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形勢下,黨建工作的落實,應當體現出科學性,與此同時,應當對黨的外在形象加以維護,逐步實現地域性的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收益,這對于黨的基層組織發展來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若想在此環節,抓實基層黨建工作,就要把控其中的要點和重點,同時樹立三種意識,促使基層黨建工作的落實更具實效性,并為黨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基于此,本文針對抓實基層黨建工作為最終目標,提出了樹立三種意識的建議,希望給有關人士以一定的借鑒和啟迪,以下為詳述。
關鍵詞:抓實;基層黨建;關鍵要素;樹立;三種意識
《黨章》中已經明確提出,黨的基層組織可謂是社會基層組織的主要內容,更加是黨戰斗和全部工作的基礎,由此可見,基層黨組織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在現階段的新形勢下,若想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維護黨的外在形象,推動地區和單位范圍內的經濟發展,可見,落實基層黨建工作對于社會整體的運作和發展來講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進行了分析和總結,而后發現若想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的抓實目標,就需要在此過程中,樹立三種意識,以下是筆者的建議和總結。
一、增強黨員意識
黨員的發展過程中具有先進性的要求,這一要求也間接的體現了黨員的重要地位,黨員需要有超強的黨員意識,發揮自身的帶頭性作用,凸顯自身的先鋒模范性地位,他們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代表,因此,需要強化黨員的教育力度,通過監督和管理等諸多途徑,將“三會一課”等制度體系落實到實踐中,運用崗位訓練亦或是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種路徑,強化黨員的黨員意識,重新審視自身的社會地位,積極踐行自我的社會價值,極大的增強其黨性觀念,強化黨員的綜合素質,從基層黨員層面進行分析,黨員還應從實踐生活中,自覺總結黨的方針、決議、路線以及政策等各方面內容,并熟練掌握黨的各項知識,對黨的相關政治紀律亦或是政治規矩等全方位的學習和掌握,明確黨員所應履行的職責,“應該作什么,不該做什么”都有清晰的認知,始終保持黨員的良好外在形象,從自我做起,將黨的各項要求落實到實踐中,為基層黨建工作的落實奠定堅實的基礎[1]。
二、增強戰斗堡壘性的意識
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抓實,還應當注重黨組織所具備的堡壘性地位,這就要求基層黨組織需要將自身的堡壘性作用凸顯出來,從基層黨組織層面進行分析,要求黨組織需要將黨的路線、政策以及方針等落實到實踐中,并積極做好宣傳性的工作,切實起到傳遞聲音的作用,將這些黨的發展要素和引導性決策,滲透到老百姓的思維模式之中,努力帶領群眾共同發展、最終為小康社會的建設提供相應的保障。在此過程中,相關的黨組織成員,也應主動對黨所下達的任務高效履行,做好上下級的交接工作,不可過多的講究條件,遇到困難有退避之心,而是要正面困難,主動受領,凸顯出基層黨組織所具備的戰斗精神,規范化的完成任務,對群眾和黨員進行全方位的組織,在工作一線力求達到爭創先進的目標,同時在此過程中,也應當做好共同研究和謀劃工作,將其中的各類阻礙性問題妥善解決,齊心合力解決困難,并高效的、順利的完成各項任務,運用較佳的工作業績,將黨組織所具備的戰斗力體現出來[2]。
三、增強融合意識
我黨在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中占據著領導和核心地位,這也間接的決定了我黨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在踐行自身的社會價值的環節,應當深入到一線工作環節,對基層黨建工作的落實進行抓實,將黨內部工作和其他的工作任務進行有機的融合[3]。
而后,還應在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環節,將其要點和重點滲透到單位的實際工作中,尤其應在總結提高、研究謀劃以及安排部署等諸多環節中做好把控工作,在此環節,黨組織也應將自身的核心作用發揮出來,凸顯引導性地位,切實社會中的優秀分子吸納到黨的隊伍建設中,還應做好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工作,深入到群眾之間,對群眾生產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進行調查、分析和總結,將這些數據信息進行有效匯總,及時并高效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也需要與上級黨員的建議虛心汲取,切實提高基礎黨建工作的落實水平,使基層黨建工作的落實為人民群眾所滿意,同時也可令上級黨組織滿意[4]。
四、抓實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點
