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摘 要:在現代農村建設中,電力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力和基礎能源,無論是在農民的生活中還是在農業生產中,都離不開電力的支持。但是受技術和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因素限制,當前的農村電網存在較大的線損現象,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農村電網的運行效率,降低線損,必須要采取有效的線損管理措施。現本文就主要探討了如何降低農村電網的線損,并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提出一些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電網;線損;技術;管理
一般來講,在電網的運行中,之所以會產生線損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技術原因,也就是理論線損,一方面是管理原因,也就是管理線損。只有了解了農村電網產生線損的原因,才能更好的采取措施降低線損,實現電網運行效率的最大化。
1 降低農村電網線損的技術措施
1.1 科學安排電力運行方式
對于農村電力系統來講,其最佳的運行方式主要由機組的組合和負荷的分配所決定,如果做到電力系統的經濟運行,就可以很好的實現降低線損的目的。而在變電站中,要實現經濟運行,就要確保變壓器的運行組合方式和負荷率是最優的。
通常農村配電網為10kV,空載損耗是農村電網最大的損耗,尤其是在夜間,農村生活生產活動停止,電網負荷較低,空載損耗更大。針對這種情況,電力部門應該利用有載調壓設備對農村電網的電壓進行合理調節。白天可以適當調高運行電壓,晚間再適當降低電壓。在農忙期間,用電負荷較大時,調高運行電壓,在農閑期間,用電負荷較小時,調低運行電壓。通過這種靈活的電壓調整方法來達到降低空載損耗的目的。可以說,只有充分掌握農村用戶的用電規律,移峰填谷,科學調度電網運行,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電網的負荷率,實現有效降損。
1.2 對電網進行科學改造
現如今,農村用電量越來越大,以往的輸配電線路截面積過小、供電半徑過長等問題都會影響電網的運行效率,增大線損。為此需要結合農村的發展情況,積極開展農網科學改造工程。對于原有線路進行改造,增大電網的送變電容量,避免迂回供電,增大導線的截面積。另外,適當建造一定的配電房和配電屏,控制下戶線的長度小于25m和導線的截面積,以達到最大的控制線損效果。
1.3 變壓器的經濟運行
根據負荷的變化適當改變投入運行的變壓器臺數,可以減少功率損耗。當負荷小于臨界負荷時,減少一臺運行較為經濟;反之,當負荷大于臨界負荷時,并聯運行較為合理。由于變壓器的損耗占全系統總線損量的30%-60%,故降低變壓器的損耗是電網降損的重要內容。一般選用節能型變壓器,在變電所內設計安裝兩臺以上的變壓器,同時為改變系統運行方式奠定設備技術基礎。這樣既提高了供電的可靠性,又可以根據負荷合理停用并聯運行變壓器的臺數,以降低變壓器損耗。
1.4 改善網絡中的無功功率分布,提高功率因數
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時,做到無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則安排減少無功遠距離輸送。增設無功補償裝置,提高負荷的功率因數。合理地配置無功補償裝置,改變無功潮流分布,減少有功損耗和電壓損耗、減少發電機送出的無功功率和通過線路、變壓器傳輸的無功功率,使線損大大降低,還可以改善電壓質量,提高線路和變壓器的輸送能力。
實現無功補償,不僅能改善電壓質量,對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也有重大作用,應根據各種運行方式下的網損來優化運行方式,,合理調整和利用補償設備提高功率因數。對電網進行無功補償時,根據電網中無功負荷及無功分布情況合理選擇無功補償容量和確定補償容量的分布,以進一步降低電網損耗。
2 降低農村電網線損的管理措施
2.1 加大科學領導和科學管理
對于電力公司而言,應當加強對農村電網的科學管理,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制定相應的管理目標和管理辦法,并對小組成員開展考核管理,將降低線損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并使其考核結果與職工的工資掛鉤,充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加主動的想辦法降低線損。同時,還要實現對電力線路及電力設備的安全管理,確保供電所的每臺變壓器都保持三相負荷平衡。定期對配變接地電阻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解決,確保配變接地電阻安全運行。另外,還要對線路的清障、變壓器的清掃等工作給予重視,確保設備的清潔,避免發生漏電造成更大的損耗。
2.2 加強“大馬拉小車”現象的管理
計劃在供電連續性要求不高的鄉村,對于一些空勤時間較長的變壓器,可加裝空勤開關,在空載時間能自動切除。對于純季節性負荷則采取專用變壓器供電,在不用季節退出。對農灌和照明用同一臺變壓器的最好采用母子變壓器,用電高峰時,使用“母”變壓器,農灌結束后,使用“子”變壓器,以提高變壓器負載率,減少主變損耗,同時堅持100千伏安以上變壓器采用低壓電容補償,提高功率因素,從而降低全網現電系統的電能損耗。
2.3 加強農電工管理,提高農電工素質
農村電工面向千家萬戶,接觸鄉里鄉親,工作不易開展,“人情電、權力電”現象時有發生,致使線損升高。電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要經常利用例會、座談會和廣播、報紙等大力宣傳用電政策,做好用戶和農村電工的思想工作。讓農村電工打開情面,端正工作態度,避免計量裝置誤裝、電能錯算現象,樹立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思想,把因此而造成的線損降下來,同時在管理形式上,實行裝表到農戶,抄表開票到戶,不得實行村電工承包電費或線損。供電所要經常檢查巡視,加強計量表計管理,隨時掌握用戶的用電情況,并采取進出線一律套用塑料管入籍和電表裝入表箱的措施,嚴把“三封”關,不給用戶竊電以可乘之機。實行電費每月公布一次,讓用戶相互監督,自覺用電。
2.4 加強用電管理
除了要在輸配電方面加強管理,還要在用電上加強管理。因為用電過程中出現的線損也占總線損的很大比例。對此,電力公司應該進一步加強抄核收管理,制定相應制度,把抄、核、收的時間統一起來,并實施微機開票。同時,對用電營業工作進行抽查,確保執法到位,避免透漏錯送引起的損失。對電力計量裝置進行統一管理,對于較為陳舊的電表進行更換,尤其是一些故障表更要盡快更換,減少因為計量問題帶來的線損。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的農村電網改造與管理過程中,如何降低線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視的工作。與城市用電相比,農村用電存在著分布廣、管理難的特點。電力公司要想做好農村電網的運行管理,實現降損法目的,就必須要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同時抓起,切實結合農村電網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技術改造和管理調控,實現科學有效的電網降損。
參考文獻
[1]宋征亮.降低農村電網線損的技術措施[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2(11).
[2]王攀.降低農村電網線損的措施分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04).
[3]黃劼.城市電網線損智能管理分析方法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