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琴
摘 要:合同管理是企業重要管理內容之一。在合同法上,廣義的風險是指各種非正常的損失,它既包括可歸責于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事由所導致的損失,又包括不可歸責于合同雙方當事人的事由所導致的損失;狹義的風險僅指因不可歸責于合同雙方當事人的事由所帶來的非正常損失。合同風險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價格風險。而所謂價格風險,是指貨物發生損壞或滅失時買方是還應支付貨款的風險。合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合同已成為合作方之間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憑證,加強其管理風險控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油田合同風險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結合合同風險管理的原則、程序進行研究,進一步分析油田合同風險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管理建議。
1合同管理流程
合同管理是企業重要管理內容之一,其主要目標是優化合同管理流程、降低合同管理風險、提高合同管理效率。合同管理一般經過合同策劃、調查、初步確定準合同對象、談判、擬定合同文本、審核、正式簽署、分送相關部門、履行、變更或轉讓、終止、糾紛處理、歸檔保管、執行情況評價等環節構成。可以將合同管理劃分為四個階段:合同準備階段,包括合同策劃、調查、初步確定準合同對象、談判、擬訂合同文本、審核等程序;合同簽署階段,包括正式簽署合同、將合同分送相關部門等程序;合同履行階段,包括合同履行、變更或轉讓、終止、處理糾紛等程序;合同終結管理階段,包括合同歸檔保管、執行情況評價等程序。油田在合同管理流程方面,除了遵循一般合同管理的模式外,還融入了自身獨特的管理方式和原則,如進一步細化合同審批管理權限,嚴格內部控制管理流程等。
2.企業合同法律風險分析
2.1簽訂合同時應注意的法律風險點。合同是具有法律效應的重要文件,簽訂合同時應注意的主要風險點有:1.合同當事人資格不當2.當事人法律意識淡薄3.合同簽訂操作風險。
2.1.1合同當事人資格不當。合同當事人雙方主體是否具有合同簽訂資格,是整個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前提,如果簽訂合同的雙方達不到具有合法的簽約資格這一條件,簽訂的合同就如同一紙空文,是無效合同。因此在簽約時,相關法律工作人員一定要審查當事人是否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除此之外對方的信貸情況也要進行調查,以確保對方的信譽沒有污點。重要的簽約必須是法定代表人,其相關證件在簽約時務必要檢驗清楚,否則,盲目簽約到后來察覺有問題也無濟于事。
2.1.2當事人法律意識薄弱。市場經濟其本質是法治經濟,契約經濟的形式。合同關系關聯到一系列的民事法律章程,如果當事人對民事法缺乏認識,對自身的法律環境認知不到位,問題就隨之而來了。合同簽訂者的依法經營自覺性不高,目光短淺,從自身單位利益出發,利用文字游戲打擦邊球或造假、作假而無視法律法規約束,這些違規違法或違約侵權的事會造成得不償失的后果。此外,“事前預防,事中控制”的主動性不高,能力有限,遇事不懂靈活變通又怠于行使法律賦予的合法權利,拖沓延誤,這些都是當事人法律意識薄弱的體現,會給企業帶來危機。
2.1.3合同簽訂操作風險。合同簽訂操作風險,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來自簽訂前的準備工作,如果前期準備工作不夠充分,在對合同對方的資金和信息狀況、主體資格認證、準入許可證件、履行協約的能力資質證書、年檢情況、信用狀況等等調查工作沒有落實到位,或是審核經辦人的授權委托書草率了事的情況下就會造成合同簽訂操作風險;二是合同條款明目不完整、權利義務不對等,用詞不當,易生歧義或者是合同文字不規范、約定項目不夠明確等也會造成合同簽訂操作風險。簽訂合同的法定代理人在簽署合同時一定要防止對方玩文字游戲,鉆言語上的漏洞,對于不規范的用詞及模棱兩可的詞句一定要詢問清楚,并指出糾正。
2.2合同履約階段應當注意的法律風險點
公司在履行合同過程當中,有可能出現合同履行風險,一般是因為合同簽定一方單方面破壞合同協定或者遇到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是公司內部操作方面出錯等給對方企業帶來利益損失。表現在企業在合同履行管理工作方面失誤,對合同對方的變化狀況沒有及時了解研究,而不能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而產生經濟糾紛和經濟利益的損失,或者是對違約反應滯后,決策期過長延誤時機,追究力度不足或行為舉措不當企業而損害公司利益,財務部門結算延誤,債務追討過程缺乏力度,資金運轉速度過慢而跟不上步伐,如此下來就產生了合同履行的風險。主要的合同履行風險主要表現在文件不能及時發送、合同存在變更、合同后期證據的缺失等風險點上。
2.2.1文件不能及時發出。合同在執行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在項目進一步的推進中遇到了困撓,必須要在第一時間發出書函告知對方,共同協商再做探討,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發出法律書函和對方進行溝通協商,就會造成合同雙方進程上的偏差,這就為違約埋下了隱患。
2.2.2合同變更風險。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事宜的變更,比如項目交接時間的變更、主要負責人的變更、資金投入成本的變更等等,我國的法律是允許簽署的合同存在一定的變更,在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這是普遍存在的,合同變更有合同內容變更和合同主體變更。合同變更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對原簽訂合同的修定完善,達到雙方互利共贏,使合同更能夠順利履行目的。但是如果負責督促履約的管理人員疏忽了合同的變更,加之法律常識的缺乏,沒有分析公司內部的項目進程以致錯過了變更的有利時機,就會使企業遭受經濟損失。
3合同管理風險分析與規避
合同管理風險主要集中顯現在履行階段,但也隱含在整個合同管理流程中,尤其以合同準備階段為甚,且是各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因此,分析合同管理風險,可以從合同管理流程入手,也可以從導致合同風險的各種因素切入。目前油田在合同管理方面已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審批流程和內部控制措施,因此個人認為合同簽訂流程方面的風險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防控,而合同管理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3.1外部環境影響。此方面因素主要集中在外部施工區域,受地方政策、法規影響較大,尤其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的區域,相關業務(如鉆前土方施工、運輸服務等)無法按照油田合同管理制度選擇擁有施工資質的隊伍,造成合同簽訂不規范或合同簽訂滯后等,導致合同履行存在較大的風險。
3.2內部管理體制影響。尤其是預算管理體系與內部審批機制影響。一是預算下達時間較晚,部分油田業務在預算下達前已開始施工,而無預算就無法簽訂合同,導致先施工后補簽合同;二是部分業務內部審批流程復雜、審批時間長,導致相關業務在應該開始施工前,審批還未下達,無法簽訂合同,使得合同履行存在較大法律風險。
參考文獻:
[1]張秀錦,企業合同的風險防范與管理控制,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8
[2]孟宵冰,企業合同風險管理探析,商場現代化.201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