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華
摘 要:工民建建筑主要指的是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在現代城市之中工民建建筑是建筑工程體系的主體,無論是哪一種工民建的建筑對于結構的要求都極高,在工民建的建筑結構建設環節,混凝土材料是使用次數最多的建設材料,只有優質的混凝土材料才能充分滿足工民建工程給出的材料要求,但是根據實際的工民建工程開展情況就可以了解到,材料同樣會給工程造成隱患,本文根據對工民建工程的了解,對控制混凝土這個材料的施工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工民建工程;建筑施工;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
現代城市之中的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被統稱為工民建建筑,這兩種類型的建筑設計的重點在與建筑的實用性設計,與商業建筑以及觀賞性的建筑不同,因此對于建設材料的要求也比較高,質量優良的混凝土是一種最適合工民建工程的施工材料,然而很多質量極差的混凝土被混入施工之中,導致工民建工程的質量也難以獲得保障,另外混凝土材料雖然具有較好的強度,但是受到影響的程度也比較大,如周邊溫度以及運輸條件等,本文對能夠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方法進行研究。
1 施工前的質量控制手段
1.1 選擇原材料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施工的一種主要材料,屬于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要想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那么水泥一定要符合標準,也即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的標準。水泥具有一定的標號和強度等級,選擇合適的標號和強度等級也是影響其施工質量的因素,施工單位可根據施工項目所處的地理環境和設計要求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水泥。
集料。是一種顆粒狀松散材料,常用于制備混凝土和砂漿,在混凝土結構中起骨架、填充作用和減小混凝土因熱脹冷縮引起的體積變化。由于集料是一種顆粒狀材料,表面形狀不一,有塊狀和針片狀不等,也就是這些原因,會對混凝土的抗拉強度的有所影響。
外加劑。是在混凝土的制備過程中加入的一種劑量較少的材料,從而使混凝土具備一些新的特性。加入外加劑的劑量應先進行適配和檢驗看是否滿足混凝土所需性能和設計要求。外加劑讓混凝土具備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所以摻入合適的外加劑可以適當的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1.2 控制配合比
配合比分為實驗室配合比和工地現場配合比。在混凝土生產中,由于材料長期至于室外,使得材料的含水率不同于實驗室,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往往采用實驗室配合比來調配工地現場配合比,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等前提下,調整配合比,直到滿足要求,使得配合比滿足混凝土的強度和坍落度等要求,這樣也更能滿足工程的各項需要。只有采用合理的配合比,才能使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達到設計和驗收等標準。
2 施工環節中的質量控制手段
施工環節之中的控制混凝土原有質量的工作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在對多種拌合物進行攪拌以配制高強度的優良混凝土之前,需要將攪拌配制環節需要的工具準備好,攪拌方式一般為均勻攪拌,在正式攪拌材料之前,需要先進行試驗性攪拌,提前將攪拌時間設定好,在將各種外加劑添加到拌合物之前,需要注重這樣一個施工細節,必須要將外加劑加水進行稀釋。在拌和過程中,需要盡量節省水泥材料的用量,可以先將水泥和水進行均勻攪拌,獲取水泥漿之后再將其他拌和物一一添加,這種拌和方法不僅能夠節省水泥,還能加快拌和的速度。
在對拌和獲取或者直接購買的混凝土進行運輸的時候,需要對運輸影響縮減到最小,盡量選擇有豐富的駕駛專用車輛經驗的司機,減輕運輸過程中的震動影響,始終保持裝有混凝土的車輛運行平穩,一旦震蕩情況過于嚴重,混凝土材料極有可能出現離析問題,因此在運輸之前,運輸環境之中的障礙物就需要被提前清理。盡量避免運輸意外事故發生。在對運輸車輛的車型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根據工民建工程的材料需求量來進行選擇,在使用車輛之前,對車輛的質量與運行狀態進行確定。確保材料的使用條件沒有問題。
混凝土澆筑(攤鋪)過程的控制。在澆筑混凝土時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混凝的施工質量:混凝土澆筑前,檢查模板的剛度和尺寸,還要測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控制在20~40mm之間。攤鋪過程中,間斷時間應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在澆筑過程中,應連續進行還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勻性,使出出現離析現象,澆筑高度不宜超過2米。混凝土澆筑入模后,應采用振動棒進行振搗,在振搗過程應避免碰撞模板。振搗后發現有缺料時應立即填補找平。
施工縫的布置: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因澆筑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在混凝土新老澆注交接的地方,所以應設置施工縫,施工縫一般設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容易施工的部位,且符合下列規定:柱應留水平縫,梁、板、墻應留垂直縫。施工縫有以下幾種:沉降縫:由于混凝土結構,會產生一些不均勻沉降,應設置沉降縫;伸縮縫:防止因溫差過大,混凝土熱脹冷縮形成斷板,應設置伸縮縫。
3 施工完成后的質量控制手段
完成最后一個階段的混凝土使用之后,管理人員也不可對自己的工作掉以輕心。對混凝土受到的外界影響因素把控好,另外與混凝土共同使用的水泥材料產生的水化作用也會對完成澆筑的混凝土的性質產生影響,環境條件不同,混凝土材料的硬化程度也存在差異,硬化度不夠,與混凝土相關聯的工民建的建筑結構會出現明顯問題,針對剛剛完成澆筑工作的混凝土材料,需要對溫度以及濕度變化帶來的不良影響進行排除,管理人員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完全不同的保護方法,除了常規的濕度與溫度變化之外,惡劣的天氣也是影響混凝土保持原有質量的元兇之一,包括大風、大雨以及其他的極端天氣。為了使保護手段發揮作用,管理人員需要及時開展拆模以及養護工作,保證養護工作可以被及時開展,在剛開始進行養護的時候,對工民建的建筑現場進行封鎖,完成拆模工作之后再開放施工現場。
結束語
混凝土這種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對于工民建工程的順利開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為了實現全面控制材料的質量,在每一個工民建施工階段之中,混凝土材料都需要被有效管控,為了避免工民建建筑在完工后出現質量性的問題,相關人員必須到積極地擔負其質量管控工作的職責。不同種類的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材料之間的差異也是質量管控工作的一個重要標準。在施工前,相關人員需要對材料進行檢查,施工環節中,混凝土出現的變化需要被重視,完成施工后,管控人員也需要對混凝土材料受到的影響進行處理。
參考文獻
[1]任昊.淺談在工民建中如何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J].民營科技,2017(05).
[2]李紅霞.淺談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J].民營科技,2017(05).
[3]饒濤.當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28).
[4]劉樹鵬.工民建建筑施工中的基坑支護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資訊,2017(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