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蘇潔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社會、小政府”理念的逐漸延伸,政府職能轉變在持續的進行中。涉及到人社部門的服務領域,國家也是一直強調要提升社會保障能力的建設,社會保障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建設是關系到社會保障能力是否提升的關鍵,也是我國社會保障工作發展的方向。根據《關于深化政務公開 加強政務服務的意見》明確要求,政府部門建立社會化信息化的審批服務中心,是人社部門提升效率,職能轉變的一項長效改革舉措。人社部門實體政務服務,變“分散辦理”為“集中辦理”,實現“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網上政務服務,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腿”,讓群眾“足不出戶、一鍵點擊、能辦成事”——“線上線下、虛實一體”行政審批更陽光更高效。
一、人社部門行政審批調研現狀分析
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正改變政府服務模式。近年來,人社部門本著便民、高效廉潔、規范的宗旨,以及落實國家“放管服”與“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有關要求,切實解決了辦理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兩頭跑”問題,達到了覆蓋范圍更廣、申辦流程更簡、服務體驗更好、辦事成本更低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延伸新模式。
一是審批效率逐步提升。涉及到行政審批意味著審批程序繁瑣,審批時限較長,圍繞這一問題,人社部門開展“建立進出機制、規范審批行為、推動系統整合、實現信息共享、加強協同配合”五項工作,基本實現了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整體推動了人社系統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的網絡化建設。具體表現在以下:
第一,實現指尖上的人社服務。使基礎數據統一化,接口標準化,從而形成人社服務信息化的標準化。人社自助服務終端現已普及,居民足不出村即可查詢自己的社保繳費、待遇領取等信息。人社微信平臺只需簡單幾步注冊,便可實時享有個性化的人社服務,可查詢、可咨詢、可經辦,真可謂方寸之間盡顯無窮魅力。為更好利用現有數據、網絡資源,深度挖掘指尖上的人社服務,使現實經辦窗口向虛擬化窗口發展的更快、過渡的更穩,依然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深入基層調研和分析需求,從用戶和經辦的角度提高虛擬窗口友好體驗。
第二,實現精準化人社服務。依托大數據分析優勢,使得精準化提供人社服務成為可能。以就業招聘服務為例,傳統招聘會,企業用工選擇難,工人工作難選擇,企業和工人花費了很多時間在選擇上,這對企業和工人都是一種浪費。現在利用積累的用工數據、招聘簡歷、用工需求等數據,經過大數據的比對分析,得出求職者與用工單位之間需求的匹配率,精準化的向參與者主動推送資源,增加了用工的成功率。
第三,實現高效人社企業服務。對時間就是效益的企業來說,便捷、高效、簡化的工作程序就是人社對企業提供的最好的服務。目前人社為企業已實現實行專網經辦服務。為每年企業避免了因每月員工的流動帶來的人事備案、社保變更手續等業務而來回跑窗口。現只需在有網絡的地方,使用安全密鑰即可實現企業網上辦事安全直通車。
二是監督考核機制日益健全。實施線上線下雙軌道服務,除了能夠提升辦事效率之外,還有利于完善以往單純線下服務而不健全的考核機制。使得服務更加透明陽光。
第一,提升了監督水平。在網上開展行政審批和實施電子監管監察系統,規范了辦事程序,設置了收費標準,限制了辦理時限,嚴肅了工作紀律,提升了整體的服務質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監督考核機制,有效的防止違反程序、超時限、收費標準不一等行為。
第二,增強了考核力度。在考核的層面,依托于行政審批和電子監管監察的窗口辦件的數據采集分析,數據統計。將各窗口的辦理職責明細進行分解,提煉出考核要點及評分細則,并對考核的要點進行及時的評分,能夠及時準確的分析出人社部門各窗口業務辦理情況,并對情況進行評估匯總和記錄,將匯總和記錄定期通過信息系統公布。綜合運用現場服務評價接收器進行現場評價,在線受理舉報投訴,接受公眾的監督,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水平,優化了服務環境。
二、行政審批工作待完善的問題
近年來,人社部門和單位圍繞審批提速增效、服務優化升級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在服務層面依然存在幾個問題。
一是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行政審批作為人社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在審批方式逐步信息化的過程中雖然提升了服務效率以及讓辦事程序公開透明。但是審批窗口的工作人員的個人狀態和職業素養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影響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在個人自我定位方面,仍然有少數的工作認為不能以“民本位”的思想指導工作,仍然以管理者自居,導致這些人不重視監督考核,漠視規章制度,不能樹立一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所以在服務期間不能熱情相待,不能任勞任怨,對待工作不安心,不耐心,不盡力,不踏實。
二是工作配合不協調。人社部門的審批工作可能涉及多個流程,需要眾多科室的審批,因此不同科室的審批是否能夠無縫對接決定了審批的效率和進展速度。調研發現,工作不協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目前正處于行政審批方式及流程改革階段,各科室之間仍然存在職責邊界,一種權力或者責任可能落在幾個科室之間,或者多個崗位,每個科室劃分為一領導分管,所以導致有些項目的審批協調出現問題。另一方面,線上線下的融合度不高,目前雖然在硬件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鑒于信息化系統的操作者水平參差不齊,以及作為使用者的人民群眾對于新事物的不熟悉,導致操作者和使用者從線下過度到線上的過程中出現不協調,以及線上線下不能做到無縫對接,事實上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熱情以及公眾的參與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