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雨婷
摘要:表情符號的普及對互聯網時代中人們的交流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為調查高中生表情符號使用特征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關建議,本文以山東省聊城市某高中為例進行了調查研究,共發放了90份問卷。調研結果顯示,高中生群體使用表情符號具有普遍性,系統自帶表情符號和自定義表情符號受到高中生歡迎,表情符號主要起到輔助文字表意的作用。高中生使用表情符號主要是為了緩解尷尬氣氛、順遂普遍表達方式、追求展現個性。針對當今高中生表情符號使用特征,媒體需要發揮引導和監管作用,學校應加強對高中生的相關教育,引導高中生對網絡表情符號使用的規范化,從而對高中生的成長做出正確的引導。高中生也應該有意識地主動提高自我修養,避免使用不良表情符號,共同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
關鍵詞:高中生;表情符號;從眾心理;個性化
表情符號,是指通過特殊符號(標點符號等)、動畫、幾何圖形或其他非文字信息在網絡中表達情緒情感的符號[1]。表情符號是對人面部表情的一種直觀化表達,可以在網絡虛擬環境中直接讓交流者雙方感知到彼此的心情,一般而言對文字的表意功能有補充作用。表情符號可以分為文字類和圖片類。文字表情符號由特殊符號或英文組成,又稱顏文字,如“O(∩_∩)O”(兩側橢圓代表手,表“哈哈”)、“?(^^*)”(音樂符號代表愉悅的心情)、“QAQ”(Q形如流淚的眼睛,表哭泣),“orz”(形如小人跪姿,表“被你打敗了”)等;圖片表情符號有靜圖和動圖之分,多借助一些知名漫畫形象加以表達,如兔斯基、暴走漫畫等,另外還可以利用明星或他人照片來自己制作表情。
互聯網時代,作為“網絡原住民”的高中生已經成為網絡表情符號使用的一個重要群體。高中時期是少年向青年的過渡時期,他們在身體和心理的多個方面,如自控力、情商、思想和組織能力等,都還處于未成熟狀態,這種生物性和社會性的未成熟階段極易出現身體和心理、心理和社會發展的不同步,這種不同步進一步導致了高中生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2]因此,通過關注高中生的網絡表情符號使用特征來關注和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對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進行輿情控制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當今網絡交流一種重要表達方式的網絡表情符號,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使用者的心理狀況。分析、總結高中生表情符號使用特征有助于學校和社會更好地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更有效地對其成長、成熟進行引導。由于圖片表情符號使用范圍更廣、類型更加豐富,本文主要對此進行了研究。
一、高中生表情符號使用特征
本次調查共回收90份有效問卷,問卷調查人數涉及從高一到高三各個年級的學生,其中男生占53.33%,女生占47.67%,二者相差不大,故研究調查對象具有一定代表性。通過線上平臺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研究主要發現高中生表情符號使用具有以下特性。
(一)表情符號的使用具有普遍性
在對“網絡上聊天或發表觀點時是否經常使用表情符號”的調查統計中,“經常使用表情符號”的高中生占總調查人數的72.22%,“使用但不經常”的占22.22%,而“一般不使用”僅占5.56%。可見,大部分高中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流時經常使用表情符號,發送各種各樣的表情符號已經成為高中生線上交流的重要表達形式,比純文字表達更受高中生青睞。
(二)系統自帶與自定義表情符號受歡迎
在對“經常使用的表情符號”的調查統計中,直接使用“系統自帶表情符號”的人群占總人群的56.67%,另外有四分之一的高中生表示經常使用個人自定義表情符號。一方面可以看出網絡社交平臺自帶的表情符號愈發能夠抓住多元化群體的心理特性,通過種類豐富、表意明顯的自帶表情符號滿足用戶簡便快捷的使用需求;一方面也能夠體現高中生群體自我意識的覺醒和鮮明,高中生逐漸更愿意選擇自我創造、甚至標新立異,以表達獨特的自我意識。
(三)主要發揮輔助文字表意的作用
在談及“什么情況下會使用表情符號”時,多數高中生表示希望能夠借助表情符號表達文字不能表達的意義,“純屬娛樂”的目的占21%。從中可以推斷,高中生進行線上交流時,大多數情況下希望通過使用表情符號發揮對語言文字的輔助作用,通過各異的表情符號構建確切的語境,使交流雙方更加直接明確地理解對方要表達的意思與心情,一定程度上緩和線上交流環境中身體姿態和神態表情缺失所導致的理解偏差;同時也存在“游戲化”傾向,只是“發著玩玩”。
二、高中生使用表情符號原因分析
(一)緩解尷尬氣氛
