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雞降溫防暑9措施

產蛋雞的適宜溫度為15℃~17℃。夏季氣溫超過30℃時,產蛋雞的采食量和產蛋量會受影響。當外界氣溫繼續升高,雞舍溫度達到39℃以上時,造成雞只呼吸困難、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活動減少,可導致死亡。如果持續高溫,使產蛋雞中暑,死亡率最高達到30%,產蛋率下降到50%,會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如何使產蛋雞順利度夏,保持穩定的產蛋率,生產上應采取以下措施。
(1)搞好綠化。為了降低雞舍周圍環境的溫度應實施全場綠化,在工作通道和雞舍周圍有選擇性地種植相應的植物。一方面通過植物葉面水分的蒸發吸熱降溫,另一方面攀爬在雞舍墻體和頂部的植物還可遮擋陽光直射降低雞舍內的熱量攝入。
(2)設施安裝。在雞舍的陽面和頂部、門窗等處適當位置架設遮陽網或其他遮陽設施可有效阻擋陽光直射,從而達到降溫和防暑的目的。
(3)隔熱降溫。為了減少環境中的熱量進入雞舍,建造雞舍時一方面應適當增加墻體和頂部的厚度,使其隔熱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應將墻體和頂部的表面涂成反光能力強的淺色。
(4)蒸發降溫。因為水分的蒸發可帶走大量的熱量而使環境中的溫度降低,所以夏季為了降低產蛋雞舍內的溫度一方面應搞好通風,以加快水分蒸發;另一方面應在環境氣溫較高的時間,在雞舍內、外環境噴灑適量的水分或在門窗處啟用水簾,以促進水分蒸發。
(5)通風防暑。產蛋雞舍內的適宜濕度為60%~65%,當濕度過大時不僅不利于降溫,而且還會因增加產蛋雞的不適感而使其中暑。所以,夏季應通過借助于有利的雞舍位置、建筑設計和設施設備等搞好通風工作。
(6)降低密度。產蛋雞和其他動物一樣通過輻射、呼吸對流不斷向其生活環境中排出生理熱能,使環境中的熱量增加、溫度上升。所以,夏季適當降低產蛋雞的飼養密度是降溫防暑的有效措施。
(7)保證營養。因為產蛋雞在營養不足的條件下更容易中暑,而隨著環境溫度的升高產蛋雞的采食量下降;為了使其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提高抗中暑的能力,夏季一方面應適當提高產蛋雞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另一方面可選在環境氣溫較低的早晨、傍晚和夜間飼喂。
(8)飲水充足。水分是產蛋雞生產、生理的必需物質,同時夏季水分又是產蛋雞通過呼吸降溫的重要載體。所以,夏季為了防止產蛋雞中暑應供給其足夠的清潔飲水。
(9)藥物防暑。夏季在產蛋雞飼料中添加0.3%~0.4%的碳酸氫鈉、300毫克/千克的維生素C和適量的調理消化系統的中草藥,可有效降低產蛋雞的中暑發病率,因為這些物質具有增強食欲、加快散熱、提高抗逆性、降低應激的作用。
(據河北農科110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