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由新鄉市文明辦倡導,新鄉市心理咨詢師協會主要參與,新鄉市社會福利中心積極配合的“心靈花園”公益項目迄今為止開展已經近四年了,活動開展過程中使用了團體心理治療、繪畫等藝術治療、沙盤游戲治療等多種心理干預手段。經過幾年的努力,這項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別是首批參與進活動的幾名孤殘兒童心理健康狀態等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有幾名還順利的回歸了家庭。
活動開始階段,根據生活老師和特教老師的反應的情況及專業心理咨詢師的篩選,結合兒童心理狀態、不良行為出現頻率、焦慮狀況等因素,選取了6名孤殘兒童,進行心理干預。幫助6名參與兒童逐漸形成一個相互支撐、相互陪伴的心理咨詢團體,使他們在心理咨詢過程當中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和改善的情緒問題能夠更順利的遷移至日常生活、學習過程當中去。經過努力,參與活動的6名兒童在情緒、學習、行為、自信心等方面都有改善,現將最初參與活動的兒童情況進行簡單說明。
孤殘兒童許某,參與活動時6歲,雙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能正常溝通。依靠助行器移動。在福利院特教中心接受教育。在熟悉環境中性格開朗,說話聲音洪亮,但缺乏自信,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或在陌生環境中發言聲音小,難以聽清,不善于向老師或阿姨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有焦慮、挫折和暴躁情緒,有欺負其他孤殘兒童的情況發生。
初進咨詢室時繪畫線條凌亂,色彩單一,缺少完整的構圖和圖像。與老師交流少,對心理老師的主動溝通大多不予理睬,建立良好關系相對較困難。
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與相處之后,許某活動積極性性明顯增高,愿意與心理老師交流溝通,繪畫當中的構圖也更加合理,繪畫中人物、動物等形象更加完整。也能夠就所畫圖形給出相關解釋,講出基本符合邏輯的故事,但想象力還有局限。在團體活動中與其他孩子的交往能力也有提高,耐心溝通的情況爭奪,欺負其他兒童的現象有所降低。
孤殘兒童何某,加入活動時7歲,腦癱康復后,行動稍有不變,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易激惹,經??奁?,學習能力、書寫能力較差。在班級中有被欺負的現象。
在團體活動中進行繪畫治療,剛開始何某缺乏自信心,經常在老師的指導下才敢于落筆進行繪畫,繪畫筆觸猶豫,多為非連續性線條。活動中基本無積極性和自主性。畫中的事物也缺乏現實感,圖畫整體表現能力較差。由于缺乏溝通能力,在其他語言能力較強的兒童中容易產生挫折感,拒絕與其他兒童交流,與日常生活中情形類似。
經過一段時間的團體繪畫活動,何某與團體中其他兒童交流增多,與咨詢老師關系簡歷良好,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均有提高,因溝通良好,被欺負現象也有所減少。日常生活中溝通能力有所提高,自信心增強,學習積極性提高,哭鬧情況也較少發生。
孤殘兒童呂小羅,加入活動時7歲,腦積水術后,活動能力略有受限,語言溝通能力較強,缺乏規則感,對上課、學習無興趣,注意力不集中,平常喜歡欺負他人。
剛開始繪畫團體活動,毫無規則感,以自我為中心,與心理老師交流多,對其他參與活動同學說話隨意打斷,對心理老師關注程度要求高,稍有其他同學分散則想辦法爭取,經常采用扔東西、從凳子上摔下或攻擊他人等方法爭取注意力;所繪圖畫無規律,任意涂抹,對色彩運用無概念,所繪圖形抽象與現實生活中圖像基本無聯系;對老師要求不予理會。
經過團體活動后,對團體規則感有所認知,在團體活動過程當中學會聽其他人講話,雖然還有爭搶注意力的情況,但攻擊他人情況明顯減少。繪畫也開始有規律性的圖像出現,不再完全脫離現實生活,有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等圖像出現。日常生活中欺負他人情況減少,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在上課過程中注意力集中能力明顯增強。
目前,最初參與到活動當中的6名兒童當中,情緒、學習積極性、溝通能力、自信心等方面都有明顯進步。與其他沒有參與實驗的兒童相比,在情緒方面都有明顯好轉,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焦慮、不安、易激惹、欺負等不良情緒行為發生明顯減少。學習積極性、康復活動中努力程度、自信心等都有良好表現。正常的學習、生活活動參與程度也明顯提高,在院內組織的各項活動中表現非常積極,自我表達能力也明顯提升。這說明運用團體方式、藝術治療手段和沙盤游戲等方法進行心理咨詢活動,為福利機構孤殘兒童將來順利的進入正常社會生活、融入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中2名已被收養,正式回歸家庭,其他4名兒童經老師、生活阿姨反應也都有很大進步。
隨著活動開展收效的良好,“心靈花園”項目又先后幫助十余名兒童加入到活動當中,截至目前為止,參與活動的兒童涵蓋了福利機構內多種疾病和智力水平的兒童,經過心理介入之后情緒、行為、自信心、積極性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驗證了心理干預的方法在不同兒童身上的可推廣性。將來也希望可以總結出更多的可復制性的方法向更寬更廣范圍試用。
但是心理干預對福利機構孤殘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影響還需要更為深入研究的,比如:
1、目前福利機構內部腦癱兒童比例較大,是否有方法可以進一步改善腦癱兒童的心理狀況,促進腦癱兒童的進一步發展。
2、心理干預過程中使用的方法 是連續性的,沒有明顯的時間界限等劃分,因此難以辨別每一種方法具體的有效程度,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進一步用對比實驗的方法,將參與研究的兒童分組進行某種心理咨詢方法,來對所使用發放的效果加以對比,將結論更加細化、將各方法的效果明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