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巖
摘 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公共衛生的監測在技術和方法上出現了更加科學和進步的方法。公共衛生的監測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為人們平時的生產生活的進行提供了衛生的保障。隨著公共衛生監測技術的創新和發展,現代社會對于公共場所衛生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以前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現代技術主要通過公共衛生數據的分析、采集和監測評估方法進行論述,現今主要討論以后的社會中公共衛生的監測技術該如何進行創新和發展,給社會提供更好的衛生環境努力著。
關鍵詞: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與方法
引言
我國人口眾多,國地面積廣,地區性經濟差異較大,使得即使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區人口的經濟,消費,生活方法也是有很大的差異,這使得即使在公共場所人們對于公共安全的要求也是不顧盡相同的,比如小的理發店,高檔的會所人們的需求差異更加明顯,這使得對于公共衛生的評定推廣造成的更多的不統一性,要推廣公共安全、防止疾病的傳播,應該對不同的地方進行分門別類的要求,但是必須達到基本的衛生安全,滿足人們對于這方面的要求。
1 衛生監測的意義
衛生監督體系是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執行國家衛生法律法規,維護公共衛生秩序和醫療服務秩序,保護人民群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出現的“蘇丹紅”事件、“疫苗”事件、“阜陽奶粉”事件等,電視報紙新聞鋪天蓋地,媒體報道也是連篇累牘,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公共衛生事件的高度敏感,說明了社會各界對人民健康的極大關心,也提醒我們要加強對社會公共衛生的監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人民健康事件的發生。同時,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和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醫療服務市場比較混亂,非法行醫在一些地方比較猖獗,出租、外包科室的問題在一些中小醫院相當普遍。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要加強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充分利用法律的武器,保障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 公共場所定義
公共場所也稱公共建筑,指不進行生產的公用型場所比如廣場,是人們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公共場所的衛生情況的好與壞,和人們的健康有很大關聯。公共場所的開放性,使得人群的聚集,這就為病毒的傳播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如果不緊抓公共衛生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對人們的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公共場所人員集中,具有人群密集、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空調的大量使用,具有密閉性能好空氣流動性差,對于溫度較高地區商城等空調的大量使用使得衛生環境更加不好控制,公共場所中,感冒的容易傳播的疾病更加猖獗、公共場所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場所的發展反應一個國家物質條件和精神文明的標志。
公共場所是人員集中的地方,具有人群密集、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現代公共場所建筑由于大量使用空調,具有密閉性能好的特點。在公共場所中,健康與非健康個體混雜,容易造成疾病,特別是傳染病、流行病的傳播。所以,對公共場所建立完善的衛生監測制度,對其衛生安全進行全面、完善的衛生監測,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疾病傳播,第一時間消滅安全隱患尤為重要。
3 現有衛生監測技術與方法與探究
3.1 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的若干技術和方法
目前,我國現有的信息采集技術和方法主要是傳統方法和現代方法的有機結合。主要體現在數據采集的信息的全面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衛生監測技術與方法采集的數據在共享性上得到很大提升。具體而言,Wbe信息采集技術、網絡調查和RSS技術、搜索引擎常是現在經常使用的技術,通過網絡的信息收集使得信息更加全面,建立適當衛生安全數據庫,加強和公眾的信息交互,讓人們自發的反饋不合格的公共衛生場所,網民可以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使得更全面的信息能及時的反饋到數據庫,增強實時性。
3.2 公共場所衛生信息分析技術和方法
實驗室檢測分析技術是公共場所衛生信息分析技術和方法的組成之一, 運用生物技術診斷和識別傳染病信息的,判斷公共衛生場是否會爆發疾病,有效地進行預防;信息篩選:公共場所衛生信息分析技術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包括如空氣質量衛生數據、環境數據等;風險評估主要是對公共場所衛生風險的有效預估,從而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有效的臨時方案。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分析方法。分析技術、推理分析技術和預測預警技術,通過信息參數與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有效地網絡技術方法,有效地分析是否具有流行病傳染的可能性。
3.3 公共場所衛生信息評估技術和方法
根據國際上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發展可知,當前實現衛生信息評估技術和方法要立足于公共衛生系統評價指南,通過設置不同指標和指標之間的權重比,實現評估的實用性和有效性。另外在進行信息評估時,要按照相關的操作步驟,如要求描述性分析技術要對不同公共衛生數據的重要性、監測系統的目的和監測系統所必備的發展資源入手,確定該數據具有較大的評估價值;實現評價監測系統的設計;支出信息收集和監測具有全面性和科學性;要求對評估結果進行合理使用,公開可公開的信息杜絕造成社會恐慌。
3.4 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的若干問題
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方法的實行使得公共場所衛生監測越來越規范性,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的發展是基于技術方法的升級而更加全面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也要不斷的進步以適應更高的需求,不能拘泥于以前的規范要不斷的更新換代。
3.5 衛生監測主體混亂
衛生監測主體混亂主要是指在不同的規范和條例的制定下,相關部門的主題責任分配不明確造成的一些管理范圍不明確化,各部門之間協調性大大降低,這嚴重制約的衛生環境的優化進度,相關的監測技術的發展速度不同,各個領域之間的公眾認同度關注度不同,為衛生監管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
3.6 衛生監測的內容不全面
衛生監測技術的不全面性,如造成監測點的設置的不良性,使監測信息不全面,公眾認可度降低,最簡單的比方就是大型商場和戶外健身設施的衛生監管有時會采用相同的監測方法,這就是很大的失誤。
3.7 衛生監測規范下監測的操作性差
相關參數定義不明確,采集數據不全面,采集信息不合理,規范和條例的定義不明確,這大大影響了衛生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一些參數在相同的環境下產生巨大的差異,這就值得我們反思,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具體地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數據更加真實化。
4 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的未來發展趨勢
實現衛生監測技術規范、條例等的統一性,監測系統全面化,信息的整合,系統評估體系的使用性和操作性這些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們對于未來發展的遠望,為將來實現公共場所衛生的合理化,人性化,有效提高公眾的身心健康做出保障,防治疾病的快速傳播,提高公眾的幸福度,提高公眾的自覺性及時反饋不合格的衛生場所,相關部門做出實時的處理,提高公眾對于衛生安全的意識和認識到作為主人翁的責任。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和方法于社會疾病安全、社會發展具意義重大。信息采集技術和方法、信息分析技術是公眾場所衛生監測的重要方法。由于我國還處于發展中國家,外國對于衛生監測方面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衛生監測經驗都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能使我們的衛生監測技術和方法得到很大提高。
參考文獻
[1]任秀娟,程健生,彭飛,王祥英.亳州市2013年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安徽預防醫學雜志,2014(04).
[2]鄧春拓,黃莉莉.中山市2008-2012年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環境衛生學雜志,2014(03).
[3]孫玉萍,姜文忠.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存在問題探討[J].江蘇衛生保健,2014(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