱性與貧困的關系
一般認為,貧困與脆弱性具有內在緊密聯系但是兩個不同范疇。貧困是一種事后可觀察到的狀況,而脆弱性是將來可能陷入貧困的幾率大小,不能直接的觀察到,但可以通過某種人為或自然因素預測到。因此,雖然脆弱性與貧困之間存在著極高的聯系,但總體而言還是有區別的。
一方面,越是貧窮,脆弱性程度越高,比如說,越貧窮的人群,在受到人為或是自然因素的打擊之后,會更加的貧窮,所以貧窮導致脆弱性極度的升高。另一方面,脆弱性也是貧窮的表現。貧窮者在受到外部的打擊之后,貧窮者的損失越大,恢復的時間較長,甚至是不恢復,脆弱性越高。但是,貧困與脆弱性又明顯不一樣貧。貧困多是一種靜態概念,是一定時間點上個人或家庭福利水平的評價的評價,無論是單一的收入貧困,還是多維度比如在精神層面上的貧困,總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靜止不變化的狀況。二脆弱性,是動態的貧困,或許之前還存在正常水平之上,因為各種不可預測的打擊,結合各種沖擊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個人或家庭應對沖擊的能力,綜合判斷個人或家庭未來福利損失的狀況判斷個人或家庭未來福利損失的狀況,從而出現陷入貧困的可能,因此,具有明顯的時間動態特征態特征。
三、基于西藏農村社區貧困動態的案例分析
在扶貧政策沒有實施之前或實施的初期,可以說西藏農村的住戶,家中完全一貧如洗的農戶家中不僅沒有存糧,電力問題也十分的欠缺或者是完全沒有,水源問題得不到保障,污染嚴重,并且大多數人畜混居。對于比較中等的家庭,貧困解決的問題也是基于沒有天災人禍的時候,這些人群的溫飽基本能夠保障,但是因為西藏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冰雹、霜凍、暴雨和干旱等各種自然災害經常發生,對于西藏的百姓來講小災害年年都有,中等的災害三年不有一次,大型的災害,五年內也會經歷一次,這對那些完全貧困或基本溫飽的農戶來講將面臨嚴峻的生計挑戰。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努力,西藏的扶貧減貧政策總體來講還是有一點成效的,首先,相比沒有進行扶貧之前,貧困的程度已經大幅度降低了,沒有看到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農戶成員,西藏農牧區已經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其次,貧困發生率得到大幅度下降,從現階段的情況看,貧困戶的構成主要以老、弱、病病、殘等失去勞動能力的家庭和那些應天災人禍導致入不敷出的家庭。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發現,20多年來西藏農村社區的扶貧減貧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脫貧—返貧狀況不斷發生貧狀況不斷發生,在消除絕對貧困的同時,相對貧困仍然存在,在減少暫時性貧困的同時,長期貧困仍未杜絕長期貧困仍未杜絕。
四、農村脆弱性及貧困動態的治理措施
(一)為高脆弱性貧困線貧困人口建立社會保護機制為高脆弱性貧困線貧困人口建立社會保護機制
即通過政府、社會組織實施公共行動或者制定公共政策等組織實施公共行動或者制定公共政策等,包括勞動力市場干預、收入支持、社會保險、社會救助救助、兒童保護等政策與計劃,致力于提高勞動力市場效率、降低脆弱性風險、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以免受因為各種外部沖擊導致收入中斷或喪失險的能力以免受因為各種外部沖擊導致收入中斷或喪失,從而降低脆弱性貧困發生率。通過給予脆弱者教育過給予脆弱者教育、健康、就業的機會和基本能力保障,使其生活狀態穩定在貧困線之上并不至于經受不起外部沖擊而快速陷入貧困不至于經受不起外部沖擊而快速陷入貧困。
(二)為低脆弱性貧困線貧困人口建立生產穩定機制為低 脆弱性貧困線貧困人口建立生產穩定機制
政府應該主要采取金融支持(如小額信貸等)、產業化項目實施和生產要素補貼化項目實施和生產要素補貼(如農資、肥料、農機等)等措施,為他們建立起生產穩定機制制,保障其工資性與經營性收益形成穩定的收入流。因此,政府要不斷引導農業生產和農民走規?;咭幠;?、合作化與市場化之路,并不斷提高為農業生產注入保險機制,以建立起制度化的生產穩定機制生產穩定機制,保障脆弱性貧困農民的利益.
(三)將脆弱性貧困人群納入精準扶貧范圍
大幅度提高扶貧標準,不僅將長期處于貧困線之下的貧困者繼續納入扶貧保障范圍圍,而且把包括各種類型的貧困脆弱者涵蓋于扶貧保障對象之中,讓更多脆弱性貧困人口被納入國家扶貧制度保障與扶貧決策視野納入國家扶貧制度保障與扶貧決策視野。
參考文獻:
[1]黃承偉,王小林,徐麗萍.貧困脆弱性: 概念框架和測量方法概念框架和測量方法[J].農業技術經濟,2010(8).
[2]黎 潔潔,邰秀軍.西部山區農戶貧困脆弱性的影響因素:基于分層模型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9(9).
[3]朱俊生等.中國社會保護政策減貧效應研究[M].北京: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