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 韓 彥 通訊員 王 輝
應需順時 主動作為
文_本刊記者 韓 彥 通訊員 王 輝
“我們這里6個現代化倉儲中心全部實現自動化分揀,‘雙11’期間我們需要24小時運轉,分揀設備和照明用電占了大部分的用電量。”11月12日,鄭州傳祥物聯網技術公司的工程主管許志剛介紹道。今年“雙11”期間,鄭州供電公司結合航空港區物流園用電需求變化制定了一系列用電檢查和電力供應保障措施,保障航空港區物流園多家企業的安全可靠供電,所有快遞能夠及時送達消費者手中。
為了服務好這些產業園的建設發展,助力航空港區建設,鄭州供電公司改變服務模式,加強電網建設,完善服務機制,全力保障航空港電力供應。
“2015年年初,在iPhone6s量產爬坡前,由于生產需求的大幅增加,我們對電力的需求也相應擴大,當時港區已經在發展建設時期,電力供應本就緊張,我們了解到附近變電站原有出線間隔(10千伏供電接口)已滿,根本沒有空余間隔接入新的線路,只能向供電公司求助讓他們務必想想辦法!”鴻海精密集團鄭州地區副總經理熊先靈說。
“新建變電站尚未投運,要不是供電公司積極幫助協調,多部門配合調整空余容量,騰出間隔,確保了量產爬坡期間的電力供應,那我們損失可就大了。”熊先靈從鴻海落戶鄭州就負責廠區所有的能源保障工作。說起供電服務,他用帶著南方口音的話說了倆字“得勁”!
“從建設一期時的用電報裝到我們現在二期、三期陸續投入使用,無論是業務申請還是保障需求,找藍經理都能給我們及時協調處理。”鄭州航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的運營經理王濤介紹說。為了確保園區企業發展,鄭州供電公司轉換模式,在航空港區采取專人對接的模式為園區企業用電提供一站式服務。
目前,鄭州航空區智能終端(手機)產業園的手機產量已達到2.58億部,約占全球手機產量的七分之一,年均增長4000萬部以上,全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地位初步確立。
2015年12月,鄭州機場二期工程的投入運營,標志著鄭州機場邁入“雙跑道、雙航站樓”的新時代。鄭州國際機場也成為中國八大樞紐機場之一。機場遠期規劃5條跑道,其中專用貨運跑道一條。開通航線171條,其中全貨運國際航線30條,穩居中西部首位,基本形成覆蓋中國內陸主要城市與歐、美、亞和大洋洲的航線網絡,還獲批為中部地區唯一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機場的升級,港區的發展在帶動產業園建設的同時對電網建設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2015年6月1日鄭州供電公司航空港區客戶服務分中心成立時,航空港區共有22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4座。
“如今,僅在建的110千伏變電站就有4座。從變電站的數量上,就不難看出,我們對港區發展的支持力度。”負責航空港區電網運行的趙舒生說。
數據顯示,2015年航空港區用電量18.33億千瓦時,2016年用電量18.60億千瓦時,2017年上半年用電量9.91億千瓦時。據規劃預測,至2020年,航空港區電量將達到66.4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率28.17%。其中,前三名用電大戶中有兩個都是產業園的相關企業。
“航空港區建設受到了省內外關注目,其最大特點就是大項目多,在建項目多,而產業園建設是重點。為了確保相關項目順利推進,我們緊密跟蹤重大項目引進情況,有效保障電力供應。”鄭州供電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十三五”期間,鄭州公司將投入56億元,用于航空港區220千伏及以下各級公用電網新建及改造工程。
據悉,到2020年,航空港區規劃新建220千伏變電站5座,目前開工在建兩座;規劃新建110千伏變電站共計19座,目前開工在建4座;規劃新建電纜線路364回,全部為電纜線路,電纜779.20公里;新建低壓線路1622條,總計894.49公里。

幫助園區企業解決用電難題 韓彥/攝
“我們一期建成的時候只有一條線路供電,一旦發生故障就會給我們園內企業造成損失。”鄭州航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的運營經理王濤說。
2016年9月30日,全省唯一的移動式變電站建成投運。這座110千伏鶴園移動變電站的投產運行,將有效緩解鄭州航空港區的供電緊張局面,為航空港區多個產業園區的發展提供動力支撐,同時也為省內移動式變電站建設這一新模式做出積極有益的探索。這個占地面積僅有640平方米的變電站,組裝起來并投入運營僅用了36天,創造了鄭州電網建設的新紀錄。
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緊緊抓住地處中原的區位優勢和傳統交通樞紐地位的天賦資源,通過積極謀劃航空港建設的戰略,積極融入世界經濟大格局。鄭州航空港區通過推進產業園區建設,以航空經濟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發展,依托建設國內進口指定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申建綜保區,推動航空港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全球化視野全力構建國際大樞紐……下出了一步步超前謀劃的“先手棋”,使航空港建設風生水起。而這一步步“妙招”背后,都離不開可靠的能源保障。
“隨著我們生產規模的擴大,這個廠區我們從最開始3萬多的年最高負荷到現在近18萬的負荷,如果供電保障不了,我們也不敢擴大規模。生產手機零件用的cec數控機床一個刀頭就幾十萬,突然停電就會把這些刀頭打斷,這還不算材料的損失。作為一家電子產品的生產企業,我們對電力的依賴程度很高。你根本想不到,電力保障關系到你用不用得上新iphone。”熊先靈說。
“上個月我們配電房突然跳閘,我凌晨給咱們八千供電所的代所長打了電話,供電所的師傅連夜趕到現場檢查線路后發現是我們內部故障,他們又幫我們排查故障點,上午10點就將故障隔離,給我們減少了不少損失。”鄭州航田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的運營經理王濤專門到八千供電所對此表示了感謝。
為了保障航空港區產業園的電力可靠供應,鄭州供電公司積極優化機構,在航空港區全面推進“全能”型供電所建設,推進營配業務末端融合,通過人員配屬調整,崗位培訓等方式,確保港區8個供電所全部實現用電信息采集,設備運維,費控操作等業務的“一站式”服務,為園區企業提供最快捷可靠的電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