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明
摘要:課堂是教師的舞臺,課堂是教師的沙場。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在舞臺上一展風姿,每一位教師都希望在沙場上取得一定的功勛。可是,在奮斗的路上往往事與愿違,究其原因,課堂教學能力有待提高,提高即為不足,不足之處,在于教師課堂掌控藝術的提高與升華。
關鍵詞:課堂教學能力;課堂掌控藝術
截至2015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539萬人,他們工作在51萬所學校,支撐起了3.06億在校學生的教育教學任務。[1]另外,據2015年7月30日教育部消息:全國共有小學20.14萬所,在校生9451.07萬人,專任教師563.39萬人,[2]超過全國各級各類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谝陨蠑祿覀兛梢钥闯?,小學教師在教學中的比例不容忽視。發揮小學教師特有的教學激情與創新意識,累積教學經驗,形成個人風格,讓他們更快更好的成熟起來,成為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生力軍,迫在眉睫。
而課堂掌控藝術作為教師課堂能力提升的要素之一,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與作用。這其中的學生、教師、課堂學習環境三要素之中的教師更是關鍵點。所以,我針對這一問題,給出如下建議。
一、提高教師語言運用的能力。
語言是人類社會交往生活中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思想、交流感情、溝通信息和傳遞知識的工具。對于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它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它是駕馭教學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現手段。
1.口頭語言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語言。它能使聽者在繪聲繪色中獲取知識,受到教育和啟迪??陬^語言的使用要注意如下幾點:首先形成發音準確、吐字清晰的授課語言,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優美動聽的語言,讓學生如沐春風,樂于接受。其次,以激勵的語言傳達和溝通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聽課。最后,以幽默的語言活躍和渲染教學氣氛,使其在課堂教學中,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又能加深學生記憶,同時也能讓幽默來陶冶學生成為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2.體態語言是教學活動中無聲語言。姿態越自然,身體各部位表現出來的動作就越親切,反映的思想感情就越真實,教學效果也就越好。眼神是心理和思維的反映。教師走進課堂第一次與學生交流的就是目光,無聲無形之中,透給學生一種情感,使學生進入聽課狀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常以自身的敏感從教師眼睛神色里體察和領悟到嚴肅、信任、激勵的目光,以此端正自己的行為。手勢所反映的是動作語言,但又區別于啞語,它是緊隨著口語和眼神,做出暗示和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力量,它既能示意肯定,也能擺手否定,還能表示一定的節奏和力度。在課堂上手勢動作的發揮和眼睛的神情,均可填補有聲語言的不足和空白,從而為教學增添藝術魅力??傊?,教師體態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
3.書面語言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制約著學生的智力活動方式和效率。尤其在講課過程中,教師要抓住以課本知識內容為基礎的關鍵性的書面語言,組織、歸納、板書,并且要在理解記憶其定理、定義、公理和公式的同時,運用課堂教學手段進行練習,以便順利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在組織應用書面語言時,不要過于追求語言的通俗化和趣味化,要考慮到語言的邏輯性和嚴密性,更不能忽略書面語言在表達時對學生的感染力。
二、提高教師的教育機智能力。
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不論教育者怎樣地研究了教育學理念,如果他缺乏教育機智,他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實踐者。”[3]
1.細致敏銳的觀察能力。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會對教師教學活動做出各種各樣的情緒反應和認知反饋。此時,教師需要通過細致敏銳的觀察力迅速捕捉,及時分析,正確判斷,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容量、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及教學語調。它是實施課堂機智的先決條件,是教師獲得教學主動權和采取最佳方法的基本前提。
2.冷靜理智的自制能力。這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面對突然發生的意外事件,保持冷靜頭腦和穩定的情緒,用理智把握住自己,并迅速判斷事情的性質,思考處理問題的方法,盡快安定課堂秩序,把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活動扭轉到正常的教學上來。
3.及時有效的調控能力。這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一定的手段對學生聽講狀態和對自己教學過程進行調節控制的教學技巧。成功的課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的雙邊活動。通常,教師的調控力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調控學生聽課的情緒、注意力及思維活動,激發他們參與教學、獲取知識的主動性;二是調整教師講課的速度、方式、步驟和環節,保持傳遞信息的渠道暢通無阻。
4.深刻準確的解惑能力。網絡時代,信息來源渠道增多,學生課外知識量增加,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求知欲強,不拘泥于定型的觀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顯著增強。面對這樣的挑戰,教師除了必備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有非專業的知識,及靈活機智的解答技巧。
需要指出一點,課堂教學機智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應變能力,它是受教育教學規律和各種因素的制約,在使用時,要遵循四個“有利于”:第一,有利于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第二,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第三,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第四,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把學習的理論知識切實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不斷地總結、反思、改進,在反思中成長,在改進中成熟。
參考文獻:
[1]徐佳毅.教育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539萬人[J/OL].2016-08-31 14:23
[2]2014年全國共有小學20多萬所,比去年減少1.22萬所.[J/OL]2015-07-31 13:29:42
[3]林娜.課堂教學中的技能指導[M].廣西:漓江出版社,2011.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