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龍
摘要:要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首先應該關注學習思維問題。本篇文章將主要從三個方面:高中生學習化學思維障礙的表現、具體的原因、相對應的策略建議來談一談淺析高中生學習化學的思維障礙及其對應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化學;思維障礙;對應策略
高中化學內容可以大致分為元素化學、有機化學、反應原理和化學實驗四個部分。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化學學習只要記住基本公式,多做題就夠了。也有的學生認為化學學科內容比較偏文科性,多記多背就能夠輕松解決試題。之前已經有文章討論過相關的話題,但大多數主要圍繞學生的習慣性思維來談的。那么,本篇文章將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高中生學習化學的思維障礙和策略。
一、高中生學習化學思維障礙的表現
1.墨守成規,死記硬背
有的教師為了節省學生的時間,總結出各個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背誦記憶。其實化學學科中蘊含著各種各樣的規律與現象,而在現實教學中,很少有條件讓學生實際觀察物體的反應與變化,學生往往選擇死記硬背。例如誤認為所有的有機物都易燃燒,而忽略四氯化碳不易燃燒,而且是高效滅火劑。又或者誤認為二氯甲烷有兩種結構,而忘記甲烷不是平面結構而是正四面體結構,所以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簡單的選擇題或者直觀的問題,學生能夠游刃有余,可一旦變為隱含的條件,學生往往摸不著頭腦。
2.習慣性思維,缺乏變通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習慣性按照原有的邏輯思維進行解題,很少主動思考出題人的意圖,也很少學會變通與創新。例如離子共存的相關題型,“無色透明”條件型,限定溶液為“無色”,則不含有色離子,即Fe2+、Fe3+、Cu2+等等,若“透明”,則溶液不形成混濁或沉淀(與溶液有顏色無關),如Ag+與CI-、Br-、I-、SO42-,另外還有“酸性”條件型、“堿性”條件型、“酸性或堿性”條件型、“氧化還原反應”條件型。學生習慣性按照已知的解題步驟進行解答,一旦題目換一種問法或者換一種條件,就很難理解題意。
3.缺少主見,被動接受
在學習化學過程中,學生很少主動提出問題,也很少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只知道埋頭苦干,熬夜練題。學生習慣性選擇相信教師,相信書,比較被動的接受知識,很少追本溯源。對于一個問題的解決,學生也很少主動嘗試解題方法,而是等著教師引導分析,進行題型總結,學生對教師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希望得到更多的記憶方法與做題方法,而很少根據自身的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歸納。例如鋁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按照一般的規律金屬是不能和堿溶液反應的,那么鋁為什么能反應呢?很多學生只記憶最后兩者反應的方程式,但并不理解是如何得來的,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也是同一個道理,需要分成兩步來進行。
二、高中生學習化學思維障礙的原因
1.教師教學壓力大,過于重視考試成績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壓力比較大,需要盡可能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因此很多教師會縮短課堂講解時間,加大學生的練習力度,同時也很少關心學生成績以外的事情。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思維障礙,有的教師只覺得學生是因為做題太少,做題多了自然而然就會處理各種問題。也有的教師并不信任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求學生必須按照具體的規定完成任務。很多教師只專注研究高考考試題型與方向,而很少與學生深入討論分享化學學科的發展狀況與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長時間的禁錮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使得學生墨守成規,不敢突破進行創新。
2.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意識與自省意識
學生經常被教導要聽話,做一個優秀的學生,久而久之,習慣性的一切聽從教師的安排,不敢有其他想法。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夠真正獲得學習的樂趣,被動接受遺忘速度較快,而且很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學生也很少反思自己,不清楚自己的薄弱環節,學生在概括自己學習化學的情況,往往只會用簡單的好、一般、不好來概括,只希望能夠從教師教材中得到更便捷的記憶方式以及運算方法。
三、解決問題的建議
1.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習自始自終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引路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一方面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讓學生盡情的發揮,并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針對某一化學反應,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的進行猜測,并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推理與與演算。另一方面應該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廣度與深度,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化學教學應該盡可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思維。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平時的實驗操作中,應該盡可能的讓學生進行實踐,使得學生從中得到啟發。
2.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很多學生往往不會思考,既發現不了問題,也不知道該從如何進行提問。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思考。一方面要學會理解出題人的意圖,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很容易被出題人牽著鼻子走,找不著重點條件。提高分數并不在于題海戰術,而在于做題方法掌握與否。另一方面要學會質疑,無論是對教師還是教材。有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明明覺得標準答案好像不對,卻拼命往標準答案靠近。有的學生不好意思開口提問,總是在等其他人的回答。
3.學生應該夯實基礎,貫通知識
學生在學習化學中所出現的思維障礙,歸本溯源,主要還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一方面學生要主動學習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知識的歸納與總結。另一方面要學會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特點,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在扎實基礎上,才能夠進行一定的思維拓展與延伸。
小結:
高中生在學習化學中的思維障礙,主要表現為慣性思維影響創新突破、依賴思維而缺少自我、學習方法墨守成規等等。出現學習思維障礙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師教學壓力較大,而忽略學生的思維培養,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缺乏自我意識。要解決學習化學的思維障礙,一是應該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二是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創新,三是學生應該夯實基礎知識。
參考文獻:
[1]黃長新.克服高中生學習化學思維障礙的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09(17)
[2]陳家寶.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初探[J].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2004年
[3]任雪明,吳文中.高中化學教學疑難問題研析[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