現實交流中不可避免會出現話不投機、爭吵駁斥或其他使交流雙方陷入尷尬的情況,線上交流同樣如此。此時選擇發送具有趣味性的表情符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和雙方心情,活躍氣氛,起到打破僵局的作用。另一方面,受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婉轉含蓄的文化傳統的影響,相比語意更為鮮明、具體的文字信息,使用表情符號能夠比直接使用語言文字更加委婉地表達聊天者想法[3],用一種他人更能接受的語言表達自我觀點,更有助于維系雙方關系。
(二)從眾心理的驅使
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表情符號的逐步興起對傳統的網絡交流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今使用表情符號已成為一種潮流,這種潮流對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高中生心理狀況的特殊性促生了其明顯的從眾心理,生理和心理上的未成熟性讓他們認識和判斷問題還缺少自我強烈的主觀意識,往往只憑直覺的心理體驗。[4]同時,高中生群體具有極強的相似性,他們的思維方式、認識角度等都有一致性,這些情況極可能會導致高中生陷入被動的認知中,從而出現追隨大眾以求一致的現象,使自己不至于被孤立于潮流之外,促進表情符號的進一步廣泛使用。
(三)追求展現個性
網絡的匿名性給了每個人充分的張揚個性、發揮想象力的獨特空間。大量使用網絡語言正是在生活和學習的極大壓力下青少年在一個相對安全、相對便捷的環境中表達自我、排解壓力的表現。[5]高中生時期是叛逆心理的高發期,表情符號使用的個性化正是高中生叛逆心理的一個表現。他們為了展現自己的個性,往往不想局限于傳統的文字交流方式甚至是原始表情符號,而是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表情符號,實現對傳統權威的解構、對當今文化的“創新”,以吸引他人目光,從某種角度上實現自我價值。endprint
三、討論與建議
(一)媒體應充分發揮引導和監管作用
網絡社交媒體(如微信、QQ、微博等)作為高中生交流的平臺,對高中生表情符號的使用種類和使用方式等負有一定的監管責任,但目前網絡社交媒體對網絡交流的管理力度還遠遠不夠、管理方式還遠遠不足,還有極大的空白。社交媒體應該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積極發揮對高中生乃至整個青少年人群體表情符號使用的引導和監管作用,設計、普及風格積極向上、陽光正面的表情符號,禁用寓意消極、負面的表情符號,從源頭上制止負面表情符號的傳播。
(二)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相關教育
高中生在其學習生涯中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來接受知識、規范行為的,學校作為高中生一個接觸外界信息的重要場所,其所傳播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都對高中生產生直接影響。一方面,各學校應積極宣傳網絡表情符號使用規范化的重要性,加強對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鼓勵高中生群體使用和傳播寓意積極、設計精彩的表情符號;另一方面,學校應密切關注高中生使用表情符號等網絡語言的特征,格外關注異常情況,從高中生網絡交流特征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況,減少悲劇的發生。
(三)高中生應加強自身修養
媒介素養要求人們擁有對各種媒介信息進行合理解讀、理性批判的能力,并且能夠使用多種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學習及社會發展服務[6],高中生作為表情符號使用的一個重要群體,應該提高表情符號使用規范化的意識,不盲目使用自己不了解其含義的表情符號、不嘩眾取寵地使用表情符號,正確認識表情符號的媒介作用,不斷提升個人媒介素養,通過規范個人的一言一行為創設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姚沂婕,安宏玉.網絡表情符號分析[J].校園心理,2011,09(5):336-337.
[2]梁小紅,劉興生.從情緒表達解讀高中生心理發展特點[J].新校園旬刊,2014(5):221-221.
[3]李麗.微信聊天中表情符號的使用對人際傳播的影響[J].新聞世界,2016,(08):48-50.
[4]錢雅文.中學生從眾心理的成因與教育疏導[J].教學與管理,2009(12):44-45.
[5]劉郁.90后高中生使用網絡語言的新特點探析——以貴州省花溪區清華中學為例[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貴州民族學院.“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貴州省社會學學會、貴州民族學院:,2008:6.
[6]王金團.論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J].東南傳播,2007(5):9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