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訊
據聯合國環境署官網信息,12月4日,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在肯尼亞內羅畢的聯合國環境署總部召開。大會持續3天,4000多名包括國家元首、部長、聯合國官員、商界領袖和民間團體在內的代表出席會議,探討全球性治理污染的方案。
在大會開幕式上,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發表報告《邁向零污染地球》,指出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受到污染的影響,該報告還提出治理污染的5條綱領性建議:加強各級政治領導和伙伴關系、重拳治理最嚴峻污染挑戰、轉變生活方式、鼓勵低碳技術投資和加大環保宣傳力度。
報告稱,環境惡化導致全世界每年1260萬人死亡,每4名死者中,就有1名死于環境問題;其中空氣污染每年奪走650萬人生命,是“第一大環境問題殺手”。聯合國環境署指出,全球超過80%的城市不符合聯合國的空氣質量標準。此外,土地、淡水、海洋污染、化學品和廢物污染對人自身和地球造成的傷害也是觸目驚心。

據環保部官網信息,今年是“大氣十條”實施以來的第五個年頭,也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考核之年。環保部部長李干杰12月2日表示,5年來,“大氣十條”實施成效顯著,今年年底有望“圓滿收官”,在污染治理過程中,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效益,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3年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十條措施,明確經過5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李干杰表示,今年1月到11月,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PM10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了20.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濃度比2013年同期分別下降了38.2%、31.7%、25.6%,下降幅度均大幅高于考核標準。
對于至關重要的“京60”(北京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以內)考核標準,李干杰說,今年1到11月,北京PM2.5平均濃度接近60微克/立方米。盡管1~2月份,北京PM2.5濃度同比增長較多,高達66.7%,但從3月份開始扭轉,改善明顯,3~11月份同比下降了27.1%,尤其10月進入秋冬季采暖期以來,這一數據同比下降超過40%。
英國《自然-通訊》期刊11月1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稱,有機農業或許可以滿足全球的食物需求,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條件是減少食物浪費和肉類生產。該結論基于模型模擬;根據每個地區對有機農業的接受程度和實際經濟狀況的不同,這些變化在現實世界里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
雖然有機農業比傳統耕作方法更環保,但是若不開辟新的耕地,有機農業仍舊無法滿足人類對食物的需求。為了評估有機農業為全球提供糧食的可行性,瑞士有機農業研究所(FiBL)研究人員雅利安·穆勒(Adrian Muller)和同事為2050年全球90億人口和不同的氣候變化設定進行模擬。
他們的模型預測要實現100%的有機農業轉化同時滿足全球糧食需求,所需耕地要比目前增加16%~33%。實現100%轉化但不增加耕地面積則需要減少50%的食物浪費,并且停止生產動物飼料——種植動物飼料的土地可被用于為人類生產糧食。在該設定下,人類飲食中的動物蛋白會從38%減少至11%。作者總結,建立可持續的食物供給系統不僅需要增加糧食生產,還需要減少浪費。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大多數家長認為祖父母帶小孩更讓他們放心,而且還是免費的。但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公共健康科學部門的斯蒂芬妮·錢伯斯博士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由祖父母帶大的孩子,未來的健康可能會出現問題,必須停止這種“銀發威脅”。報告警告說,爺爺奶奶往往會給孩子們提供甜食和大量的薯片,這可能會給孩子的未來帶來癌癥風險。
這項報告分析了18個國家的56項研究數據,研究的是祖父母對孫輩生活方式的影響,這些因素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播下癌癥的“種子”。在許多情況下,比如用糖果作為獎勵,他們會以善意的方式將孫輩的健康置于危險之中。
錢伯斯說,目前有關兒童健康的宣傳都把重點放在父母身上,而不是祖父母身上,“根據這次研究證明的結果,鑒于祖父母在孩子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應該改變這種情況”。
在英國,老人看孩子的情況呈增加趨勢,因為有更多女性產后重新走上工作崗位、育兒成本上升、單親家庭增多。總的來說,雖然祖父母幫忙帶孩子意義很好,但會有“副作用”。研究人員稱,吸煙、飲食不良、體重超標以及缺乏體育鍛煉都會增加患癌風險。

據環保部官網信息,11月20日至24日,《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第11次締約方大會及《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下簡稱《蒙特利爾議定書》)第29次締約方大會,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來自141個國家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的700余名代表與會。為表彰中國在履約進程中做出的貢獻及保護臭氧層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公約和議定書秘書處授予中國環境保護部“保護臭氧層政策和實施領導獎”。中國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占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一半以上,超額完成了第一階段履約任務。
《蒙特利爾議定書》被國際社會公認為“最成功的多邊環境條約”。30年來,在各締約方的不懈努力下,全球淘汰了超過99%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生產和使用,臭氧層耗損得到有效遏制,并實現了巨大的環境、健康和氣候效益。《蒙特利爾議定書》在保護臭氧層的同時,也為其他全球性環境問題的解決樹立了榜樣。
據加拿大北阿爾伯塔理工學院官網信息,該校正在研發清潔燃料技術——二甲醚(dimethyl ether,DME)的燃料水分管理技術,使長拖動卡車(long-haul trucks)可在各種氣候條件下使用低碳燃料。該研究項目獲得了加拿大北阿爾伯塔省經濟發展及貿易部的資金援助,總計金額達36.8萬美元。
二甲醚由天然氣或木屑(wood chips)等生物質材料制成,可作為柴油燃料的替代品。阿爾伯塔理工學院的技術可先去除二甲醚所含水分,再將其注入發動機,避免對發動機造成腐蝕并降低其性能。在長拖動卡車測試中,二甲醚燃燒時的環保性要高于柴油燃料,未來將為阿爾伯塔省新增一款具有附加值的產品。據估計,截至2020年,全球DME市場的市值將增至131億美元。
(田野/供稿)
本欄目責編/季天也
jtyair2013@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