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思含
摘要:自唐朝建國之初直到安史之亂,國家繁榮富強、交通便利發達、社會安定,再加上國家的政策比較開明,朝廷中文武百官經常通過宴游來相互吟詩,以此作為談佐的樂趣,這些共同促就了唐朝獨一無二的繁榮盛世。唐朝的繁榮發展使得唐朝的詩歌也隨之發展,詩歌中的酒文化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唐詩中的酒文化是在酒、情、詩的基礎上共同建立起來的。本文章主要是對唐朝中的酒文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唐詩;酒文化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成分的酒文化就更顯的別具一格,把酒文化和詩歌相互融合,使得詩酒相融成為一家。詩人大多愛飲酒,很多千古留名的佳作都是詩人在酒后所表達出的復雜而又豐富的情感,通過詩歌表達出了唐代的酒文化,詩歌的繁榮昌盛也間接反映出酒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1.唐詩中的酒和酒器豐富多樣
唐詩中對酒進行創作的詩作不在少數,直接從唐詩中對酒和酒器的稱呼便可看出這一點來。酒的稱呼種類繁多、豐富多樣,例如濁酒叫做“醪”,清酒叫做“醥”,紅酒叫做“醍”,白酒叫做“醙”,苦酒叫做“圣”,甜酒叫做“醴”;對于一些沒有過濾的酒可以稱之為浮蟻、綠蟻、燒酒、壺漿、椒漿、酒醅等;對于不同的釀造材料也有菊花酒、葡萄酒、桂酒、梨花春、黃花酒、竹葉春等數不勝數。酒器的種類也同樣繁多,例如盛酒器有盛儲器、冰鎮器、溫煮器、斟灌器、娛灑器、挹取器等;這其中盛灑器有甕、瓶、壺、尊、缸等;飲酒器有壺、杯、盞、盅、碗、觴等等。
2.唐詩中飲酒的場合豐富多樣
2.1宴會親友,團聚的喜悅
和親朋好友共赴宴會、相聚一堂是一件令人心潮澎湃、甚是喜悅的事情,在宴會中酒就成為了不可缺少的助興劑,從詩人的詩作中明確體現出了這一點。例如張繼的《春夜皇甫冉宅歡宴》中寫到“流落時相見,悲歡共此時。興因尊酒洽,愁為故人輕”,也就是親友之間久別重逢的喜悅溢于言表,煮一壺酒共同邊暢飲邊敘舊。此時此刻,即使有再多的憂傷也都化為烏有,有的只是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之情。亦如岑參的《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中寫到的“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宴會酒是唐代寫酒的詩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2餞行好友,臨別的情愁
好友即將遠行,友人通過設餞行宴為其餞行,回憶以往的美好生活,表達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為友人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將延綿的離愁都留在餞行酒之中。例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寫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又例如賈至的《送李侍郎赴常州》中寫到“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2.3邊塞飲酒,犒饗將士
對于唐朝那些鎮守邊關的將士們,心中有著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又有著出門在外背井離鄉的無奈和思念,只能夠通過酒來表達出內心視死如歸的激情和悲壯。例如王翰的《涼州詞》中寫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又例如李頎的《塞下曲》中寫到“金笳吹朔雪,鐵馬嘶云水。帳下飲蒲萄,平生寸心是”。
2.4傳統節日,飲酒抒懷
我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往往是詩人們自然飲酒,以此來抒發內心的情懷的時候,傳統的春節、中秋節、清明節、重陽節等。例如杜牧的《清明》中寫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例如盧照鄰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中寫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p>
2.5獨酌杯酒,抒發人生感慨
唐朝的詩人們在空閑之時,有時會獨酌杯酒,或許是因為發泄自己內心放蕩不羈的情懷;或許是因為感嘆人生的懷才不遇、仕途失意;或許是因為過于思念佳人;或許是因為悲嘆人生的坎坷與彷徨,將這所有的感情都寄托于杯酒之中,借酒抒情,也吟出了很多的千古名作。例如李白的《月下獨酌》中寫到“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例如羅隱的《自遣》中寫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2.6村社酒,祭祀神靈
作為唐朝飲酒場面中最為盛大、最為壯觀的村社酒,在祭祀神靈時往往是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群賢畢至。此時的現場人山人海、歡歌狂舞、嬉戲玩耍、鑼鼓喧天,甚是熱鬧。例如王駕的《社日》中寫到“鵝湖山下稻梁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2.7酒后風采
唐朝中有很多的詩詞都是描述酒后風采的,例如李白的《白馬篇》中寫到“酒后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又如盧綸的《和張仆射塞下曲》中寫到“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2.8登高眺望,抒發情感
應了那句古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詩人們登高遠眺,飲酒賦詩,或許是因為抒發自己的情懷,也許是因為思念家鄉,通過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例如李白的《梁園吟》中寫到“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又例如白居易的《九日登巴臺》中寫到“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2.9追悼友人的挽歌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面對生離死別,親朋好友去世的噩耗怎能不叫人痛苦,昨日已經過去,現已物是人非。在唐代的詩人有很多悼念已故友人的詩詞,例如李白的《哭宣城善釀紀叟》中寫到“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曉日,沽酒與何人”;又例如段成式的《哭李群玉》中寫到“酒里詩中三十年,縱橫唐突世喧喧。明時不作禰衡死,傲盡公卿歸九泉”。
2.10展現社會的不合理
有社會就有紛爭,就有其陰暗的一面,唐朝的封建階級更是如此,詩人以其敏銳的視覺,以社會最底層窮苦大眾為題材,深切的體會到當時人民生活的疾苦,同時以此為背景,映射出那些達官貴人的奢侈糜爛,荒淫無度的社會風氣。詩人借酒抒發對現實生活的憤懣,抒發對那些窮苦百姓憐憫之情?!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首詩讓人感到的作者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對現實生活的人情冷漠、社會的黑暗。白居易在《輕肥》一詩中提到“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運用了充分的夸張來描寫現實的殘酷與生活的疾苦。諸如此類的酒詩還有很多,例如鄭遨《傷農》中寫到“一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珊瑚枝下人,銜杯吐不歇”。
3.唐詩中的酒賦、酒詞
除以上酒詩以外,還有不少有名的酒賦,白居易的《酒功賦》、皮日休的《酒箴》、李白的《將進酒》、杜甫的《飲中八仙歌》、許宣平的《醉歌》等等。
以上無論酒賦或者酒詞,與前面所寫的酒詩都是唐朝詩人們借酒抒情,借酒抒志,對酒文化的豐富與弘揚。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傾注于酒中,借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拓寬了酒文化的空間,促進了酒文化的生存,提高了酒文化的藝術檔次。展現了酒文化的精髓,豐富了酒文化的內涵。唐王朝的時代發展與酒文化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既謳歌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景象,又表現出詩人追求豪放,爽朗,樂觀,積極的社會時代思想。唐朝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唐朝的詩人更是個個無酒不歡,酒是唐朝詩人的精神食糧,也是時代發展的良好的推進劑。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唐朝的詩人們將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統統的注入到酒當中,運用藝術的手法來提高酒文化的檔次和品位,也開闊了酒文化的表現空間和生存空間,最終吟詠出屬于自己的百態人生。唐朝詩人們的千古名詩促就了我國濃烈又醇厚的酒文化,也對我國唐詩在中國的詩歌史上的所占據的重要位置站穩了腳跟。
參考文獻:
[1]鄒淑琴.唐詩中的胡姬與西域酒文化在中原地區的傳播[J].中國韻文學刊,2016,30(4):17-22.
[2]程珊珊.中國古詩詞中酒文化的翻譯淺析[N].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5):22-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