其一,具有憂患思想。早在兩千三百多年以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就推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一觀點,而后詩人杜牧也針對性的發出感慨“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這些名言警句讓人聽后不由得寒徹心扉。對這些思想進行分析,從客觀角度來說,歷史有一定的輪回性,我們且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朝代的更迭體現,可知每個朝代都需要經歷發展初期、上升時期、鼎盛時期以及衰敗階段,再立足于當下加以考慮,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是否能夠引領各組人民擺脫這一朝代的更替命運,就在于黨的發展方向,以及最終的奮斗目標以及最高理想可否實現,若從我黨所處的整體氛圍進行分析,雖不如一些悲觀論者所說的那么可怕,但是確確實實存在諸多危機,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全球的經濟發展趨勢不景氣,同時我國的經濟運作會受到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消極抵制,尤其是在當前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不可預知的風險性因素越發增加,國內經濟雖說與改革開放以前相比較,實現了飛速的發展和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5]。
在此過程中,我國越發強調依法治國,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力求在當前的教育文化背景下實現長久性的繁榮,這一過程中,會存在環境污染、貧富差距大、就業不足以及社會公平性等問題,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地域或是城鄉的發展,同時也給我黨的社會主義事業踐行進程帶來了許多阻礙,在此極為特殊的社會環境下,一些基層黨員干部缺乏理想和信念,生活在利益和權力的網絡中不可自拔,甚至存有破壞黨執政基礎之心,故此,黨基層組織在履行自身社會價值的過程中,應當首先認識到自身的基礎性地位和戰略后方地位,具備較強的憂患意識和黨員干部職責意識。
其二,具有較強的責任感。當前時代的美好是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屈辱后,經過幾十年改革和二次建設,度過了許多艱難困苦的歲月所實現的。因此,無論何時何地,中國共產黨人都有權利、有義務去繼承、保護和建設它,這實屬歷史給我黨所賦予的光榮任務,這一理想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思考和探究,基層黨組織是黨的重要分支,因此,需要在工作實踐中發掘發展之思想,制定切合實際的解決方案,基層黨員也會體現自身作為“血液”的鮮活性,將黨所貫徹落實的指示、路線等滲透到人民群眾的思維模式之中,并將“四個全面”戰略方針落實到實踐中,為之不懈的努力和奮斗。endprint
其三,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黨理論創新的關鍵點,就在于宣傳工作的落實力度,要求黨員干部應肩負自身的職責,對黨的主張等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并將黨的理論落實到實踐中,體現出基層黨員干部的號召力,在將黨的思想貫徹落實的同時,強化人民群眾的理解能力,在此環節,還應對黨的主張進行擴充,豐富黨的理論基礎,引導人民群眾向前看、回頭看,汲取失敗和教訓,結合當前時代的發展要求,制定更為適宜的、新的發展理念。
簡而言之,就是需要對黨的發展觀進行創新,運用科學的理論和創新式的思維,實現全國人民的思想武裝,只有這樣方可將基層黨組織所具備的社會價值發揮出來,將其社會地位予以凸顯,為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為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若想避免發展方向出現偏頗的問題,就要求基層黨建工作人員需要發揮自身的協調性和引導性作用,從本職工作著手,為黨的長遠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筆者建議可重點樹立“三個意識”,其一為強化黨員意識,其二為戰斗堡壘意識,其三為融合意識,從這幾個意識層面,增強黨員的綜合素質,方可全方位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水平,也可以為區域性的經濟發展提供指引性的作用,最終將“四個全面”的戰略目標落實到實踐中,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楊緒剛.聚焦主責主業 增強責任意識——德江縣開展“書記抓黨建·點上評”推動黨建責任落實[J].當代貴州,2017,13(18):56.
[2]胡素.增強履職意識以創新精神扎實推進基層黨建思想政治工作[J].低碳世界,2016,26(26):251-252.
[3]斯波.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探討[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7,16(29):53-54.
[4]中共西安市委組織部課題組.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基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視角[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6,9(4):101-107.
[5]隋鳳富.堅定不移地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為建設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提供有力組織保障[J].活力,2012,11(16):5-6.
作者簡介:田輝(1982—)女,漢族,河南省上蔡縣人,助理講師,法律本科學歷,單位:河南省中共上蔡縣委黨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