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博文 (世界銀行前咨詢顧問、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
美國特朗普時代的環保取向
◎尹博文 (世界銀行前咨詢顧問、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
《環境與生活》雜志社9月5日舉辦的環境科普系列講座第二期,邀請世界銀行前咨詢顧問、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尹伊文女士作了《換了人間——特朗普時代的民粹主義與環境保護》的公益演講。尹博士詳盡介紹了民粹主義與環保主義的價值取向、思維特點,并提出了中國如何因應的建議。本刊摘要刊發如下。
——編者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的GDP增長低迷,一度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常年徘徊在1%到2%左右;中產階級的收入從2004年至2014年,下降了4%;失業率居高不下,2009年至2012年,美國失業率一度高達9.6%。在美國大眾普遍受困于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美國在環保領域的投入逐年縮減,同時重視環保的人數也下降了。與2005年相比,美國人中認為環保應比經濟增長更為優先的人數下降了10個百分點。這表明美國出現的重經濟、輕環保趨勢,是與2008年金融危機后大眾所面臨的經濟背景相關的。
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美國總統時,多次發表了具有民粹主義色彩的演講,并承諾他當選美國總統后,會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一具有環保主義色彩的全球公約。特朗普聲稱,此前美國在環保方面投入過多,這是建制派的錯誤決定。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果然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這表現出民粹主義對環保的抵觸。
那么,民粹主義是不是一定反對環保呢?環保主義與民粹主義之間有什么關系?這需要先從價值取向和思維特點這兩個方面來加以分析。
環保主義的價值取向和思維特點大致如下:
1.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環保主義超越了原子化的個人,注重比個人更大的“集體”。集體的涵義在不同的環保主義者中有所不同,集體可以是社區、國家、地球、宇宙萬物等具有不同邊界的群體。
2.重視長遠利益的價值取向:環保主義超越了現時利益,注重比現時更為長遠的長期利益,長期的涵義在不同的環保主義者中有所不同,長期可以是十年,也可以是人的一生,或者子孫的生存期,甚至地球或宇宙的存在期等。
3.專業的思維方式:多數環保工作者是專業從業者,習慣用專業的、科學的、理性的方法來分析問題,注重數據,使用模擬等方法來證實結論。譬如對水、空氣的化學分析,對有害物的病理分析,對氣候變暖的模擬分析等等。這些需要專業背景和理性分析的內容大眾往往難以理解,因此染上了精英主義色彩。
4.浪漫主義的思維方式:環保主義者中有一部分浪漫主義者,19世紀的歐洲浪漫主義運動就展現出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譬如英國著名詩人華茲華斯,他對工業化的產物表示厭惡,崇尚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后來的不少環保主義者也是出于對自然之美的浪漫主義熱愛而呼吁保護環境。
再來看看民粹主義的價值取向和思維特點:
1.親大眾的價值取向:“大眾”在不同的民粹主義者中有不同的涵義,譬如用“階級”、“收入”、“民族”等不同概念來定義大眾,主張要優先維護如此定義的大眾的利益。無論何種定義,大眾也是一個集體,因此民粹主義也含有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
2.反精英的價值取向:與“大眾”相對立的是“精英”,由于“大眾”的涵義不同,不同的民粹主義反對的精英也有不同,譬如“資本精英”、“專業精英”、“權貴精英”、“建制派精英”等等。
3.重情緒、輕理性的思維特點:這個特點是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因為“親大眾”是源于對某個群體的情緒認同;二是因為“反精英”導致對專業、理性的反感。由于理性科學的分析需要專業訓練,容易由專業精英主宰,大眾會感到被排斥。
事實上,環保主義和民粹主義之間的關系并非完全矛盾對立的,也有可能是兼容互助的。由于環保主義和民粹主義都含有集體主義的價值取向,當二者的“集體”相容的時候,他們就很可能是正面的互助關系。譬如,最近在美國發生的北達科他州輸油管事件。當地的草根大眾發起具有民粹色彩的反輸油管運動,環保主義者就非常支持草根的民粹主義運動,他們跑到冰天雪地里去支持民粹主義者,反對輸油管的建造。這就表明,當兩者的集體邊界剛好重合的時候,它們就容易形成正面的、積極的關系。另外,環保主義中的浪漫主義流派也有強烈的情緒沖動,和民粹主義的情緒沖動很合拍,譬如在中國發生的“發對水電大壩”的環保運動,就有情緒沖動的成分。
當然,環保主義和民粹主義之間的關系也可能是負面的、對立的。譬如,特朗普的民粹主義從“美國利益”而且是“短期利益”的角度出發,這與防止全球氣候變暖的環保主義發生了矛盾。這是“大集體”(全球)和“小集體”(美國)的矛盾,是現時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矛盾。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上,還存在著“專業理性”與“非專業情緒”的矛盾,因為全球氣候變暖需要很專業化的科學理性分析,這使得環保主義和民粹主義互相對立。
中國的環保問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這是由于中國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都具有特殊性。中國經濟體制的特殊性是,既存在市場調配,又有政府的“有形之手”對資源錯位的糾正。中國政治體制的特殊性是“優主政治”,主張“尚賢使能”,選拔優于普通大眾的優賢人士來當政,而不是大眾普選。優主政治的選拔方式使得精英來決策,而不是大眾來決策。對于環保來說,精英決策的最大優點是有利于專業理性思維。精英決策的另一個潛在優點是可以從社會長遠利益來考慮問題。

尹伊文博士在作題為《換了人間——特朗普時代的民粹主義與環境保護》的講座
不過,這些決策優點能否實現取決于精英的道德素質的高低。只有精英具有以社會長遠利益為重的道德情懷,這些優點才可能轉變為現實。如果精英是以某個利益集團的利益為重,他們的決策就會偏離社會長遠利益。尤其在精英沒有大眾制衡的情況下,這種偏離會加重。中國某些下層決策精英往往易于受利益集團的影響。在環保決策方面,中國應該發展出相應的機制,使高層能夠對下層有效地監督,使下層也能自覺地擺脫利益集團的影響。
由于“民粹主義”與環保也有正面性的關系,中國也應該利用這種正面關系來促進環保。譬如,利用具有民粹色彩的基層社會組織來監督環境問題、宣傳環保理念、參與環保治理。
美國不做全球環保領袖之后,那中國是否應接替美國挑此重任?
這對中國來說是一種挑戰,但是也是機遇。中國若要在環保方面承擔領導角色,就不應該踏著前任環保領袖美國的腳印,也不能邁著與其同樣的步伐,而是要創新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道路。比如,綠色金融可能是中國的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另外也可以通過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優主政治的優勢,形成自己新的話語權、新的軟實力、新的世界領導權。
(錄音整理/丁佳興)
本欄目責編/鄭挺穎 zhengtingying@vip.163.com